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伟大政党领导伟大实践,伟大实践铸就伟大精神,沂蒙精神之所以能够孕育产生,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沂蒙精神的产生创造了根本前提;党领导的沂蒙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是沂蒙精神产生的实践基础;伟大建党精神是沂蒙精神产生的源头活水。沂蒙精神所具有的科学性、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等特点,也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性。  相似文献   

2.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建党这一实践活动中集体心理意识的能动反映,记叙着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实践特点与生发历程。伟大建党精神是无产阶级群体意识与先进者意识共实践的产物,是俄国式革命体验与中国革命样态深契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通的产物。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百年历程中,伟大建党精神居于源头地位统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发展,成为重要资源支撑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优势话语贯彻中国共产党百年政党形象塑造,衍生强大力量激励人民群众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彰显要将"理"与"路"通过实践中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系列革命精神也是一个整体,具有一脉相承、交融互通的共生特质,蕴含共同的精髓要义,主要内容是:坚定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尊重科学.深入探究革命...  相似文献   

4.
伟大建党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中形成的,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这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努力探索、积极建设、取得成就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前提。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特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要求。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条件。新的征程上,我们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应从四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二是继续坚守初心使命,三是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四是继续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艰苦奋斗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精神支撑和思想武器。艰苦奋斗精神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支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宝贵精神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障,具有历久弥新的现代价值,必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引领中国人民谱写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篇章。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责任,又承载着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盼和深情厚望。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站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提党的革命精神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是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在中国革命蓬勃兴起的重要领袖,也是促使伟大建党精神得以形成和赋予其丰富内涵的伟大人物。李大钊坚守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建党精神输入了信仰之源;践行救国救民、解放人类的初心使命,为建党精神树立了道义担当;不畏牺牲,英勇献身革命运动,为建党精神镌刻了无畏情怀;推动创建共产党,关心和领导工农运动,为建党精神孕育了服务人民的纯洁党性。  相似文献   

8.
革命传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柱 《江西教育》2005,(5):37-38
一、革命传统的内涵与作用 中国革命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实践的精神凝聚.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革命传统萌芽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伟大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9.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在长征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英勇红军,以对党无比坚定的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敢于克服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最终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伟大的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革命传统和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它不仅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精神武器,而且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是人类历史上一笔重要的永不过时的精神财富.伟大的长征精神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指我们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系列的革命文献、文物、文学文艺作品、革命歌曲和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革命根据地、革命领袖人物故居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文化氛围等。红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类型,根据其丰富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红色文化及非物质红色文化。前者是有形的,后者是无形的。物质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过程中所创造出来或所使用的器物,如遵义会议旧址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根源于中国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因此,二者存在内在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理论渊源、价值追求、功能导向等方面的逻辑联系。我们应该以科学态度对待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对革命精神进行传承和创新发展,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优秀品质的时代价值,使之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崇高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伟大事业是崇高精神的结晶。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现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民族精神进行归类、小结,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铸就的伟大精神。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理论渊源。在百年斗争精神的历史推进中,分别形成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为代表的首创精神、“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为代表的奋斗精神、“改革开放”为代表的改革精神、“有腐必反,除恶务尽”为代表的反腐败精神。斗争精神的创新实践,提振了全党的斗争意识、斗争立场、斗争底线,增强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坚持人民至上的恒心、坚守党性修养的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孕育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创造。从理论维度看,红色文化奠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历史维度看,红色文化生成于中国社会形态更替的曲折历程中,是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需要,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从实践维度看,红色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提炼和升华。  相似文献   

15.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标识和精神之源。从生成机制看,伟大建党精神诞生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实践中。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先驱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形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信仰精神;以深厚的责任情怀追求伟大梦想,形成“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担当精神;以坚强的意志对敌斗争,形成“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奋斗精神;以严格的政治纪律要求全党,形成“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为民精神。中国共产党先驱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创立者,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先驱集体崇高品格、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高度升华和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革命传统的内涵与作用中国革命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实践的精神凝聚,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革命传统萌芽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伟大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历经北伐战争、井冈山时期的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而日益完善,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扬光大。这一传统有着丰…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红色文化是指我们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系列的革命文献、文物、文学文艺作品、革命歌曲和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革命根据地、革命领袖人物故居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文化氛围等。红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类型,根据其丰富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红色文化及非物质红色文化。前者是有形的,后者是无形的。物质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过程中所创造出来或所使用的器物,如遵义会议旧址等。非物质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过程中指导人们互…  相似文献   

18.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特质的生动写照,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和本。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地区人民浴血奋斗形成的壮烈史诗,和伟大建党精神一同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东北抗联文化是以东北抗联精神为精神脉络,以东北地区先烈事迹和人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结合时代发展和地域民俗更迭形成的文化产品。弘扬东北抗联文化,梳理其理论特性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联系,阐明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抗联文化的理论渊源;阐述其品质特征与伟大建党精神基本内核的关键,充分彰显东北抗联文化内在层面体现的伟大建党精神意蕴;对在新时期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的精神凝结,内含卓越的伦理特质。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智德性具化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表现为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识,用于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实现着知与行的完美统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幸福追求具化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表现为推翻军阀反动派的统治、结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半殖民掠夺,实现着义与利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敢品质具化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表现为义无反顾投入到中国革命事业之中,无所畏惧,实现着生与死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操守具化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表现为对党尽心,忠实于自己对上级或组织的关系,对人民尽力,不辜负人民期望,实现着政党与国家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全党学习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坚守初心使命,锤炼中国共产党员精神品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行稳致远。《共产党宣言》凝结着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初心使命,旗帜鲜明地传达了共产党坚定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以及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共产党宣言》中建党精神内在基因的赓续,引领着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来的革命、建设、改革征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将《共产党宣言》作为指引中国应对时代之变的认识工具、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筑牢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