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个成语,“望洋兴叹”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意义。然而,时下人们模仿它制造出来的“望X兴叹”几乎随处可见。我们仅以《人民日报》为例:①住房是人们在社会上安身立足的基本需求,然而过高的房价使得许多人望房兴叹,又造成各地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2003.10.15第6版②这对于一些人来说,无疑只能“望绿兴叹”。2003.08.22第14版③昂贵的价格和生产专利如同难以跨越的障碍,使这些国家只能“望药兴叹”。2003.01.21第7版除此之外,类似的例子还有“望牛兴叹”“望钱兴叹”“望门兴叹”等等,似乎任何词语都可以拿来当作“X”构成“望X兴叹…  相似文献   

2.
经常从报刊杂志上看到仿“望洋兴叹”为“望~兴叹”的文字,也多次读到对这种用法引经据典大加鞭挞的文章。我不禁为那些引经据典者抱不平,觉得滥用“望~兴叹”者们确实有些冥顽不灵,枉费了人家的一片苦心。而细读那些用了“望~兴叹”文字,又常在暗地里为其用得妥贴用得生动用得幽默而叫好。  相似文献   

3.
一次,学生在作文中,将“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写作“望水兴叹”。有时从人们的交谈中,也间会听到“望江兴叹”、“望楼兴叹”之类的话语。这样随意改变成语是不妥当的。人们之所以常犯这种毛病,原因有二:第一,不知道“望洋”是迭韵连绵词。“望洋”,读作“wàngyáng”,连绵词的两个字浑然一体,不能拆开解释。由于不懂这一点,有的人就望文生义,错误地以为  相似文献   

4.
书里看世界 ,本上见红批 ,包里揣难题 ,脑中装思路 ,口里带单词……做学生苦啊 !这算什么 ?带着“鸭蛋”拿着“白板”上呈父母大人 ,方知何为“阎王大怒 !”平日里埋头苦干 ,灯下孤战的是你 ;考试后提心吊胆、心急如焚的是你。这就够受的了 ,可那一张张死板的面孔 ,一支支大可遮天的手 ,一句句入骨三分的话定会让你“生不如死”。“大考一、三、五 ,小考天天有 ,”整日整夜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一本本的书背不完 ,一道道的题做不尽。我恨不得把这些东西生吞下去 ,可想到那几张“阎王”般的脸 ,只能望题兴叹。早晨五点闹钟准时奏响 ,可我却在…  相似文献   

5.
打开水     
拎着空水瓶的双手已经冻得发紫。一阵寒风扑面而来,我不禁哆嗦了几下。食堂里,同学们正呈半圆形围住水龙头,有几个害羞的女生只好站在人群外望“水”兴叹!看看表,四点半了,只得硬着头皮挤进去。到了水龙头边,才知又有一  相似文献   

6.
在解答有些数学题时,由于已知条件与要求问题之间的联系非常隐蔽,思维方式单一的学生很难找到解题途径,只能望题兴叹。然而,我们可以从“曹冲称象”的故事里获得一个有益的启示:遇到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应当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善于“绕道”去间接求解。下面考举几个巧用“间接法”解题之例。1.有图中的小  相似文献   

7.
[引言]上大学,几乎是每一位学生的梦想。他们寒窗苦读,悬梁刺股,就是为了圆这样一个梦。可是,高考以后,又有多少贫寒家庭的子女“望”大学而“兴叹”!高昂的学费,家庭微薄的收入,你上得起吗?  相似文献   

8.
开发CAI课件,要求教师有比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大多数教师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有的骨干教师、教学能干,面对计算机也只能望“机”兴叹,而不能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计算机上实现,这成为开发CAI课件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王艳芳 《师道》2006,(2):53-53
在济南幼师四年,真正是生活在女儿国里。校长是个干练的小老太。教导主任姓凌,能干又厉害,像红楼梦里的王熙风,私下里我们都喊她“凌奶奶”。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差不多都是清一色的长发公民,男老师“物以稀为贵”地只有四五个。校园里是典型的母系氏族。传达室有个老大爷,对我们笑容可掬,可对那些来访的男孩子则冷若冰霜,一律免进。因此每天傍晚我们学校门口总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校的“老乡”们在望门兴叹,和我们的师姐们隔门约会。有时我们也会来校门口免费欣赏此类“爱情片”,回到宿舍再唧唧喳喳品头论足,议论一番。每天早晨起床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对照以小学中年级为例。【原因剖析】从表格内容可以看出,老师们努力根据新课标的指示进行作文教学,但效果并不很好。因为尽管老师强调“真实”“写自己的想法”,但学生肚子里没“货色”,写不出,不愿写,又能奈何,老师只能兴叹“不会教作文”。其实,是老师过于关注“作文”本身,而忽视了作文的“根本”。“本”就是以有鲜活生命的学生为“本”,“根”就是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古诗词鉴赏可谓“园巾百花”“枝头红杏”,五彩缤纷.生机盎然。但许多同学因不得其门而人,辊之兴叹,望而却步。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问里读懂诗歌从而取得可人的成绩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鉴赏诗歌意象及意境的基本技法。  相似文献   

12.
定位自己     
王进 《学语文》2004,(5):42-43
任何人天生都是合成珍珠的蚌质,但最终的结果却迥异——有的人终其夙愿嵌在时代宠爱的冠冕上熠熠闪光,有的人却被深埋在洋底默默无闻一事无成。纵然太白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可终日提灯寻径的萤火虫不免望星兴叹:同样有  相似文献   

