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没有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读过 书,也没有聆听过王中先生的授课,但他确确实实是我的老师,他是长我20岁的忘年交。 这段经历,这段历史要追溯到“沉重的1957年”。 主持王中的一次报告 50年代初,刚满20岁的我在南京《新华日报》工作,先是编辑、记者,后来当报社总编办公室秘书,主编《新闻业务》刊物,研究和探讨新闻学理论。1956年春天,王中先生带领一批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讲师和学生在山东《大众日报》考察后,来江苏《新华日报》考察。领导上要我接待,并主持了一次由王中教授主讲的“新闻改革”的报告。当时他从共产…  相似文献   

2.
素有“新闻改革理论家”之称的王中教授已年届80。4月24日上海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和王中的老同事、弟子代表共150余人,云集复旦大学5102演讲厅,祝贺他从事新闻工作55周年暨80寿辰,并举行新闻改革理论研讨会。“新闻改革理论家”坐着轮椅出场当头戴深色便帽、身着崭新夹克衫的王中教授坐着轮椅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全场掌声雷动;王中教授也高兴地挥舞着女学生献给他的鲜花,向众人致意! 新任中宣部副部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龚心瀚紧紧握住王中教授的手,亲切地向老师问好! 复旦大学名誉校长苏步青教授向王中教授赠送了  相似文献   

3.
四月二十四日,复旦大学第五教学楼报告厅内春意盎然。素有“新闻改革理论家”之称的王中教授已年届八十,前来向他祝寿并参加新闻理论研讨会的有上海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复旦大学党政领导、原华东新闻学院的部分老同志、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历届毕业生代表以及在校的全体师生。近二百人济济一堂,其乐融融。当头戴深色便帽、身穿崭新夹克衫的王中教授坐着轮椅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全场掌声雷动,王中教授也高兴地挥舞着女学生献给他的鲜花,向众人致意!新任中宣部副部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龚心瀚紧紧握住王中教授的手,俯身亲切地向老师问好!  相似文献   

4.
4月24日,上海新闻界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华东新闻学院校友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同学会联合举行会议,祝贺王中教授从事新闻工作55周年暨80寿辰,并召开了新闻改革理论研讨会。王中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学家与新闻教育家,长期从事新闻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一直关注新闻改革。早在1956年,他就谈了不少  相似文献   

5.
10月上旬,复旦大学新聞系师生进行了一次“新聞战线上两条道路的斗爭”的專题討論。这是該系举办的“新聞学專題講座”中的第一个專題。这个專題是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石西民同志主講的。复且大学新聞系师生認真地学習了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有关社論、文章,广泛搜集、閱讀了全国新聞界反右派斗爭的材料和有关王中反动理論的材料,集中討論了新聞战线上兩条道路的斗爭的几个主要问题:右派分子从哪些方面向党的新闻事業进攻?如何認識斗爭的意义和性質?王中在右派分子向党的新闻事业进攻中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6.
李瑞环同志讲:“如果不下功夫提高宣传艺术,不增强新闻对人们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就是一句空话。”这就是说,新闻言论也要在入脑、入耳、入心上下功夫。怎样使新闻言论成为读者喜爱的一种新闻文体?依笔者体会,新闻言论要有“粘”的功能,必须着力于“情”字。新闻言论不同于报告和文件,不能把某个观点强加于人。离开了“情”的新闻言论,就没有存在的地位和价值。新闻言论的力量来自于理,而理又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王中教授不幸于1994年10月8日病逝。他生前的新闻学研究对我国的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有重大影响。1993年,为祝贺他的80寿辰,本刊(93/秋)曾刊出《王中教授新闻学论点集粹》向读者作了介绍。本期,我们请余家宏、丁淦林两位教授对王中从事新闻学研究的经过与贡献作了翔实的回顾,并以此表达我们对王中教授的沉痛悼念。  相似文献   

8.
各位前辈、各位老同学、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贺王中同志从事新闻工作55周年暨80寿辰,并且重温他的新闻观点,研究他的新闻学术思想。这不仅表达了在座各位对于王中同志的尊敬和爱护,也体现了在座各位对复旦新闻学院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新闻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衷心感谢各位的光临。王中同志原来姓单,名(责力),山东高密县人,1914年出生,1935年考入山东大学外文系,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改名王中,在东北军中从事新闻宣传工作。1940年转移到山东抗日根  相似文献   

9.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对“王中教授从事新闻工作55周年暨新闻理论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王中教授八十寿辰表示衷心的祝贺。王中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早在1938年,就投身党的新闻事业。1949年以来,王中教  相似文献   

10.
4月24日,上海新闻界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华东新闻学院校友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同学会联合举行会议,祝贺王中教授从事新闻工作55周年暨80寿辰,并召开了新闻改革理论研讨会。王中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学家与新闻教育家,长期从事新闻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一直关注新闻改革。早在1956年,他就谈了不少关于报纸改革的看法。尽管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历经坎坷,但1979年复出后,又以十倍的热情宣传新闻改革,并接连发表了《谈谈新闻学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据资料载,中外新闻界对新闻的定义有四十多种说法。有人同意陆定一给新闻下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也有说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王中给新闻下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更准确些;还有人把这两种说法归纳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变动的重要事实报道”,这样说对吗?目前,新闻是否有权威定义?  相似文献   

