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虚心 虚心指的是摆脱先入为主和感知的固着和偏见,坦诚或虚心地与别人交流,对别人的发言善于公开接受,不抵制,也不因先入之见评判他们.虚心含有倾听、接受、作答以及与别人相互交往而不受自己价值观或要求束缚之意.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人际交往作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信息要为学生接受、加工、顺应或同化,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间展开平等而充分的多向交往。只有当师生间的垂直交往与学生间的水平交往的渠道都畅通无阻时,学生的认知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交往能否顺利与和谐,交际能力的强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展开讨论。一、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角度出发,把课堂交际能力训练内容具体化为三个"学会"1.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倾听他人发言包括倾听教师讲课和倾听同学发言。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做  相似文献   

3.
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花时间读;人有魅力,别人就乐意与之交往、倾谈。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亲近他,聆听其教诲、回味其课堂。谁不想成为学生眼中的魅力教师呢。但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是凭自己的感知去揣测:学生心中的魅力教师究竟是怎么样的?魅力教师的达成,无疑有许多因素,在影响教师魅力的若干因素中,  相似文献   

4.
谢嗣极 《宁夏教育》2006,(7):140-140
课堂对话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对话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首先,课堂必须是真正民主的课堂,学生享有充分的说话权利,教师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学生说话的权利。其次,尊重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的表达,可能语言哆唆,条理不清,甚至漏洞百出,这就更需要教师耐心倾听,仔细筛选,适当点拔,听完之后要做准确而简要的概括。如果学生的发言对自己有帮助,要告诉全班学生,让他们知道,倾听别人的发言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为学生做个耐心倾听的表率。再次,要吃透教材。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一旦激发出来,常常会提出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日本哲学家、诗人垘原资明先生在《词语交往论》一书中对“交往”进行了分类:只有一方讲话的“单向交往”、相互交谈的“双向交往”、被拒绝被阻挡的“反向交往”、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他认为在这四种交往类型中,倾听“异向交往”的话语尤其重要。在讲台上授课时,不管怎样,教师总是容易按自己的思路来听取学生的意见。与教师的思路岔开的“异向交往”的话语,由于是教师难以了解的发言,所以特别容易被忽视。而一旦被教师忽略或排除在外,该学生就很难再有第二次发言了,因为无论谁都喜欢被肯定,不愿意自尊心受到伤害。可以说,在教学中没有比倾听“异向交往”  相似文献   

6.
蒋书琼 《贵州教育》2009,(13):16-16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其个性应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意味着老师对学生可以批评教育,但不能污辱学生的人格,不能漠视学生应有的权利,漠视和侮辱学生人格的尊严和自尊。在被漠视和侮辱中成长的人,难有做人的尊严,在与人的交往中不会尊重人也不会自尊。我目的《学记》中也主张教学应“不凌节而教”。也就是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做他不愿干的事,也不能强迫学生接受他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我们有许多希望可以点燃,也可以泯灭。一旦点燃,可以照亮别人;一旦泯灭,就会黯淡自己。我们有许多请求可以实现,也可以拒绝。一旦实现,会让别人幸福;一旦拒绝,就会毁灭希望。楠楠是班里不爱说话也不爱与人交往的学生,她总爱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别的学生都玩去了,她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上课也不肯发言。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一张纸条上交给我。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学习是以学习书本知识、获取间接经验为主。因此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然而在实践中往往处理不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而且更多的时候是以教师的主导掩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主体性的发展。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又是以交往活动为中介,通过无数次的交往活动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师生双方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忽视哪一方主体作用的发挥,都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和预期目标的有效实现。学生只有在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中.才会把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异同。对他人的观点提出疑问或修改意见,也只有在这种交往中,学生才能摆脱权威的束缚,互相尊重,互相协作,发展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激发课堂交往的“情”——转变教师角色 交往的课堂迫切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的教学魅力就在于他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激发学生交往的欲望,从课前的师生问候就开始实现他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上课伊始,他亲切地问候“孩子们好!”,孩子们礼貌地回应:“老师好!”,他又真诚地说:“孩子们真可爱㈠孩子们又该怎样回应老师呢?他顺势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最想说的话,有的说“老师真可亲!”,有的说“老师真和蔼!”,有的说“老师真好!”等。一声真诚的问候,既拉近了师生距离,激活了学生思维,又拉开了交往的序幕。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也一直以朋友的身份,一再激发学生交往的情绪,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往。他这样引导学生:“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老师成功的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他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种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很自然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场”。  相似文献   

