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笔者到一些学校走访,看见一些校长办公桌上的教育报刊堆得到处都是,但基本上都没有读过,随手一翻,一些教育杂志的上下页还粘连着,许多报纸根本就没有打开过。而在一些教师办公室里,教育报刊则寥寥无几,想找一份最近出版的教育报刊更是难上加难,一些教师苦于无教育报刊可读,只好上网  相似文献   

2.
近日,笔者到学校走访,看见有些校长办公桌上的教育报刊堆得到处都是,但基本上都没有读过,随手一翻,一些教育杂志的上下页还粘连着,许多报纸根本就没有打开过.而在一些教师办公室里,教育报刊寥寥无几,想找一份最近出版的教育报刊更是难上加难.一面是校长的无暇阅读,一面是教师的无书可读,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3.
一、现状 1.教师对教育报刊的价值认识到位。对教育报刊有阅读愿望。阅读行为不令人满意。 从调查情况看,现在农村小学教师(以下简称“教师”)都明白阅读教育报刊的重要性,在回答“您认为有阅读教育报刊的必要吗?”时,有90%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8%的教师认为“有必要”,仅2%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汇》自创刊以来,曾刊发过赵文汉老师好几篇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有《我的教师观》《中学教师科研能力缘何堪忧》两篇;这几年,翻阅其他一些教育报刊也经常看到他的文章。文汉是语文教师,他的课余之作都来自他的实践与思考,全是一些语文教改的热点、焦点问题,没有一篇应景文章,更看不到一点“功利性”成分。记得有一年《中国教育报》头版报眼上,  相似文献   

5.
一、病症扫描 病症一:虚构化。有些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目标,就是盼望在报刊发表教育叙事作品。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研究报刊的用稿特点上,只要报刊喜欢发表的,他的教育叙事统统都有,即使没有,都能够虚构出来。不但虚构事例,而且虚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刚 《世界教育信息》2002,(9):19-19,21
最近在报刊与一些教育界的讨论里,都可见到教育学士是否是一种最合适的教师培训途径的争辩。一些言论对教育学士培训能否在学科知识与通识教育方面为学员提供足够的学习提出了质疑。有见及此,本文将从教育专业的角度,对该问题稍加分析。  相似文献   

7.
让老中青教师同样燃烧激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校长为了引领教师成长,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每年都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一笔资金,订一些教育类报刊。可每天邮递员送报刊来,晚报大家都抢着看,其他报刊呢,很少有人问津,总是整齐地摞放在一起,以至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相似文献   

8.
当下很多教育报刊都在积极而周详地阐释着各种教育理念,成功教育、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等,归根结底就是批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提倡关注人性的教育。宝山区的这一组文章也都是这样开篇的。但是,仔细阅读可以看见,在这些宏大叙事之下,宝钢三中说要将这些命题转化为教师的可操作行为或情境,  相似文献   

9.
翻开时下各类教育报刊.讨论最多的话题恐怕就是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了。论及专业化,特级教师们肯定是首当其冲了。能评上特级的,定有其过人之处。试想,教师之多如过江之鲫,能当上特级的凤毛麟角,没有两把刷子能行吗?  相似文献   

10.
舆论宣传在推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为推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陆续创办了一些教育报刊,这些教育报刊中不乏优秀者。为交流各地办报办刊的经验。本刊开出“地方报刊”专栏。以交流各地举办教育报刊的经验和做法,希望各市(县、区)从事教育报刊编辑工作的同志们踊跃投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当前,许多学校都在提倡赏识教育,一些学校甚至要求教师不准批评学生。同时,社会舆论也在大声疾呼要“尊重学生,善待学生”。于是,一些教师在工作中便左右为难,如履薄冰,不敢批评学生,生怕背上“没有职业道德”的罪名。  相似文献   

