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当代,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可以对“积极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对策”、“全面把握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三个方面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被运用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侧重研究了群体、阶级的人性、社会性以及共产党人的能动性和价值观,由此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朱德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主要包括人的本质观、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观和人的发展观等四个方面。朱德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思考21世纪教育现代化的走向,学术界无可回避地面临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重心和内在逻辑究竟是什么?尽管对此所给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坐标来求解上述问题的实质,则无疑是其中正确的选择之一。 一、“人学”原理:透视教育现代化“本质”的理论坐标 用“人学”透视教育现代化问题,人们会发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不是别的什么而正是人的现代化。其实质乃是以教育这一文明方式奠定我国国民人格“现代性”的基础,逐步实现整个民族传统观念及素质的现代转型。本世纪初,克雷其马尔(…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深刻揭示人的生存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面临着新的时代要求,对于学界而言,要力求把形而上的人学沉思和形而下的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指导下,促进当代中国民众的自由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事业进程。  相似文献   

6.
韦兴亮 《考试周刊》2011,(22):42-43
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必须注重它的实践唯物主义特征,这主要基于两个层次的理由:其一,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这是人学研究兴起的深层动因;其二,实践唯物主义与人学的研究领域有着共同的支点,即现实活动中的人是人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品格的主要体现之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人学,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理论武器。马克思称,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首先要解放全人类,马克思把无产阶级的解放叫做“人的解放”。马克思从研究人开始,进入研究经济学,撰写‘资本论》,最后又重点研究人类学。从人开始,又以人为归宿。当前我国的人学基本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迄今全球化研究的不足及其不自觉的发展迹象来看 ,人学的转向既是一种需要 ,也是一种必然。在自觉的人学视野中 ,坚持和运用马克思的人学基本观点 ,必将对全球化的本质、影响、阶段、趋势、问题及解决途径有全新、深刻的认识 ,对有效地推进全球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医学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其就业情况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医学生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野下探讨医学生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从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社会扶持等多维层面提出了医学生职业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的人是现实的实践着的人、体现自我生存价值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主体性得到发挥的人。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做人的工作,新时期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的阐释,为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界下的德育新探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透视德育,是指整体地理解和把握德育,使人真正呈现在德育中,使真实的人、大写的人突显于德育之中。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界考量德育,需要从德育对象、人与社会以及道德的关系、德育思维方式三个方面反思当前德育理论和实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的现代化作为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核心与目的,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就文化而言,它是指人在精神上脱离和超越传统文化,并逐渐获得现代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理性地廓清传统道德文化的内涵,具体地分析现代性的精神实质,正确地对待现代性与传统道德文化的异质冲突,积极寻求二者的结合点,为社会整体现代化提供精神源泉与动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代新科技革命,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等一系列情况,第三届全国人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定名为“人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议着重探讨了进入新千年和新世纪的人学建设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新科技革命与人的自我认识的深化;个人与集体、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问题;“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社会现代化和人的发展;全球化与人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生命个体:教育的一种人性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论是教育活动和教育学的前提,前人依据不同的人性论。提出了诸我教育主张,当我们以发生学的方式,返回生命本身,重新探询人之生存和人之生成,在价值追寻和工作机制层面上,思考教育与人性的关系时,我们将发现,人不断生成着。在各种关系中,人不断追寻自我确证、追寻生命意义感。以此种人性假设为出发点,我们应树立新的教育主体观,应自觉地实现时间、空间和工具的个人意义的生成。并实现教育自身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5.
德育:人学的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学的视界透视德育,是指德育把人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德育以人学世界观为基点,对德育实践进行深刻、生动的探索、思考、总结,让真实、大写的人突显于德育之中。而德育树立人学世界观考量的标准有:第一,对人的“生存实践性”的正确理解;第二,对人与社会、人与道德、把握人与把握物这三种重要关系的人学理解;第三,把理解与对话作为德育的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6.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以现实的人作为逻辑起点,思想核心是人的本质,以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深刻反映了历史进程中的人的发展规律,为现实的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中外哲学史上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些基本观点有其不合理性,即颠倒了"存在"与"本质"的关系,未能架起"现有"与"应有"的桥梁,充满了先验色彩,从根源上滑向了唯心主义;分析其存在缺陷的原因并结合自然、社会因素,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的正确的,即人的本质是劳动、社会关系、社会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联系国际国内现状,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儒家人类研究构成近20年儒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成就主要体现于对儒学的主旨即人学,儒家人类的内容和特征,儒家人学之价值论和人格论,儒家人学的现代评估等四个方面,展开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管理学视野中的生态和谐人假设及其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健 《西北师大学报》2004,41(5):123-127
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的逻辑前提。在管理思想演变历史中 ,适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时代诉求 ,人性假设先后经历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文化人”假设三个阶段。生态和谐人假设是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人性假设 ,其实质是组织要按生态文明时代的道德原理和伦理规范来进行管理。生态和谐人假设的提出和实现 ,意味着对传统的管理职能、管理体制、激励方式、组织文化等进行重新反思和深刻变革已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社会和历史阶段,人生问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问题域”。马克思人学以人的“生存实践性”理解为基础,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这两大主线,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观照的“生存-发展”模式。现代人的生存内涵和困境还没有远离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和对现代人生的观照。马克思对现代人的生存观照主要有三个方面:现代人的基本生存境遇、现代人的交往生存、现代人的社会公共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