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困生的转化必须正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特征,充分了解造成学困生的原因,遵循其心理活动规律,并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和行为的矫治方法,运用教育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不同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学困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学校中不应被忽视的群体,与学困生相伴的心理特征应受到教师的关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3.
刘洁萍 《广西教育》2006,(7B):88-88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学习困难学生,由于学业成绩相对落后,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会存在以下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产生学困生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思想感情和心理因素造成的。学困生主要表现在缺乏学习兴趣、意志力、自信心、学习能力和方法以及具有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就要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意志力、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培养,从根本帮助其摆脱学习困境。  相似文献   

5.
陆明开 《中学文科》2009,(18):129-130
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学困生”也是全体学生中的一部分,在教育界,特别是初中阶段,一直为“学困生”的问题困扰着,从古至今,只要教育存在,就很难摆脱“学困生”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困生”的心理形成因素,又从四个方面论述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技校生学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他们正确地自我定位,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突出技校办学特色,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措施来转化当前学困弊病。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是指由于环境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障碍表现为经常性的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调查显示,我校共有学困生165名,约占全校人数的10%。因此,学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就成了我校全体教师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8.
学困生已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难点,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班主任要针对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认真分析其心理障碍,选择适当的教育对策,发扬闪光点,弥合融洽点,建立相容点,激活乐学点,强化勤奋点,努力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真正实现解困培优.  相似文献   

9.
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困生是一种客观存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诸多心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如自卑心理、畏难心理、惰性心理、对抗心理、猜疑心理等。学困生的形成是教育失误积累所致。教育者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善待学困生,转化学困生。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小学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由于该门学科逻辑性较强、抽象的知识内容居多,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觉得比较有难度,甚至有些学生会因为“畏难”心理而感到痛苦,千方百计地想要躲避数学。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慢慢变成一名“学困生”。针对部分学生出现的这种心理情况,学科老师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帮助他们转变对数学的固有思想,让学生正视数学、了解数学,领悟到数学的魅力,进而喜欢上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动力型学困生约占学困生的57.8%,这充分说明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转化研究,对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学困生的心理作了分析,认为对动力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应采取以下对策:尊重学生的需要,相信学生肯定能行;分层次确定目标,让学生人人都能成功;实行多元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进行归因指导,让学生保持学习信心;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不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此,转化学困生应引起每个教师的关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苗头,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上进心,培养责任心,树立自信心等方面着手,让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魏丽 《考试周刊》2013,(43):176-177
转变学困生,一直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教师要认识到学困生的特点,找出成因,深入他们的内心,在理解的基础上选好促进其进步的突破口,因势利导,为他们早日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虽然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较多,但起决定因素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认知、心理、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造成了学生学习效果差,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愿意学习,甚至辍学.对此,教师要善于归纳并积极寻找问题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的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难点,更是重点。由于环境的不同,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必须找出其后进的根源,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构建学困生教育策略模式,从而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重塑人生信心,从根本改变后进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一个事关社会稳定的问题,关爱农村学困生也是事关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大事,当前我国农村学生多,升学率、合格率都很低,究其原因是学困生占有很大的比例。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了解到,农村初中出现学困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原因1.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金钱至上的思想对人们产生了重大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出现了两个极端,一部分人想子女拼命读书,考取名牌大学,以后能挣大钱;当子女读书不出类拔萃时,家长的思想中产生了读书无用论。  相似文献   

17.
心理障碍是形成学困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转化学困生,必须根据他们意志薄弱、自卑、依赖性强等个性心理特征,采用激发其学习动机、增强其学习兴趣、开展心理教育活动等方法排除其各种心理障碍,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但他们渴望得到有效帮助,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使学困生得到不同程度的转化。通过观察、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对小学学困生进行心理特征分析,并进行实践、反思、总结,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从思想认识和知识技能两方面进行转化。帮助学困生重拾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最大限度上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是教师应该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素质教育的宗旨下,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成功智力与成功品质.是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关注.论文结合本人的多年教育经验,提出了坚持情感原则、鼓励原则、个性化原则等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启钱  谈静艳 《文教资料》2011,(20):184-186
学困生问题是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探索研究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做好学困生的引导转化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一大核心与关键。本文立足于习得性无助理论,通过对学困生形成阶段、心理特征及形成内因进行分析,提出相适应的转化策略,为学困生的教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