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2009—2012年我国27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低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高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研发经费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研发人员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高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规模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在此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并就今后如何更好地利用FDI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苏楠  吴贵生 《科学学研究》2011,29(5):771-776
 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神华集团主导高端液压支架自主创新过程为例,提出了领先用户主导创新模式,并对用户在其中的作用以及该模式创新过程的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本土领先用户主导创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有效模式,该模式对创新理论和我国实践应用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建立我国汽车企业技术能力演化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最近20年来专利数量和结构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汽车企业基于模仿的技术能力演化过程,主要结论是:专利的持续增长,表明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能力有所增强;技术创新过程正在经历一个由偏重于技术模仿向逐渐注重自主创新的转变;在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专利反映出模仿与创新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是我国制造业实现新一轮追赶的动力源泉。通过对2011-2014年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与产出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指出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研发支出力度,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才能切实提高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我国制造业基于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造业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对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战略地位进行阐释,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辨明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制造业基于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这对我国制造业创新方向的战略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知识管理在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探索阶段、开发评估阶段、执行阶段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以及自主创新对制造业企业业务流程中对原有的知识积累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评估管理带来新的变化和不同,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管理的互动过程进行了研究.从两者的正、负协同效应两个方面对制造业企业中两者的互动协同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实现自主创新与知识管理的正协同效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对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业内企业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线性结合模型主要由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所决定,动态能力的线性结合模型则主要由重构与转变能力所决定。  相似文献   

8.
科学评价重化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发现自主创新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依据。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投影寻踪对2006-2007年我国重化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重化工业15个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2006年有所增强,但各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排名变化不大,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位列第一、第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9.
技术搜寻策略选择关系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和可持续发展。论文以知识观、能力观和共演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华为公司的探索性案例分析,探讨技术搜寻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共演关系。研究发现,华为公司的技术搜寻行为与自主创新能力相互促进,协同演化。一方面,随着企业技术搜寻行为的变换,自主创新能力呈现出特定的演化规律;另一方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技术搜寻行为变换产生正向反馈,促进共演过程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外部环境变化则驱动技术搜寻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共演。论文拓宽了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演化研究的视角,对我国制造企业如何通过主动的技术搜寻行为变换促进自主创新能力跃升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高速、重载和信息化装备主要还是依靠进口.本文基于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的现状,讨论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模式,并提出若干提高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