12.
王永明在2008年6月10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报刊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特别是教育类报刊,它贴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独特的指导作用。报刊里的某篇专题讲座,可能是一位资深学者的长篇连载,也可能是多名一线教师的同题争鸣,读罢总会给人以深深的启迪与感悟;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教师都无法避开“教育”这一词语的诘问。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自己明确的教育观,没有一个努力的标尺和高远的教育目标,那他其实根本无权停驻于“教育”这一词语所指称的生命空间。正常的状态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视教育为最富有活力和朝气的事业,  相似文献   

14.
一、现状1.教师对教育报刊的价值认识到位,对教育报刊有阅读愿望,阅读行为不令人满意。从调查情况看,现在农村小学教师(以下简称“教师”)都明白阅读教育报刊的重要性,在回答“您认为有阅读教育报刊的必要吗?”时,有90%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8%的教师认为“有必要”,仅2%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在回答“您愿意阅读教育报刊吗?”这个问题时,也得到了比较令人欣慰的回答,80%的教师表示“非常愿意”。在回答“您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时,有60%的教师回答是“查找资料”,37%的教师是为了“自我研修”。有99%的教师认为,阅读教育报刊“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升了自己,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这说明教师对教育报刊的价值还是认可的。但是,教师阅读教育报刊的现状却不令人乐观,主要表现在教师阅读愿望与实际阅读行动的严重脱节,即教师们十分清楚阅读教育报刊的重要性,仅仅满足于在口头上说想阅读、愿意阅读,阅读行为不令人满意。从我们的调查数据来看,坚持“经常阅读”的教师比例仅为9%,38%的教师“偶尔阅读”,53%的教师“从不阅读”,远远没有形成阅读氛围。2.教师阅读教育报刊所用时间太少,阅读质量不高。表一教师阅读教育报刊所用时间统...  相似文献   

15.
简讯     
在信丰县大阿镇民主小学的资料室内.摆放着《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江西教育》《小学教学研究》《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师》《辅导员》等近10种教育报刊。校长郭俊民指着这些教育报刊介绍说,多年来,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党报党刊征订任务的基础上.学校每年都要挤出600多元钱订阅教育报刊,让教师从中汲取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师爱的误区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夏丐尊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师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它是人类复杂情感中高尚的结晶。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有许多教师在对学生的爱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存在着种种爱的误区。一、应无条件接纳所有学生,不要偏爱学生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教师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偏爱某些学生,厌恶另一些学生,并不能真正做到接纳所有学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许很复杂,但无论怎样,在学生看来这就是老师“偏心”。而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学生间不团结,教师的…  相似文献   

17.
近来,笔者发现有关教育乱收费的话题再次频繁地出现在报刊、广播、电视上,在一些地方进行的行风测评中,部分县市教育系统也因乱收费而排在所有行业的行风测评的最末位。似乎现在的教育(教师)行业成为全社会行风最差的行业(职业),失却了以往教育(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行业(职业)的神圣称号。其实教育存在乱收费的现象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日。那么,为何好像近年来才被发现?教育乱收费现象的根源究竟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8.
教师叙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各类教育报刊上叙事研究的“本”明显增多,有些学校还专门举办“教育故事会”活动。只要留意,教师有很多机会能够倾听到同行说自己的教育故事,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教师不  相似文献   

19.
何金娣 《上海教育》2007,(9B):14-14
我已有32年教龄,获得了一些荣誉、奖项,如园丁奖、劳动模范、教育功臣等,基金会都对我进行了奖励。基金会为我的特殊教育案例出了书,在全国反响很大,各地教师纷纷求购,现已再版。如果没有基金会,我的一些特殊教育经验就不会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这次评市园丁奖,我们学校推出一位青年教师,经公示现已批准,我们很高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徐特立十分重视教育报刊对教育理论的宣传。他早年亲自办过一些教育报刊,后来一直积极支持各类教育报刊的举办,为教育报刊撰写文章,还曾专门撰文阐述教育报刊编辑思想,指出教育报刊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出编辑教育报刊的基本原则等。徐特立举办教育报刊的思想与实践,对于当前教育报刊的举办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