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个体对外来知识信息接收、编码、储存、提取以及运用信息与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物理学困生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表现出注意不集中、记忆障碍、解决问题能力欠缺三方面问题。了解这一点,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训练,提高学困生的认知能力,改善他们的学业状况。  相似文献   

2.
张爱萍 《新疆教育》2013,(14):65-65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本文从五个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学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吸取新的信息,即学习知识与方法;二是在吸取信息的过程中训练思维,培养观察、想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无外乎两类,即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和自主探究式学习。从小学教育实践看,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把这两种学习方式优化整合,以达到夯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论,将英语课程总体目标确定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基础上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大胆实践,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获得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新课程标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地方,更是发展能力的地方,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数、形及其空间结构的认知过程、智力发展的过程、知识再创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主动学习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教”中要敢于“放”,促进学生在“学”中逐步具有开放型的思维品格和知识结构,使学生逐渐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翁。笔者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培育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气氛,同时,更有效地培养参与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吸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羊垂功 《中学生物学》2009,25(12):13-15
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这一目标要求教师进行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独奏者”角色过渡到“伴奏者”角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发展的。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在学习方法、学习材料的来源和选择等方面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梁文 《广西教育》2009,(2):55-56
学会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把握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条件、个人特点等因素自觉主动地选择学习方法,组织调控自己学习活动的能力。在当今的地理课改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热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强调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合作学习,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现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3.
理工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不仅能扩展他们的知识结构,而且能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迁移到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对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发现,在了解学生学习动机和认知的基础上,强化方法和能力目标,实施过程性评价,能有效地改进大学物理的学习,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多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探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重点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这是一种在发现和体验中学习的方式。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学会对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判断,并形成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习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实际上也是培养其探究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很多高中学生感到数学难学,主要难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上,常常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就是,听老师讲课听得懂,看书上的例题看得会,但独立解决问题时,就错误百出,甚至束手无策.仔细分析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大部分高中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学习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提高学习效率呢?下面就高中学生常常出现的几种学习障碍,与大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研究性质的学习活动。在这一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研究探索,发现问题和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料信息,最后加以整合形成结论,这是一种主动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师应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切实为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搭建舞台。同时,为实现有效的合作,作为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合作的动机与兴趣,结合教学教会学生合作的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共同合作才能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分享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学生在与同伴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分享共同成果等。因此,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信息收集、加工能力、合作能力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叶回玉 《地理教育》2013,(11):23-24
问题生成是学生思维被激活的动态生成,是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自己认知结构不完善,技能与能力相对不足而产生的学习障碍。丰富繁杂的生成性问题普遍存在于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如何针对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实施有效教学,这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李燕平 《教师》2019,(11):79-80
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关注我们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中职课堂教学中,要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升学生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要使学生亲历新知的探寻过程,真正把先进的职教理念融入精彩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身心也得到获得感。文章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借助信息资源,构建一堂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介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强调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总结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