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科技风》2020,(23)
近几年来,高等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应用性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机械类专业人才过程中,高校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体系,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组建专业的教学团队,重点建设实训基地等,逐步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机械专业的学生,可以满足企业的发展所需。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工程应用能力,此问题值得各技工学校深思。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工程能力薄弱与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题。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目前,我们学校正在逐步的开展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有利资源,从而实现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实践教学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性及意义进行阐述,结合沈阳化工大学的发展定位,以化工行业为依托,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优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的管理,构建了完善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其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技能大赛是中职生展示才华、提升自我的实践活动平台,是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可以有效促进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向工程实践应用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工程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实践、立足实践,积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工程教育的重点。从校内整个教学过程、产学研一体化的工程实训中凸现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重要途径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工程化的训练;通过积极参加技能大赛升华工程教育的内涵,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全方位、多层次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李名亮 《科技风》2023,(14):93-95
高职教育中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一种形式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这种开发技术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并改善学校的招生、就业和教学改革。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名班”“订单班”人才培养,积极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积极提升校企合作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技能,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了高学历员工培训方法的背景和案例,表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成功方式。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培养机械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机械专业的特点,对机械设计制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道路工程是交通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道路工程课程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对提高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交通工程专业、道路工程课程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四阶段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并对该体系对课程教学的软硬件需求进行了分析。"四阶段法"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道路工程课程专业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载体,同时可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道路工程是交通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道路工程课程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对提高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交通工程专业、道路工程课程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四阶段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并对该体系对课程教学的软硬件需求进行了分析。“四阶段法”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道路工程课程专业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载体,同时可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合理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方案、优良的教学/实训设备设施、庞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用一体化"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训练的统一.结果表明,学生在数据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科研兴趣和科研意识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研究生培养现状出发,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并对目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议。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开拓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25)
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将为社会、国家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药学学科基本知识、实践能力,可从事药物研究、药物开发、药物生产等工作的专业人才。为提升高职学生就业成功率、提高其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需基于就业导向采取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本文依据某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现状调查结果,提出需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着手,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就业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1,(2)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训课程是巩固学生理论知识与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传统实训设置在师资力量、创新能力培养、内容设置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笔者探索的解决方式即是引入社会企业资源,推动校企融合基础下的开放式实训教学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工程实际训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建设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强化校企合作,完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等对提高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十分必要。大连海洋大学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做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安怡  沈璐  陈昌平 《科教文汇》2014,(16):67-68,73
应用型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工程实际训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建设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强化校企合作,完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等对提高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十分必要。大连海洋大学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做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提高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对服装设计、服饰结构工艺、服装经营等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该专业相关教育教学人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文中重点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对其基本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现阶段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途径,以期与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内江科技》2019,(10):148-149
大学生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辅相成,实践教学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科竞赛可有效检验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通过学科竞赛,发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存在缺乏创新意识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具有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改革及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是关键.文章阐述了机电类专业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夯实师资队伍基础等方面提出方法建议,对于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贵斌 《大众科技》2010,(2):191-191,184
自全球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国内许多对外加工型企业停产(或倒闭),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空前困难,由此引发职业院校招生困难,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职业院校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摆脱困境,一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把院校办成专业特色明显,学生一专多能的品牌特色学校;二是构建校企合作互动平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三是树立以企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培养为宗旨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五是加大教学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学徒制是现在我国职业院校进行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现代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学生主要职业岗位都是工程技术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施学徒制是符合现代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对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起到重要作用。本论文主要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建筑工程技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人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技术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解决建议阐述校企工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希望为研究校企工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