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这样的情节:“前天伊在草灰中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杨二嫂发见(现)了此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凡是看过这篇小说的人大概不会忘记这个细节的,笔者以为灰中的碗碟被杨二嫂发现,是作者刻意安排的,是神来之笔,是作家匠心独运的结晶。  相似文献   

2.
正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教学该段时,不少教师都会要求分析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学生往往会关注杨二嫂"拿走狗气杀"这一细节,得出杨二嫂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这样的情节 :“前天伊在草灰中掏出十多个碗碟来 ,议论之后 ,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 ,……杨二嫂发现了此事 ,自己很以为功 ,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杨二嫂有了新奇的发现———草灰中有 1 0多个碗碟。是谁把碗碟藏于草灰中呢 ?目前尚无公允的说法 :有人认为是闰土偷藏的 ,有人认为是杨二嫂预先偷藏的。究竟是谁把碗碟藏于草灰中 ,笔者暂且不论。笔者只想就作者安插这个情节的典型意义与精湛的艺术作一点探究。灰中的碗碟被杨二嫂发现 ,是作者刻意安排的 ,是神来之笔 ,是作家匠心独运的结晶。(1 )它是作品中矛盾…  相似文献   

4.
《故乡》的末尾有这样一个情节:“……于是又提起闰土来。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教师教学用书》的旁批标明:“杨二嫂造闰土谣,诬陷闰土。”在教学当中,我觉得此处分析欠妥,杨二嫂没有诬陷闰土。   首先,从人物形象的塑造看,这一情节不仅是有关杨二嫂的细节,更是有关闰土的,是对两人形象特别是闰土形…  相似文献   

5.
闰土有没有在灰堆里藏碗碟?这是鲁迅的小说《故乡》接受史中的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故乡》小说一问世,研究者就对“藏碗碟”悬案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分成了“闰土”和“杨二嫂”两种观点。早在1924年,诗人朱湘就提出“是闰土藏了碗碟”的观点;1954年,徐中玉先生在《鲁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一书中认为“把闰土当成中国‘农民的坚韧性格的代表’看”是不大适当的,认为闰土有“私心”在灰堆里藏了碗碟;1960年箭鸣  相似文献   

6.
<正>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一处“闲笔”,是“我”和母亲离开故乡后,借由母亲之口的一段补叙: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  相似文献   

7.
闰土有没有在灰堆里藏碗碟?这是鲁迅的小说《故乡》接受史中的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故乡》小说一问世,研究就对“藏碗碟”悬案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分成了“闰土”和“杨二嫂”两种观点。早在1924年,诗人朱湘就提出“是闰土藏了碗碟”的观点;1954年,徐中玉先生在《鲁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一书中认为“把闰土当成中国‘农民的坚韧性格的代表’看”是不大适当的,认为闰土有“私心”在灰堆里藏了碗碟;  相似文献   

8.
教材百问     
问: 《故乡》中有“我和母亲……于是又提起闰土来”一句。可是下文内容几乎全部是写杨二嫂,这是怎么回事呢 ? 答: 这是小说创作中“带一笔”的技法。这样的技法,在鲁迅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   课文由宏儿想到水生,到“我和母亲……又提起 (水生的父亲 )闰土”,再到母亲愤愤不平地说起“碗碟事件”的来龙去脉,行文自然流畅,信手一笔,带出碗碟发见者——杨二嫂,接着,课文写杨二嫂“自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了似地跑了”。此处看似闲笔,但它实际上是作者有意为之的。 从人物塑造来说,它有助于突出杨二嫂的小市民性格,使…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故乡》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我"即将离开故乡时,豆腐西施杨二嫂从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定说是闰土埋在那儿的,说是闰土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  相似文献   

10.
糖心     
沉沉的夜空中依稀可见几颗疏星,苍白的月光泻了一地……“啪……啪……”饭桌上的碗碟被我扔了一地,我心中的怒火如碗碟一般失落在地板上,碎成了一地的忧伤。我用怨恨的目光望向一旁不知所措的母亲,无力地瘫在沙发上:“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我有权知道!”“我,我是怕耽误你学习!”母亲重重地叹了口气,想让我平静下来。  相似文献   

