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天山北坡经济带7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土地、水资源、交通、环境、人口和经济6个维度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分析、均方差决策等方法,对其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承载力逐步成为影响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首要因素,供给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于需求贡献,各城市综合承载力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基于此,对提高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评价粤港澳大湾区AI发展水平,本文在参考《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引,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AI发展特点,从城市、园区、企业、科研机构四个维度构建了AI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评估分析,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AI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加强区域协同、推进重点载体建设、加强基础研究、探索开源系统、注重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热岛空间格局及影响因子多元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究影响城市热岛空间格局的因子,及科学分析各因子的作用机制,对揭示城市热岛效应的机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综合利用数据空间化表达、空间叠置、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影响城市热岛空间格局的因子开展研究,并构建地表温度与影响因子间的多元关系模型。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热岛强度等级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在珠江入海口两岸形成半环状城市热岛带。本文选取的5种影响因子对城市热岛的空间格局皆具有较高的解释力,平均解释力排序为:单元人口密度(0.668)>建设用地面积占比(0.577)>单元路网密度(0.573)>植被面积占比(0.538)>水体面积占比(0.428)。所构建的多元关系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城市热岛区域地表温度的分布状况,所拟合的地表温度结果与实际地表温度平均值的误差为0.34℃。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桥头堡,助力我国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本文选取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历年科技创新能力相关数据构建成面板数据集。为了能够进一步分析湾区区域间的科技创新能力差异,将湾区划分成西湾、中湾、东湾和港澳湾。基于空间差异、空间自相关以及空间计量的分析理论与方法,借助GeoDa、ArcGIS和Stata数据分析软件,深层次地探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当前关于城市绿色创新研究始兴,而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为全面揭示其绿色创新的时空演变特征,为区域科技进步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在定义“城市绿色创新”概念内涵基础上,对标国家“十四五”规划对绿色发展转型提出的要求,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引入产业竞争力和公共服务评价指标,构建包括六大维度23个指标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绿色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6—2021年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评价分析其绿色创新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并预测其“十四五”期间的绿色创新水平。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绿色创新的主要目的和动力为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产业竞争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绿色创新水平年均值变化趋势呈现“平稳发展—稳步提升—迅速增长”的时序特征,城市间发展差距由集中在较低绿色创新水平流动至集中在较高绿色创新水平,空间演变则呈现明显的“一圈两翼”特征,核心城市的增长辐射效应在不断增强,但边缘城市与核心城市存在较大差距成为区域整体绿色创新水平提升难题;其在“十四五”规划期间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绿色创新水平由较低集中到较高集中的转变,且总体将保持较高水平并呈持续稳健增长...  相似文献   

6.
以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申请专利计量信息为依据,采用SPSS统计分析法对大湾区11个城市协同技术创新的时序、技术领域、区域空间分布、协同主体等现状特征进行了探究,并对其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1)大湾区协同技术创新呈持续增长态势,正逐渐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大湾区城市间的协同技术创新发展不平衡,具有地域邻近特征。(3)各城市间协同技术创新的核心技术有所差异,新兴核心技术领域空间集聚效应越趋明显。(4)各城市应该结合技术创新优势,增强对创新技术研发的协作、吸收和转化,促进核心技术和新兴技术不断生长、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取回归分析及熵值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研究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贸易与科技进步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虽然区域内对外贸易与科技进步耦合基础优越,但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科技进步水平滞后严重,整体良性耦合协调水平仍待提升;此外,二者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各...  相似文献   

8.
