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
在“双碳”背景下,对辽宁省能源消耗压力现状从总量构成、单位能耗、行业消耗结构、碳排放量测算等角度进行分析,并从能源消耗源头、产业结构比重、能效水平以及公众认知层面入手,提出了有助于辽宁省能源消耗结构优化的路径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投资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不仅是个总量概念,而且也是产业结构不断变换升级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就是投资结构。因此,必须将产业结构的研究与投资结构联系起来,充分重视投资结构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优化对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了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后,指出了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对投资结构特别是投资的形式结构的客观要求,进而得出西部投资的形式结构应该改善的结论,并提出了几条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供给结构转变的发展趋势看,二三产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表现为在生产总值中: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呈"倒U型"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不断增大。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生产要素流动性的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也呈现明显优化态势,但是受供给层面因素影响,形成大量无效供给。分析显示未来产业结构转变的动力取决于行业间不同的要素密集程度和资本的不断深化,其中,投资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本要素是关键所在,不仅有助于增加资本密集程度较高行业的产出,而且也导致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在行业间进行重新配置,进而从供给侧驱动产业结构转变。本文基于供给结构的变化规律与国内供给结构的现状,论述了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高技术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深市创业板公司样本数据,在实证检验创业企业RD投资与融资结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特征对RD投资与融资结构相互关系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完善我国创业企业治理、加强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规范RD投资行为和优化融资结构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能源经济系统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冕  陈兴鹏  杨福霞 《资源科学》2010,32(2):359-365
能源经济系统的优化不仅是实现区域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本文以甘肃省为研究案例,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进而运用结构分解模型,对比分析了影响单位GDP能耗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GDP与能耗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促进甘肃省能源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产业结构变动对全省能源强度降低的贡献份额较小;对能源强度降低贡献较大的为第二产业的效率份额与结构份额,而第三产业结构份额对能源强度降低的贡献为负。文章最后从产业结构优化、关键技术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三个角度提出了甘肃省能源经济系统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迪  聂锐 《资源科学》2010,32(7):1252-1258
文章以江苏省为考察对象,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的CO2排放的影响,采用Laspeyres指数完全分解技术对江苏省6部门终端能源消费及其CO2排放的变动情况进行分解。结果显示:①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是能源消费及CO2排放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占68.92%;②产业结构变动的节能减排作用相对较小,且呈阶段性变化的特征,1995年-2002年间,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而其后起反向作用,其根源在于高耗能产业投资效应与前期能源投入的提前透支及其滞后影响;③高能源依赖的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与CO2排放起到推动作用,产业结构的节能减排效应弱化;④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对节能减排起到了主导作用,节能减排贡献度分别达到了-15.1%、-12.3%,其中高耗能工业部门结构比重与能源效率的微弱变动都对整体节能减排产生很大的影响;⑤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优化和投资结构控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闵惜琳 《科技管理研究》2012,(15):96-99,107
从低碳经济测评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出发,构建低碳系统测算环节图,根据能源消耗、治理环节,将低碳评价所涉及测算方法按碳排放、碳足迹、碳源控制、碳汇建设、碳中和五大类进行归纳和评述。各方法分别涉及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能源结构以及能源利用率等碳排放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韶华  于维洋  张伟 《资源科学》2014,36(12):2500-2507
在深入分析产业结构低碳化内涵的基础上,从低碳产出、低碳排放和低碳能源3个维度构建了综合反映产业结构低碳化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1996-2011年数据实证测度我国产业结构低碳化水平。然后以历年产业结构低碳化测度值为因变量,以技术进步、环保投资和出口结构为自变量,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定量研究各因素对产业结构低碳化的作用。研究发现:1996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低碳化水平呈现逐渐提升趋势;技术进步、环保投资和出口结构均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低碳化;由于技术进步和出口结构优化的限制因素较多,因此现阶段应重点依靠投资提升产业结构低碳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用的实证分析/FO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已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瞩目。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近十年来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确实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虽对三次产业比重变动影响不大,但对工业内部技术结构、劳动结构、资本结构等的优化升级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战略选择。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夏艳清 《软科学》2011,(10):59-64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变化的机理是确定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经济激励手段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进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基础。通过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将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细分为规模效应、人口效应、三层次的结构效应和削减效应,运用LMDI分解分析方法对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变化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能耗和排污增加的主要因素;人口效应虽然也增加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但是影响效果远低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是降低能耗和排放的主导性因素,三层次的结构效应在不同年份的影响不确定,但是总体来看促进了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其中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行业结构效应对能耗和排污的影响高于工业增加值比重变化对能耗和排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明  陈丽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250-258