11.
洗碗     
小姐妹两人正在埋怨得洗那么一大堆碗碟时,恰巧祖母进入厨房,拿起一块抹布一起帮忙。“我最喜欢洗大堆的碗碟,”她说,“一大堆碗碟表示有一大堆菜,一大堆菜表示有一大堆人,有一大堆人便显得热闹和开心。”  相似文献   

12.
我的金点子     
不沾油的碗碟胡蜂洗碗碟的时候,如果不用洗洁精,油渍常常会沾到手上,非常不清洁。我想发明一种不沾油的碗碟,这种碗碟用纳米材料制成,美观轻便,洗涤时只需用自来水一冲,碗碟上的油渍立刻就会消失得干干净净,根本不需要什么洗涤剂。更妙的是这种碗碟还  相似文献   

13.
《故乡》中在草灰里埋碗碟的到底是谁?历来众说纷纭。笔者在简单梳理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看法:学生们认为是水生或者水生和宏儿埋的;我认为是闰土埋的。并且,笔者认为谁是嫌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鲁迅通过"埋碗碟"悬案批判了无论是哪组嫌犯身上都存在的痼疾——奴性。鲁迅的这一批判甚至对今天的中国人依然具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淡淡一点的花很鲜。少女们用淡淡的花瓣装点自己的闺阁,除了房里的清香,还有温馨……淡淡一点的天很高。没有朵朵云彩,没有蓝得逼眼的鲜亮,只是淡淡的,灰中有蓝,蓝中含灰。眼望着天,心中便有一个比天还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谁是疯子     
<正>狗熊笨笨喜迁新居,搬进了动物新村,住在一栋小别墅里面。动物新村住着好多动物,有爱弹琴的蟋蟀、爱唱歌的夜莺、爱跳舞的孔雀……大家都享受着这里的和谐生活。一天,动物新村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灰狐狸。它一住进来,动物新村便不再安宁了,村东头的母芦花鸡一家便是受害者。小芦花鸡傍晚出门玩耍,路过灰狐狸家门口,被灰狐狸用一只蝗虫做诱饵骗进了家  相似文献   

16.
人鸥情缘     
《老人与海鸥》讲述一位老人对翠湖红嘴鸥非同寻常的感情:老人每天步行20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给红嘴鸥喂食,他还给这些小家伙起了名字,什么"公主""独脚""灰头"……老人去世后,红嘴鸥像亲人一样守着老人的遗像不肯离去。我与红嘴鸥的故事便发生在欣赏了《老人与海鸥》这篇  相似文献   

17.
一家四口,三代同堂,四人处于一室之中,所做的事却有天壤之别。有人戏说,这个世界是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人的坟墓。这画中似乎都得到了印证:君不见,父亲和母亲正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含辛茹苦的老人正面对着洗不完的衣服和碗碟;惟有那孩子却是无忧无虑……  相似文献   

18.
正彼得不相信爸爸真会把爷爷送走,可是爸爸买给爷爷的毛毯就在这里。今晚是他们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晚上了。爸爸去见那个要和他结婚的女人了,不会很快回来,所以彼得能和爷爷坐在月下聊聊天。吃完晚饭,爷孙俩一块洗完碗碟,便把椅子搬到门廊。"我去拿小提琴给你拉几支老曲子。"爷爷说。一会儿,爷爷从屋里出来了,拿来的不是小提琴,而是那条毛毯。那是条很大的双人毛毯,红颜色,上面有黑条纹。"这毛毯多好!"老人轻抚着膝头的毛毯  相似文献   

19.
落叶     
秋风萧杀,蘸着淋漓的雨水,抽打着这残留着金黄的世界,于是天灰地暗,天地间便也似灰非灰、似黄非黄,成了一个黄灰浮沉、灰黄流溢的世界。那片片金黄,如精灵般地上下翻飞,含笑离开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20.
别样的美丽     
“砰”“当”“咚”……随着一阵阵摔碎东西的声音响起,客厅里传来一声高过一声的吵骂声。我吓呆了,生怕爸爸妈妈打起来。 原来,妈妈因为爸爸下班后不做饭而大发雷霆,把杯子、花瓶、碗碟等摔了一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