12.
“我起死回生了。”正在住院治病的上海复旦大学前新闻系主任王中教授,用他这句介绍自己病情的诙谐话,引起了前来看望他的新闻系同学们的一阵笑声。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五七年春,王中同志先  相似文献   

13.
王中、甘惜分、何微,都是我国当代新闻大师。我曾就读于甘、何二位门下,是他们的学生,自然对老师的新闻学术观点有所了解。对于王中先生,只知他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历经坎坷,终不辍学术研究,其它知之甚少。半年前,我到《陕西日报》看望老报人陈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党员、我国著名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原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复旦大学分校校长、民盟上海市第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闻大学》首任主编、博士生导师王中教授,于1994年10月8日下午3时50分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 王中同志原名单勣,笔名张德功,生于1914年6月17日,山东省高  相似文献   

15.
贝利不愧是一代球王,他仰面倒钩的一脚劲射,堪称绿菌场上蒸汽机的发明。于是,我想到了新闻创优中的“射门”意识和“脚底”功夫。何谓新闻?它的实质在于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缺乏新闻价值的报道,不可能具有舆论的力量,不可能有感染力,也就失去了新闻的作用,更谈不到新闻创优。  相似文献   

16.
忆王中老师     
王中老师是中国新闻界的著名人物。一则,他几十年从事新闻教学工作,弟子满天下;二则,他的新闻理论,比如党报具有两重性:工具性和商品性、报纸不是阶级斗争斗出来的、办报要有读者观念等,在中国新闻理论界曾经引起过大讨论和大批判;三则,他是被中央最高领导层点名而划为右派的,特别引人注目。我在没有进入复旦大学以前,已经久闻其大名了,1978年考入复旦新闻系后,听到的关于他的传说就更多了。有人说,刚解放他一身戎装进驻复旦,担任复旦大学党委统战部长。复旦大学的统战部长可不好当,一些全国性的学术权威和民主党派的领导都在复旦任教,戎装者在台上作报告,台下就有条子递上来,一看,是一首诗,王中当即提笔,和诗一首,传回去,教授们服了!有人说,上海市一个系统拉  相似文献   

17.
6月6日上海青年记者协会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尹明华新闻作品研讨会”。36岁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科科长尹明华,1984年从上海柴油机厂被招聘到电台从事编辑工作。他在负责“早新闻”节目之余,辛勤笔耕,采写发表了新闻报道、评论、大特写、报告文学、小说等达30多万字。今年初,他揭露广州新大地宾馆名仕发廊敲诈上海顾客剑蕾烫发费763元一事,号称“中国第一发”事件,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会上介绍的他的诸多作品中,这组报道人们最感兴趣。他的报道对象、上海雷允上国药公司职工剑蕾到会讲述了她的切身体会,使研讨会气氛更加活跃。这里发表尹明华和剑蕾的两篇文章,以及上海记协主席王维短论一篇,相信同行们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8.
在一九五七年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猖狂进攻中,前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王中撤底暴露了他的资产阶级右派新闻"理论家"的面貌.他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反动理论,集新闻界资产阶级右派反动观点之大成.王中的新闻学"理论"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抄袭,包括其一切主要点.这些反动理论过去在我国会广泛流传,美帝国主义的"新闻教育家"甚至直接来作过这种传播工作,有相当深远的影响,流毒至今,仍未根除.去年在王中身上借尸还魂之后,穿上了中国社会特点的外衣,加上了马克思主义辞句的装饰,因而又迷惑了一些人.但也正因此,从  相似文献   

19.
先行者王中     
居欣如 《新闻窗》2006,(3):44-45
王中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学家、杰出的新闻教育家。现在一些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对王中并不是太了解,因此在《王中文集》出版之时,很有必要对他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20.
五十年代报纸商品性的论争 1956年,当时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的王中教授提出了报纸是商品的见解,使新闻界大为震动。他指出:“报纸要根据读者需要来办,这是办好报纸的根本问题。离开读者的需要,只把报纸当作党的宣传武器,不把它当成读者要花五分钱购买的一种商品,报纸必然不会受读者欢迎的。”又说:“我认为报纸有两重性:一重是宣传工具,一重是商品,而且是在商品性的基础上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这些新闻学的基本原理,道理很明白,今天看来理由也很充足,所以那时许多学生和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很拥护他的见解。可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涉世颇深、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新闻干部则持怀疑、反对态度。因为一提到”商品”,人们马上联想到做生意、追求利润。王中教授提出的报纸是商品的见解,原是从西方新闻学中引进的,以“商品”这一概念来表述报纸的属性,就当时的经济体制而言,使用得并不贴切。在五十年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际上只有产品分配没有商品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