以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合作申请专利的计量信息为依据,采用SPSS统计分析法,探究大湾区11个城市协同技术创新的时序、技术领域、区域空间分布、协同主体等现状和特征,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大湾区协同技术创新呈持续增长态势,正逐渐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大湾区城市间的协同技术创新发展不平...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构建包括基础研究投入、人才、高校院所、科研基础设施在内的基础研究政策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等科技创新强国强化基础研究的政策经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从持续加大基础研究资金投入力度、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联合港澳力量开展基础研究、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探索实施大湾区诺贝尔奖零突破计划、制定“华人科学家回归计划”并探索实施技术移民制度等七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基于政策主体、工具与目标的分析框架,比较研究粤港澳大湾区2010年及以后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研究发现:广东产业政策主要由广东省政府颁布同时强调与港澳合作,香港产业政策主要由粤港两地政府共同颁布,澳门产业政策主要由澳门特区政府颁布且与粤港合作程度较低;粤港澳三地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不断适时调整产业政策工具的使用,但均强调环境型工具的使用;大湾区在宏观层面上的产业政策战略目标较为一致,但在微观层面上呈现地方差异性。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明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存在政策工具和目标关联模糊、产业补贴存在弱化市场机制的风险、产业政策导向的资源配置不均、产业政策与配套政策缺乏联动主要问题,并根据问题导向从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政策体制的适应调整以及产业政策的协同性维度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大科学装置的“高密度科技创新资源聚合体”功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大科学装置布局过于分散,并且,中国大科学装置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投资模式,与当前以“城市群”、“湾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趋势不符。集中布局大科学装置,探索建立以中央政府为主导、湾区城市群合作的大科学装置投资和管理模式,基于大科学装置整合多项国家科技政策和战略规划资源,是粤港澳大湾区基于大科学装置构建创新引领发展模式的可选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理念层、活动层和物理层3个层次分析旧金山湾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功经验,以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三大创新主体为着力点,补齐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的短板。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状况,从结合产业政策评估和产业协同度评估的角度,采用文本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研究发现:(1)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产业规划总体合理,但在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目标制定、整体规划布局等方面仍有加强完善的空间,2019年各市产业发展与规划目标相比,主导产业目标完成情况不够理想,多数城市和产业未达到既定目标;(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产业布局和发展较为粗放,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同质化明显。基于此,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和提高培养与吸引人才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目前正处起步阶段。本文分析: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是保障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湾区治理的重要突破口;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湾区要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目前的社保政策的碎片化状况成为境外人才进入广东工作的后顾之忧,这一状况必须尽快改变;大湾区的建设有赖于年轻人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但目前的客观现实与我们的良好愿望相距甚大;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湾区比较,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本文提出:在当下治理任务繁重复杂的情况下,要实现湾区建设的良好开局,首先必须重点抓好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港澳青年深度融入湾区内地和尽快构建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治理机制等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5.
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为世界级城市群,由于我国存在“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水平和碳排放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泰尔指数来测度2005—2014年粤港澳大湾区碳生产率的差异,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一国两制”制度对碳生产率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5以来粤地区的碳生产率远远低于港澳地区的碳生产率;2)2005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区间碳生产率差异较小,区内碳生产率差异较大,且大湾区碳生产率总差异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仍然较大;3)粤港澳大湾区碳生产率的总差异主要来自区域内差异,而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港澳地区差异所引起,且港澳地区的碳生产率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在逐年增大;4)“一国两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碳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云  杨宇  刘毅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96-1806
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研究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科学研究对于技术创新的贡献不足,难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庞大的产业创新需求。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促进科学研究基础与产业创新需求对接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然要求,对大湾区科技、产业和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10个产业的科学研究-产业创新协调数据集和关联度指数、相对发展度指数等,厘清了1997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间的演变和交互规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的协调水平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各产业的协调水平呈现出差异性。文章关注的10个产业中,通信技术、集成电路已达到优质协调水平,海洋工程装备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其他产业均处于良好协调水平。科学研究的规模优势与竞争优势对于协调水平提升具有动态性,这启示要注重结合创新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高度关注原创性和引领性,着力形成区域科学研究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17.
深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的形势,发现湾区人才发展存在人才结构、引才机制、人才流动、平台载体等方面的不协同问题。通过总结凝练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的先行经验,构建了基于人才引进协同、人才交流合作、国际猎头培育、平台载体建设、人才流动畅通、人才环境优化六个维度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机制,以深入开放引领深度合作,畅通粤港澳三地创新资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湾区人才协同创新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8.
科技协同创新及一体化发展是区域提升技术创新的重要方法。尽管粤港澳大湾区内协同创新主体日趋成熟,但主体间关联性较弱、科研成果跨界流动不畅以及转化困难等问题制约了科技协同发展。为研究以载体平台为连接枢纽的湾区内协同发展及一体化建设,与世界三大湾区载体平台发展模式进行对比,提出以创新市场主体、优势学科门类、联合实验室、孵化空间和创新联盟为着力点,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科技载体平台的路径。最后,在强化载体平台“创新枢纽”地位、构建实现多产业融合的载体平台以及深根典型创新平台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为促进大湾区内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