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历时3年,行程上万公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及省主要媒体记者117人,分6路先后深入雪乡、亚布力、镜泊湖、漠河等7个地市30多个调研采访点,开展"冰天雪地·醉美龙江"主题调研采访活动,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和省主要媒体各类平台累计刊(播)发原创稿件900余条,实现了媒体"推送什么"和智能搜索"抓取什么",同受访地的"新"、"特"相结合,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蔡迎东 《新闻窗》2011,(3):30-30
体验式报道就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亲身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一种新闻报道。与现场报道相比,体验式报道用记者亲身经历而非普通的采访方式,强调记者的"参与"和"体验",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被不少媒体应用,也颇受受众欢迎。近年来,我和我的同事有幸去尝试了体验式报道,同时也感受到了这种新颖的采访方式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体验式报道是近年来媒体中比较流行的报道形式,体验式报道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亲身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一种新闻报道。强调记者的"参与"和"体验",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颇受受众喜爱,  相似文献   

4.
媒体管家     
<正>黑龙江报业推出两大APP产品及移动车媒体10月12日,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历时半年开发的"劲彪新闻"、"掌上龙江"两大APP产品及移动车媒体,正式上线启动。据了解,"劲彪新闻"由黑龙江知名记者肖劲彪率领"劲彪新闻工作室"运营,是国内首款以记者个人名字命名的、由主流媒体集团推出的新闻客户端。"掌上龙江"APP是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面向广大网民打造的综合服务类平台。融合新闻性、权威性、灵活性、趣味性、互动性和服务性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设有  相似文献   

5.
衷芸 《声屏世界》2007,(12):61-61
满足受众需要提高新闻竞争力。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百姓对“软新闻”的需求与日俱增。因为受众普遍存在好奇和讲究情趣等心理。只有社会生活类新闻能够满足。因此.“软新闻”能够在众多的新闻中脱颖而出。新闻的竞争力增强了,媒体的竞争力也就增强了。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各家电视媒体越来越重视民生新闻的原因。而社会生活类新闻的采访与报道主要靠什么形式?实践证明,主要靠体验式采访。体验式采访带来的软新闻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工作就好比是场旷日持久的战役,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是——不断创作出更多精品。时下,不论报道模式、采访工具、传播途径等怎么改,这些都是形式的变化,其本质还是对新闻作品的传播。作品来源于新闻工作者,只有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走转改"这一利器,才能抓到活鱼,创作出更多读者和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正视问题不松懈随着"走转改"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一些体验式采访、接地气的新闻陆续出现在各级媒体上,但随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开展,电视媒体对于各项新闻工作也有了新的采访措施与方式,电视记者作为电视新闻采访的主体,对于真实反映基层百姓生活状况、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时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采访出真正的"走转改"新闻,如果一个记者只是为了完成"走转改"的相关任务而刻意进入基层进行采访活动,最终其采访的相关新闻也可能不会被人认可为"走转改"新闻。笔者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如果在采访过程中缺乏准确的角色定位,就会影响到采访效果,导致整个新闻质量不高,因此电视记者应在新闻采访中清楚自身的角色,避免出现采访活动成了旅游形式或记者过于高傲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走转改"是广播电视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作为大众媒体"走转改"的先驱,央视采用原生态反映、纪实化风格、平民化视角等方式,深入现场对事件和当事人进行深入采访,受到观众肯定。新闻"走转改"时代,要求记者在体验式采访中,描摹出人物内心情感,挖崛人物背后的故事。而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的报道风格,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9.
陈晨 《新闻传播》2012,(9):227-229
当前,新闻系统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就需要记者深入到生活第一线,对采访方法、写作构思等进行创新。"体验式采访"是一个值得倡导的方法。对于一个广播新兵,在进行体验式报道的过程中,在尝到了甜头的同时,也发现一些实践中的问题,在文章中一并阐述,以资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世华 《传媒》2012,(6):64-65
"体验式报道"一直被视为记者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重庆工商大学报》通过组织大规模的"体验式报道"采访活动,实现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基本要求,蕴含着宝贵的德育教育价值,同时也为新闻实践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体验式报道"契合了"走转改"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暗访带来的困惑 赵金:隐性采访,在学界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人称之为"诱导式采访"、"隐身采访",有人也称之为"体验式采访"、"暗访".叫法和界定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认同这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身份来获取新闻素材的一种新闻采制方式.  相似文献   