从福建省经济、人口、科技、能源和环境等角度出发,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系统动力学模型,设定单一政策、多项政策组合等情景进行系统仿真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三种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空间越来越小,只有同时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环保投资等多项政策进行组合调控,减排效果更好。因此,提出合理分配固定资产投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吕明元  陈维宣 《资源科学》2016,38(7):1350-1362
产业结构升级对能源效率贡献的差异需要从结构演进方向上进行研究。本文将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分解为合理化与高级化两个维度,以劳动和资本要素生产率为基础重新构建产业结构升级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建立普通模型、增长模型与弹性模型实证检验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对能源效率及其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对能源效率及其增长率具有显著影响,能源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贡献,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降低显著地抑制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并且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者之间差距的扩大有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负效应,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上升对能源效率提高具有正向效应。因此,本文认为未来产业政策的趋向应重点引导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现状,降低其对能源效率的抑制作用,并同时缩小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之间的差距;而能源政策的倾向则应重点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投入来促进能源效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赵佳  朱雨可 《资源科学》2021,43(9):1764-1777
居民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良性互动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投资视角,从理论角度阐释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3—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如何通过投资结构变化影响环境效率。研究表明:①在影响机制上,受环境规制、投资回报、清洁技术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伴生的消费偏好改变将引起投资结构变动,并进一步作用于环境效率;②居民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不仅对环境效率会产生直接正向影响,还会通过投资结构变动间接影响环境效率,但间接影响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投资结构偏向;③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推动投资结构向第三产业优化,进而正向促进环境效率提高。但投资结构若偏向高污染行业,虽能提高产出水平,但环境效率反而会因环境污染出现下降。因此,加快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引导投资向发展型消费倾斜、加大顺应消费结构升级的低排放、气候适应型投资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张宇  钱水土 《科研管理》2022,43(4):129-138
   本文将绿色金融纳入技术进步偏向理论框架,考察绿色金融影响环境技术进步偏向及产业结构清洁化的内在机理,并通过参数校准与数值模拟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技术进步偏向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绿色金融通过融资规模与融资成本手段影响两类研发厂商的相对利润、研发行为选择及环境技术进步偏向,进而通过直接生产率效应、间接价格效应与市场规模效应影响产业结构清洁化。只有当清洁研发部门融资规模占比或享受利率补贴超过一定临界值时,绿色金融才能成功诱导清洁型技术进步的发生,促进产业结构清洁化;而当清洁研发部门融资规模占比或享受利率补贴低于一定临界值时,绿色金融对清洁型产业产值的提升效应则被污染型技术进步效应所抵消,从而不利于产业结构清洁化。  相似文献   

16.
宁蒙沿黄地带产业结构的环境污染特征演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宁蒙沿黄地带是我国黄河流域国家级能源原材料基地,也是西北资源型城市及资源型产业密集区之一。与其他资源型产业密集区相比,该区域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必须协调好产业结构演进与资源环境刚性约束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产业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GIS中的相关方法和技术,通过构建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来分析宁蒙沿黄地带工业结构的环境污染特征,并运用产业多样化指数、相似指数、区位商等指标从工业内部结构出发深入分析其工业结构环境污染特征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宁蒙沿黄地带大部分地区工业结构都表现出废水排放强度有所提高、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明显上升的趋势,部分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与粉尘排放强度也有所增强。这种工业结构环境污染特征的演变主要受到以煤炭开采与洗选业为主的重工业高速发展、区域工业结构表现出一定单一化趋势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纪玉俊  赵娜 《软科学》2017,(5):16-20
基于中国2000~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度量产业结构变动,在将地区市场化水平纳入分析框架的前提下,采用门槛回归分析方法,对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基于地区市场化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随着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变动对降低能源消费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陈晓红  张嘉敏  唐湘博 《资源科学》2022,44(12):2387-2398
工业是大气污染物和CO2排放的主要部门,也是国家推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主力军。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工业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并行多重调节模型分析工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中国工业存在明显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即在大气污染物排放当量减少的同时会显著促进碳排放量的减少;②能源效率、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规模是影响协同效应的重要调节变量,其中能源效率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呈正向调节效应,而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规模对协同效应呈负向调节效应;③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影响机制差异明显,不同调节因素对协同效应的影响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中产业结构因素对各地区协同效应均产生较强的调节效果。最后,本文从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效率提升和区域差异化策略等方面提出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议。  相似文献   

19.
揭示中国转向低碳的投资——创新双驱动的新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建立科技促进发展方式转型的经济增长模型和节能减排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对2012-2020年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中的科技、环保投入、能耗、污染物排放量、投资率、产业结构、人力资本以及经济增长率等进行优化设计和模拟分析,以确定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