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科学故事对科学发现和科学家的处理,总是简单化和偶像化,突出胜利,忽略失败,彰显成功,无视曲折.例如,奥斯特和法拉第关于电和磁间联系的重要发现.在今天的学生看来似乎并非十分困难,但教科书中却写到,科学家们都是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才取得突破性成功的.在他们的科学生涯中,往往是已经面临那个重大发现,却又视而不见,徘徊良久,而在这相当长的时间里,无数英才竟然没有一人捷足先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的失败和成功呢?本文试图通过简要回顾电和磁间联系的发现历程,以对后学者有所教益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在科学领域中的新发现、新理论的创立,对我们而言,总是那么神秘,似乎是有什么神奇的力量指引他们去探索未知领域,求得真知.其实他们也跟我们平时遇到新的问题或未知事物一样,总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比较法、模型法等去处理.现就这些科学研究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归类例析.供同学们在复习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学史方法”更多属于人的思维活动范畴.是人们主观能动作用的外向表现和结果。科学思维能力的养成和发展.必含科学的思维方法,“史论结合”是大家的口头弹。因为它是一种治(学)史方法,同时义是一个基本原则,一项学科能力.更是一条史学理论。可见.方法与知识,方法与原则,方法与能力.方法与理论.方法与人的聪明智慧,总是融为一体、难解难分的,科学的方法是人们走向成功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200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已刚刚过去,综观今年浙江省各地的中考科学试题,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命题的趋向,同时我们也可获得一些可贵的启发.2009年中考科学试题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从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注重学科渗透”这些充满时代气息又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理念.普遍注重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突出实验探究、联系生活、科技与社会实际等学科特点,适当进行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较好地发挥了试题在推进素质教育、引领课程改革方面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哲学是有民族性的,有“中国哲学”和“希腊哲学”之分,而科学则不然,并没有“中国物理”和“希腊物理”之别.人们还常说“科学无国界”,因为它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然而当我们从文化的视角来考察科学的时候,就会发现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科学概念的感受、科学规律的表述、科学发展的向度显示出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汤家合 《物理教师》2009,30(1):41-42,44
创新是科研活动的最根本要求,但创新与失误和失败总是相伴而生的.纵观整个物理学史,其中不仅有令人叹为观止、耀眼夺目的成果,也有不少错误和失败.谨小慎微、害怕风险、人云亦云,固然不会犯什么错,但也不会有所发现和创造;任何一位物理学家的科学探索,也不都是成功的记录.科学史上科学家所犯的错误和遭受的失败,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就其对后人的启迪而言,比成功更胜一筹.下面就对一些物理学家失误的原因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逻辑推理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自然功不可设,但科学想旬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似乎更大,本文从数学发展史上罗巴切夫斯基创立非欧几何,柯西建立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以及希尔伯特包“果尔丹问题”等几个著名事例出发,论述了科学想旬在科学发现,科学进展的重要作用,得出了从科学发现的角度讲,科学想象比逻辑推理和科学知识更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纵观近几年中考命题,不难发现,物理试题普遍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物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质疑就会发问,科学探索重要的不在于开展活动的成功或失败,而是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每项活动中发现向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何时起 ,“科学化”成了我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 ,不论什么领域都把“科学化”作为追求的目标。中国人原本并不知道什么“科学” ,西方的科学文明打破了中国的大门之后 ,中国人才开始学习“科学”。中国人总是寻找一种标准来衡量一切 ,用一种说法来概括一切 ,这是中国人思维的一贯传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发现科学似乎总是“正确的” ,科学总是成功 ,于是中国人找到了一个十分有效的词来评判或概括一切———“科学的” ,或“科学化” :凡是科学的就是好的 ,凡是不科学的就不好。然而 ,什么才是“科学化”?“科学化”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田莉 《师道》2014,(5):21-23
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在理论上讲得似乎都很清楚,但是实践中却并不清楚.甚至是问题多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以为对理论的看法决定着实践的功效。我们将发展语文素养的理论看作是超越实践和驾驭实践的武器。然而教育的任何科学的理论总是在实践中发展出来的.理论只是在实践完结时才有了自己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李林友 《中学理科》2007,(12):70-71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观察现象和各种实验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科学素质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直观地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科学规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而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智力结构的诸多因素中,观察能力是首要因素.”在科学发展史上,不乏由于细心观察与思考而获得重大发现的例子.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启示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从水壶中的蒸汽不停地冲击水壶盖的观察中,发明了蒸汽机;伽利略由于观察研究吊灯摆动而发现了单摆振动的规律;奥斯特因细心观察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作为科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对科学发展史上成功观察事例的介绍.而且还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经验主义、唯理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可误主义关于科学本质的认识视域局限于科学的内部结构。后现代主义关于科学的基本见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科学主义和“元叙事”,但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需要从辩证、动态和综合的视角对科学的本质重新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14.
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以复杂性科学的视角检视课程实施,可以发现课程实施思维应该从简单走向复杂;课程实施模式应该从程序走向策略;课程实施行动者应该从被动走向可能,并提出坚持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构建合作共生的校园文化、提升实施主体的参与度和加强社会各方的沟通对话等策略,以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沈争光 《成才之路》2010,(35):I0018-I0019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就一年多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16.
对许多学生来说.提起“科学”就使他们联想到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试验.一种神秘的物质。他们认为科学过程非常深奥,难于理解。然而,科学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特别神秘,掌握起来也不是特别复杂。简单地说,科学就是我们发现世界是如何运转的过程,科学是孩子们从出生后就开始实际参与的一个过程,孩子们对参与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17.
种坤霞 《学周刊C版》2011,(10):203-203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回顾党90年的奋斗历程.一个结论深刻而清晰: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管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地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技无度发展与自我超越,使得人文科学被冷落、被遗忘以及人文精神的衰微,导致现时代日益深重的“科学危机”或“文明危机”.通过科技对人文的影响、科学与人文分离的原因的论述,在历史的人文反思中得到启示:从科学走向人文、进而求得“两种文化”的统一和平衡,是我们克服当今人类社会种种重大危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科学认知和价值规范是历史唯物主义内在的两个维度。从发展过程完成的结果看,不管是西方式现代化还是苏联式现代化,科学认知和价值规范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路都是不在场的。这也是西方式现代化危机和困境丛生,苏联式现代化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所在。作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始终遵循科学认知和价值规范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逻辑,经过百年奋斗,不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且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后发国家推动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实验课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实际、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围绕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操作技能,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探究。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实验课走向成功,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