13.
《今日中学生》2006,(5):8-8
“铃儿一响心儿慌,急急忙忙奔食堂”。吃饭时间,食堂里人头攒动的情景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波澜壮阔!几乎每个窗口前都排起了又长又弯的队伍,有人“望队兴叹”,转而投靠了校园外的街边小摊。有人等得不耐烦了,用筷子和饭盒奏起了打击音乐。有人发现队伍里有熟络的同学,干脆将打饭重任委托于人。而那些“机灵”的,趁众人一个不留神,溜进了队伍,眼尖的同学发现了异常情况,一顿唾沫战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4.
最近,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一篇题目叫《打倒万恶的奥数》的博文,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没想到,我们数学教师曾经引以为自豪或望之兴叹的手中王牌——“奥数教育”,竞成了千夫所指的“人民公敌”!  相似文献   

15.
课上课下     
自习课上,“大事小事杂乱事,事事发生;吵声骂声哭叫声,声声入耳。”那些惟恐天下不乱的“积极分子”总是兴风作浪,随便抬头一看,都可“欣赏”到“空前”的“体育”盛况,有“男女混合双打”、“男女单打”。这可苦了“一号种子”们,他们抬起因“开夜车”而熬红的双眼,可怜巴巴地望而兴叹。咦!刚才还人声鼎沸,怎么突然鸦雀无声了?!哦,原来是班主任大人来了。面对着怒气冲冲的“范老”,同胞们都变乖了。  相似文献   

16.
罗科元 《今日教育》2007,(3S):43-44
[教学片段一] 突然停电 放飞思维 在“十月教研月”的一堂例行公开课上。我准备了九年级《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教学内容。正当我沉浸在“角色”里激情演绎时.多媒体播放出来的图文突然从屏幕上消失——停电了。教学节奏和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戛然而停.学生面面相觑.紧随而来的是窃窃私语和拭目以待.教室里一时显得有些紧张、不安和散乱。对多媒体.我也只能“望电兴叹”.无力回天。于是我故作镇定地说:“电停了,但光明仍在.课还能上.这是上苍给我们这堂课创设的最生动的学习情景。”这句话让学生们都愣住了.纷纷竖起耳朵欲听下文。  相似文献   

17.
郭红心 《教书育人》2014,(10):80-80
何为名师?名师何来?名师何去?当这些问题得以解决时,我们才有资格走近和学习名师。否则,也只能是欣赏名师身上的光环而望“环”兴叹——叹自己生不逢时,为什么没有生长在产生名师的时代;叹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不住,为什么没有运气而工作在培育名师的田地里;叹自己无缘生命里的“贵人”,为什么在自己的路上没有人提携相助。而这些无谓的哀叹起到的作用又是那么肤浅,短暂几秒之后又恢复了往昔的模样——浑浑噩噩中度过一天又一天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18.
“拿来主义”读书法 ,倡导主动选择或者说“我行我素”的读书策略。鲁迅的《拿来主义》对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精辟论述 ,完全适用于读书这项最重要的文化活动。怕受污染 ,拒不读书 ,是“闭关主义”的文化懦夫 ;古书洋书一概不读 ,是“虚无主义”的文化莽汉 ;来者不拒 ,全盘接受 ,鸦片大麻都吸 ,黄书黑书皆读 ,是殖民地里的文化奴才。读什么书 ,同样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读书必须选择 ,似乎用不着论证。人生苦短 ,面对浩繁的典籍 ,读书人多望书兴叹。庄子论述最精辟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 ,殆矣 !”金圣叹…  相似文献   

19.
做个男孩     
做个男孩真累!做个男孩是命中注定要用双肩挑起担子的,并不像女孩想的那么自由与洒脱。首先,做个男孩就要从小有意识地培养男子汉气概,在老师与亲人的教导下,我早听惯了“要做男子汉就得好好学习”的唠叨,好吧,托托鼻梁上的眼镜来个“望女兴叹”。女孩可以整天捧着包零食,在校园里瞎溜达,像一群小鸟似的,叽叽喳喳说个没完;男孩却得故作深沉。女孩子穿任何新潮的服装都无可非议,而男孩子却是整日衬衫、西裤,稍有改变就成另类装;女孩子可以整天在镜前打扮自己,而男孩子只要在镜前驻足几分钟便有了“娘娘腔”之嫌;男孩的性格必须是刚强的,什么…  相似文献   

20.
“铃儿一响心儿慌,急急忙忙奔食堂”。吃饭时间,食堂里人头攒动的情景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波澜壮阔!几乎每个窗口前都排起了又长又弯的队伍,有人“望队兴叹”,转而投靠了校园外的街边小摊。有人等得不耐烦了,用筷子和饭盒奏起了打击音乐。有人发现队伍里有熟络的同学,干脆将打饭重任委托于人。而那些“机灵”的,趁众人一个不留神,溜进了队伍,眼尖的同学发现了异常情况,一顿唾沫战不可避免。在食堂里,即使面对面坐着,说话也得扯着嗓子像吵架——一出喉咙,声音就淹没在一片嘈杂的汪洋中。吃饭的时候别说话?那不可能,此刻正是闲谈的好时光。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