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微乳给药系统是一种显著改善难溶于水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具有潜力的给药载体。本文主要针对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组成、相平衡的研究、质量评价、生物药剂学性质及临床应用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2.
综述体内外相关性(IVIVC)研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法与步骤、数据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IVIVC研究中不存在通用的体外模型,因此IVIVC研究只能进行逐例建模.综合药物理化性质、生物药剂学特征、剂型设计和它们与消化道的相互作用对IVIVC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药品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它涉及药品研发,制造及其配制和贮存,以及药品特征,纯度,成分和功效的检验。药剂学教育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水平,笔者就现在新形势下如何上好药剂学这门课程进行了思考,并结合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微针经皮给药可以有效地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行改善,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随着微针对于疫苗接种、多肽给药、蛋白质给药、DNA给药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微针经皮给药获得了很大的进展。采用微针给药具有安全无痛、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文中主要对微针经皮给药方式进行研究,寻求给药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载体药物是随着药物学研究、生物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而新兴的给药技术.主要介绍了有关机理、材料合成方法,并对其在药学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陈志良教授从70年代初开始从事医院药学工作。以药剂学研究为主。一线工作已达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体会。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主要从事药学科研与行政管理。以控、缓释制剂及靶向给药研究为主攻方向与专长。  相似文献   

7.
药物制剂是由活性成分的原料和辅料所组成,因此辅料是制剂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赋予药物一定剂型,并且对给药途径以及产品质量,对药物作用的速度、生物利用度,毒副作用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开发、合理应用辅料对提高药物制剂质量和开发新剂型、新品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载体药物是随着药物学研究、生物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而新兴的给药技术。主要介绍了有关机理、材料合成方法,并对其在药学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经皮给药制剂概述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经皮给药系统的含义、主要剂型与优缺点,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方法与促进药物渗透方法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以新型给药为载体制备原位凝胶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纳米粒原位凝胶相关文献,对其新载体新剂型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概述。结果与讨论:将药物与新型给药载体及原位凝胶结合,为纳米粒原位凝胶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有助于加快纳米粒原位凝胶新剂型的研究和应用进程。总结了纳米粒原位凝胶在药物制剂现代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研制新的药物载体,将纳米纤维作为新的载药体,延长药物在机体的释放速度,减小对机体的副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将加强对海洋药物应用基础研究并投入资金,把对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作为21世纪中国天然药物研究的新热点。目前,我国已成功地从海底泥藻类、乌鱼墨、海参苷、带鱼鳞、鲨鱼软骨等海洋生物中制成新型抗菌抗病毒类药、抗肿瘤类药以及心血管和消化、泌尿系统的药品。并从海鞘、海藻等海洋生物中提取出抗病毒活性物质,有望使之成为新的抗 HIV(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甲醇-乙腈-水(10:15:75),检测波长为22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丁香苦苷在0.5~3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丁香苦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6%。结论:家兔口服丁香苦苷单体消除半衰期为32分钟。家兔口服丁香苦苷单体相对静脉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6.2%。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胡文祥  恽榴红 《科技通报》1996,12(5):320-320
有机药物合成化学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催化方法现在合成化学研究进展仍然很快,新反应、新试剂和新的催化手段以及计算机辅助合成路线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日新月异,使原来难于合成的复杂分子或步骤长、成本高的合成路线变得容易实现和经济实用.在有机药物合成化学中采用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抗生素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头孢他美酯含量、有关物质、聚合物及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头孢他美酯药物分析工艺研究、质量控制过程、体内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结论:随着新型固定相、检测器的研究以及联用技术的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抗生素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通常所服用的药物中,真正有效的成分仅占很小的比例。然而,当药物进入人体内后,这很小比例的有效成分又有一多半几乎被原封不动地排出体外。这种传统给药方式还常常引起药物中毒等不适感。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为人们采用新的给药途径提供了可能,从此药物传递材料成了医用高分子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邱培勇  阎玺庆 《科教文汇》2012,(12):137-138
药物制剂专业是一个具备药剂学、药物分析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能在药物制剂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等领域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为了培养合格的药物制剂专业人才,药物分析实验课的教学要结合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注重实验技能,精选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考核方法,探索出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动手能力的药物制剂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其成果60%以上应用于医药工业,促使生物制药迅速发展。尽管发展迅猛,但生物制药产业在全球发展却极不平衡。生物制药被称为生物技术的第一次浪潮,涉及到生物技术领域多项前沿技术和技术平台,包括生物药物的制备、药物筛选、药物分子设计、制药技术、药物新剂型、给药系统、药物安全及药效评价体系等等,也包括各种生物技术手段对疾病的治疗方法。随着时章的推移,生物技术在环境、能源、材料、信息等领域的运用和结合将会不断扩大和加强。就生药产品临床应用的原则和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超级计算机促进了合理药物设计研发,这种药物研究模式的转变推动了创新新药发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升级,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处理器技术的不断更新,新的资源模式的出现,使得超算技术与计算生物学、计算化学密切结合,进一步为传统的药物发现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增添了新功能,加速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虚拟筛选等的研究进程。文章从药物设计学方法研究、药代动力学模型设计和药物设计方法的具体应用三个方面对当今合理药物设计领域的新发展进行了评述,详尽阐释了科研信息化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进程、管控风险及提升研发价值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用于新药申报的样本分析过程需要接受药政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管,以往的研究结果提示,我国的药物样品分析质量还不尽完善。本文试对国内外针对药物样本分析的法规和质量体系建设情况以及目前在样本分析的方法学开发、确证和测试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醒有关检验人员注意提高生物样本分析的测试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