10.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血有肉、能思考、会说话的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区别于工人、农民的是他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工作手段和目的的,教师的工作过程始终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自己的职业中,具体说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往,努力提高自己和学生交往的能力与效果. 第一,要增强师生交往的意识.我们必须认识到和学生交往是教师从事自身职业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与成人之间交往不能封闭自己,同样我们面对学生也不应该封闭自己,应认识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谐工作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在学习﹑生活与交往中的重要性,学生才会提高倾听的自觉性。我们要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再如英语单词listen由lis与ten两部分组成,它寓意你要听上十遍,知识就会是你的了。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听和说一样的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  相似文献   

12.
一、工作中的困惑 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常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同学正在发言,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叫着:“老师!老师!我、我、我……”不顾别人还没有把话说完就插嘴。这就是孩子没有良好倾听习惯的表现。吵吵嚷嚷的课堂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情绪及学生听课、发言的兴致。目前大多数低年级学生在这方面习惯还没养成,表现为:插话、自己回答完问题就不听别人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科学课堂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学生未经教师允许就随便发言;实验前不认真制定方案,讨论形同虚设,不按要求规范操作,达不到实验目的;交流汇报时不虚心倾听他人的观点,造成不能按时完成科学探究目标。  相似文献   

14.
林枫 《福建教育》2006,(9A):21-23
“倾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细心地听取”,即要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但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学生个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教师让别的学生发言时,他们或悄悄地与其他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话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但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说话的学生不多。缺少了“倾听”的口语交际不能说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倾听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倾听是人类获取信息,与人交往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倾听别人发言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样重要,它既是尊重别人的文明交际的表现,又是我们学习经验、汲取教训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日常教学实际中情况却并不乐观,往往是老师在很卖力地讲课,  相似文献   

16.
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以别人的意愿为标准.要看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自身的“需要”,而不留意学生的“不需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解题空间,让学生体验思考的乐趣,为“生所不欲”留有余地,恰恰是教育之所欲.  相似文献   

17.
一个素质优良的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会以自身的素质深深吸引学生,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敬重、钦佩、喜爱和信赖。当他像一块磁铁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凝聚力的时候,他就能卓有成效地教育学生。社会心理学中讲的吸引效应,研究了人际交往中怎样吸引别人的种种因素。那么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与学生交往,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吸引学生,适应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案例:新的学年开始时,学校安排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半学期以后,大多数学生在纪律、学习上都有了很大进步,然而,一名男同学却一点儿进步都没有。经过我的了解,原来他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上学后才来到城市。爷爷、奶奶怕别人欺负,不让他与别人玩,所以养成了他孤僻、怪异的性格。上课时,他既不听讲也从来不发言,自己干自己的事情,或者睡觉,有时甚至自言自语。每逢这时,我总是抓住时机让他发言,他说话表述不清,大家根本听…  相似文献   

19.
提倡多向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甲同学答错或答不上来,再请乙同学回答。在这种一对一的交往形式中,学生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规规矩矩地举手,耐心地等待发言的机会。可以说,学生没有或很少享受到自主思维、自我发展的乐趣。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实施多向交流,以便学生能够在一种幸福的体验中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交流形式既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提问,教师答;还可以是学生提问,学生答。多向交流既可面向学生个体,也可面向学习小组。孩子们从中就可体验到主动学习的快乐。尝试自己编题。…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意味着师生平等地对话和交流.众所周知,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言,教学过程就成了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出现这样的局面,有的教师抱怨学生启而不发,把责任完全归罪于学生.我认为,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并且我觉得,教师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因为,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呢?一、为学生的发言创造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