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负荷控制对电力营销管理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是一个集现代化管理、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信息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实现电力营销监控、电力营销管理、营业抄收、数据采集和网络连接等多种功能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是配电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电力需求侧的管理水平,搞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保证电网安全、经济、优质的运行,目前全国各个省份都在积极开展电力负荷控制工作。实践证明,电力负荷控制对于电力生产、电力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是实施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技术手段,它将在用电管理现代化实现的进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将会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现代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改进用电方式,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为实现科学、节约、有序用电所开展的相关活动。电力需求侧管理贯穿于整个电力营销工作过程,并与用户用电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电力资源存在使用不合理等情况,因而需要依靠电力需求侧管理进行解决。通过使用电力需求侧管理,在降低用电负荷峰谷差的同时,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为我国的电力营销工作创造了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电力负荷管理是实现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技术手段。提高社会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起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同时电力负荷管理是配电自动化、用电管理自动化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计量作为电力营销中的一个技术关键引起了广大电力工作人员的注意,为了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以及电力部门的经济效益,将计量装置进行改革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在计量改革的过程中,减小电能的消耗量,节约能源的消耗率,通过精确的技术以及精准的计量装置对于用户的用电时间以及用电范围进行平衡地电能输入输出计量,同时提高计量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智能用电体系建设要依托坚强智能电网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利用智能量测、高效控制、高速通信、储能等技术,实现电网与用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实时互动,构建用户广泛参与的新型供用电模式,通过智能用电技术的家庭需求侧管理是利用家庭能效管理系统、家庭网关、智能插座等智能用电技术,结合电力需求侧响应的家庭空调负荷调控管理,能够提高供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情况下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从而缓解电力峰值压力,降低供用电成本,进而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用电需求,达到科学用电和节能减排目的,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围绕电力营销采控系统实现电能信息采集、用电实时监控、计量异常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线损管理和负荷管理等功能的大型用电侧信息采集和控制系统建设的问题,论述了系统的设计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裴迪 《中国科技纵横》2014,(24):160-160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和生产计划,是电力管理部门进行调度、规划、用电等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负荷预测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力系统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提高负荷预测水平的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电力负控系统是根据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及计划用电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的一种用电管理措施。它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力用户的用电状况,根据电网总的负荷情况,采取各种措施促使用户避开高峰用电,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近年,电力需求旺盛增长,但电源、电网建设却相对滞后,怎样加强需求侧管理是电力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负荷控制系统采集的大量客户实时数据,能够方便供电部门掌握客户的负荷情况和用电规律,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负荷预测,更好的处理与客户间的关系,抓好用电管理。本文提出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简要回顾及未来发展方向,不断挖掘系统潜力,提升系统利用价值,是成为有效推行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电业局无线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根据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设计,遵循计划用电和为电力市场营销管理服务的原则,对我市安装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终端装置的广大电力用户实行闭环监控管理,扩展并实现用户终端信息采集、用户电力负荷分析、负荷监测控制、远程抄表及用户终端设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23)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电力负荷逐年上升,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商业用电、居民用电大幅度增加,电力网络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给电力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智能自动化技术是帮助解决电网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配电智能自动化系统是现代技术与配电设备相结合,综合应用了网络、通信、现代电子和计算机图形等技术,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可对配电系统进行的远程监测、控制和保护。实践表明,在配电网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仅提高了供电效率、供电稳定性及安全性,也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加快了管理理念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智能电网规划的提出,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作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运行多年积累的历史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后为用户需求侧管理、用电负荷分析和预测等服务必将是一个发展趋势。本文结合笔者单位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研究用户用电负荷特性分析方法,指导用户合理用电,为用户提供节能降耗的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电网的逐步完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电网营销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再次被提升了一步。负荷管理系统通过230M电台无线信道或者GPRS信道,对安装在用户侧的负荷管理终端设备进行监测,从而具备了远程抄表、预购电、防窃电、用电质量监测、负荷控制、用电信息服务、控制地方上网电厂等功能以适合市场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陈晨 《中国科技纵横》2014,(17):179-179
用电检查工作是市场经济新环境下供电企业营销工作的一个主体组成部分,也是协助指导客户安全用电的服务平台,作用不可忽视。随着电力企业“三集五大”改革的全面导入及深化落地,供电企业应做出由“营”向“销”的观念转变,变检查电力客户用电为服务电力客户用电。  相似文献   

15.
陈晨 《中国科技纵横》2014,(18):195-195
随着城乡电网改造工作成果的大面积覆盖和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化,实现用电计量侧的用电信息数据采集以及自动化抄表是用电营销管理自动化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途径。所属于兰州供电公司的电网网络错综复杂,用户计量装置安装分散给营销一线的用电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通过采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就可以对计量点各种数据的定时定点主动上传、异常信息的告警等功能,在实践应用中也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未来的应用价值还有待于软硬件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邓永红 《科技风》2014,(8):77-77
电力负荷控制可以对用电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无论是对于用户还是对于生产电力的公司以及对多家电力部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节约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控制,电力在新经济形势下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关注电力负荷控制,了解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负荷管理系统功能的整合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运用IT技术对电力负荷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目的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为电力营销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阐述了一种负荷管理系统新的组网方案,在原有远方抄表、预购电等功能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负荷管理系统更多的应用功能,并逐一分析各项功能的应用效果,为提升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电力营销稽查的监督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营销稽查是电力营销环节的重要内容,主要针对电力营销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违反用电、电力营销管理规定的行为,是电力企业内控约束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电力营销稽查的主要是内稽外查,内部稽查是营销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查违章、反窃电是保证正常用电秩序的重要方式。虽然在当前电力营销稽查对维护用电秩序产生了极大地作用,但是对电力营销稽查行为本身却缺乏有效的机制进行约束,导致了当前电力营销稽查呈现出混乱的状态,部分稽查人员知法犯法,以权谋私在电力营销中造成极坏的影响。本文从研究电力营销稽查的主要内容入手,探讨电力营销稽查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在用电的控制和管理过程中,负荷管理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反馈和监控管理系统,其对于电力资源的管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因此必须实现其在用电管理中的有效运用,实现对用电的科学化管理。本文就从负荷管理系统的相关知识出发,同时结合用电管理的需要进行分析,深入的探讨了在其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的发展为我们的工业和各类行业的进步都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各类行业的独有特点决定了该行业在社会发展和工业进步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和怎样的角色,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电力市场的初步形成,电力体制的进步和完善造成了我们社会在商业化营运工作中的提升,对于电力市场的进步和电力营销的发展,我们应该做到努力提高负荷预测水平,拓展电力市场,加强电力经济分析,努力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率,保证市场的负荷控制得到进一步提高,市场的变化是不定向的,不同的变化会造成市场以及营销管理的不同体现,也会造成我们负荷控制的难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