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位 ]本文教学实践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内容和结构 ,做到融会贯通。其一 ,探究文章的结构特点 ,了解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其二 ,理解文章两个方面内容的纵横交织、互为补充的特点 ,培养宏观架构的能力。[切入 ]1 .古代小说阅读调查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 ,储备了一些文学和历史常识 ,并且也有了文学评论的基本知识。课前进行阅读调查 ,从类别、内容、感受等方面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小说有一些理性的思考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习要做到融会贯通 ,主要的做法是什么 ?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 ;在积累梳理的基础上 ,对文章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是一篇关于我国古代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评论。文章抓住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规律这两点展开论述 ,笔力集中 ,分析透彻。能在这么短的文章里把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轮廓描述得这么清楚 ,并总结出四条比较符合事实的规律来 ,除了需要作者具备深厚的学问功力和很强的知识贯通能力外 ,还需要作者找到一个准确的切入点。本文匠心独运之处就在于作者从文学的角度切入 ,叙述了小说发展史和总结小说发展的规律。评论讲究逻辑性 ,要求概念准确 ,推理严密。这篇文学评论 ,可分两个部分。正如题目所说 ,第一部分从纵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高三《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文《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是我国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吴组缃先生的一篇文艺短论。文中先生以大家风范高屋建瓴、纵横捭阖、游刃自如地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带领我们到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中去探讨一些关键性问题,从中总结出规律,让我无论从行文还是语言都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选取了我国著名作家、学者吴组缃先生的一篇文艺论文《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纵横两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使读者对中国古代小说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作者在总结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条规律时说:“其一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五册《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中有这么一句: 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 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 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 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7.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章通过对“这一回”“我”所见闻的“山野对歌”及由此联想到“在昆明乡下”“我”曾听到的“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山路漫歌”、“村寨传歌”的记叙和描写,表达了作对自然、人生、艺术的品味,抒发了作对美好生活和人生的热爱、赞美之情。作从唱歌的人、唱歌的环境、唱歌的场面等不同的角度切入,  相似文献   

8.
9.
中等职业教材《语文》第二册收入了谈家桢先生的说明文《奇妙的克隆》,文章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了“克隆”这一最新的科技成果,读起来饶有兴味。但细读全文,觉得有一个段落其中某些词似乎用得不妥,特拟成小文,以就教于大家。文章第一部分“克隆是什么”最后一段有“:可以这样说,上一个词——“姑且”。因此,原文这一段可以作如下表述:可以这样说,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已经有类似于克隆的精彩想象——孙悟空经常在紧急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有些类似于现代的克隆。由猴毛变成的猴,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嬗变的特点和规律,一直是中国小说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学者就此已提出了不少灼见。本文将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小说按语体分为文言和白话两大系统,主要从五方面对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嬗变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新的探讨论述。  相似文献   

11.
①他又叹了口气,想动身凯旋回府。“凯旋”是胜利归来的意思,“凯旋回府”叠床架屋,可将“凯旋”删去。②到火车站时,刚只十一点四十分,吴楚也就不忙,在候车室徒步起来。  相似文献   

12.
吴祖湘先生在《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文中指出:“任何神话都产生于现实,由于现实问题的触发而幻想出来的。……吴承恩在他的志怪小说《禹鼎志》序中说:‘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正是因为《西游记》这样立足于现实.才引起当时的轰动并得到广泛流传。”无独有偶,2004年2月21日《人民日报·〈西游记〉随想》一文也说:  相似文献   

13.
14.
《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有不少语病。有的其他方家已经指出,现将未曾指出的摘录如下。1.第2自然段:“……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生活备受压榨”主谓搭配不当,应该删去“的生活”。2.第2自然段:“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小说(先秦-鸦片战争前)的发展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从、酝酿--雏型--成熟--转变--繁盛”,体现了古代人民为创造民族的文学样式,民族的文学精品,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相似文献   

16.
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收入了曹冲的《神奇的极光》一文,文章运用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介绍了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形象有趣,通俗易懂。但是,在语言表达上却有几处毛病,兹析于下。  相似文献   

17.
收入高中语课本第二册的《神奇的极光》一,失误之处甚多。现根据章顺序。指明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的传统篇目,邱少云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部队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课文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他用自己的生命熔铸的不朽诗篇,昭示了光明的理想。为了丰富屈原的伟大形象,这里用翔实的史料,明证屈原遭谗被疏的复杂性,希望当今史学家能根据历史的轨辙,增删《屈原列传》,以求证历史的本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