12.
苟宗财 《传媒》2021,(19):39-41
央视体育、央视影音等移动客户端以及央视网自2020年2月24日起,同步上线了5集冬奥纪录片《冰雪道路》.该纪录片以"冰雪运动"为主题,通过专业化视角和权威性报道实现由"小众爱好"到"大众聚焦"的受众群体破圈,带来了别出心裁的冰雪运动专业知识"教科书".本文聚焦央视网原创纪录片《冰雪道路》的内容创作及传播创新,为媒体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业界动向     
台研究恢复新华社等大陆传媒驻台对新华社、《人民日报》入台驻点采访,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5月23日表态,不反对解禁,"新闻局长"史亚平接受访问时承认,已在研议开放两媒体来台驻点。据报道,2005年4月10日,台"陆委会"以"检讨两岸媒体交流秩序及开放管理政策"为由,声称暂缓新华社、人民日报两家大陆媒体赴台驻点采访。这是台湾当局自2001年开放大陆媒体赴台驻点采访以来,在两岸新闻交流方面采取的最严重的"开倒车"行为。  相似文献   

14.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以参与者或目击者的身份,亲身参与到事件当中,体验被采访人的感受与情绪,并通过视听语言符号传达的采访方式。体验式采访是新闻记者深入生活、体察民情的一种好方法,对于记者的思想作风和新闻采写都有好处。作为地方基层媒体的记者,更应该贯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采访路线。我们常说,新闻要言之有物、要有细节,如果不深入到群众生活当中去进行真实的体验,何以做到用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15.
传媒视野     
《现代视听》2012,(5):1-3
传媒资讯新闻出版总署等:严格处理"新闻敲诈"等违法活动为打击真假记者以"曝光"为名进行敲诈勒索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央纪委驻新闻出版总署等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自5月15日至8月15日在全国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据悉,此次专项行动打击范围包括:社会机构或人员假冒新闻单位或新闻记者从事所谓新闻采访活动及利用"采访"活动敲诈勒索,新闻记者利用采访活动牟取利益、接受企业和公关公司"红包",报刊出版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从事有偿新闻等。  相似文献   

16.
<正>伴随着直播技术的成熟,尤其是淘宝、快手、抖音等平台电商直播方式的普及,电商直播渐成趋势。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转型中践行"媒体+电商"模式,发挥主流媒体公信力,顺势而为,迸发力量,打造了多场电商直播活动典型案例,取得可喜效果。"龙江有好货"直播助农活动甄选龙江八十余位商家百余款龙江优质农副产品的全网最低价格,打造真正的"原产地好价格"!更集结周巍、袁哲等龙广电金牌主持人与20余位抖音达人以及黑龙江籍明星共同组成"史上最强龙江带货天团"。活动联动媒体资源,全面打造"龙江有好货"助农IP,实现龙江产品闭环销售额387万元,创造了龙江助农直播带货的多项纪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闻界掀起了一股体验式采访热。体验式采访的运用,给新闻报道吹来了一股求真务实的清新风气,颇得受众好评。但体验式采访同其他任何一种采访方法一样,也存在固有的局限性,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竞争日益激烈.体验式采访在新闻实践中行情看涨,笔者以为,从理论上对它的优势,局限与相应对策进行探讨、研究、总结,实有必要。一、体验式采访的优势体验式采访,也称之为“介入式采访’域‘参与式采访”,对这种采访方法的最贴近的解释当属艾丰老师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所说的:“体验感受,是记者重要的基本采访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不表明真实身份或身份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借助照相机、录相机、录音机等采访工具,秘密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活动。对媒体和记者来说,隐性采访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与可读(看、听)性,获取了显性采访难以获得的信息和材料,新闻价值较高。时下,隐性采访作为挖掘深度新闻、寻找独家新闻的有效手法为越来越多的媒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中宣部的要求,中国的媒体界掀起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高潮。伴随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开展,媒体人到基层采访的更是多了起来。但是存在这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媒体记者到基层采访,采访的对象是谁?采访的新闻"事实"是否真的是事实?那么在基层如何辨别新闻的真伪,如何采访到记者需要下锅的米,这就成为很重要的现实问题。媒体走进乡镇,来到基层,基层各级领导干部最是欢欣鼓舞。但这也是媒体人能否真地能走到基层群众当中去的一个因素。基层领导干部讲的"新闻事实"如果为真,  相似文献   

20.
<正>12月16日,由中宣部、中国记协组织的2020年"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在京启动,37位优秀记者分为三路,分别面向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和北京市新闻单位做首场巡讲。12月17日至23日,巡讲团在北京、浙江、湖北、河南、江苏、陕西等地,为当地新闻单位、高校院校师生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作报告。通过与现场观众开展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座谈答问等形式,听取大家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见建议,增进社会各界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