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西文学审美主体意识的历史进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从与自然的对立中获得原初的自我概念.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人和自然成为矛盾体既同一又对立的双方.人适应自然.又改造自然.通过劳动生产使自然人化.同时.人也改造了自己的生理心理,发展类的属性.获得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劳动创造人”,正由此出发.“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说明.”可以说.人类的主体意识最早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教育哲学的角度看,教育价值观强调理性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劳动能力,强调人类的解放,培养人的理性,形成完人教育目的观.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一个标准化的人,追求人在各方面的均衡发展,然而却忽视了人的个体差异性与自然性.其实,人类的教育活动应该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与学生本身的天性和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教育要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发展规律.这种教育的和谐自然性对于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之后,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生态实践观逐渐形成,他强调生态环境和人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独立于自然界而存在,从"原始自然"到"人化自然",人在其中扮演了主角,"原始自然"在人的实践下改造为"人化自然"。人生存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料根本来源于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生态实践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梳理和解读习总书记生态实践观,对于根治中国生态环境的痼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自然界是什么样的,本身具有什么规律,各现象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不是什么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但自然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是靠人去认识,是靠人的意识去反映,不同的人与自然接近程度不同,对自然的认知程度不同,对自然的表述方法也不同,这就是人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在原来实施义务教育,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的物理教学活  相似文献   

5.
一、自然界先在性的含义乌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界先在性命题具有特定的内容,它包含着双重含义。一是指自然界先于人类的存在,人类在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二是指自然英先于人的现实活动的存在,自然界是入的现实活动的基础。自然界之于人类的先在和自然界之于人的现实活动的先在是自然界先在性的双重含义。这双重含义之间存在着区别。gD果说前肴强调的是得在于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是人类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那后者强调的则是和人类并存的自然界是人类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自然界的先在性是相对与其构成…  相似文献   

6.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表述了他的社会历史观。他的基本原则或立场是坚持和维护人的自由、平等和个体独立性。他对自由的强调是相对于上帝而言的。他指出,人是不断违背上帝所制定的规律而生活,并且更改着自己所制定的规律。他对人的平等的强调特别表现在奴隶制问题上。他是一个彻底的废奴主义者。他在强调个体的独立地位时,坚决反对将公共利益同个人私益对立起来,反对将前者置于后者之上。他指出,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该用民法来处理,这时政府和公民个体的地位是对等的。此外,关于人的自然状态的思想也是其社会历史观的一个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会影响和制约人类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并以自然为基础谋求人的发展。人要按社会规则办事,也要按自然规律行事,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自然为基础,是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新视角、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生态危机实质是人性的危机,是现代人在自然面前迷失了自我,才造成了人对自然的恶行为和生态危机恶结果。而人性危机发生的原因则是人与自然发生了本质断裂、完全以自身的"我思"、"我欲"、"我类"为参照理解自我的必然后果。欲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须先将人从危机中解放出来。人的自我解放的关键是人类从孤独的自我走向自然,完成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人唯有向自然生成为人、拥有与自然和谐的本质,才能担保他所改造的自然界是一个和谐、美丽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的研究具有着不同视角: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劳动实践出发,强调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一种辨证的历史观;恩格斯则从自然发展的历史考察自然,利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强调自然是由近现代自然科学得以说明的统一的和发展的物质世界,是一种辨证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的研究具有着不同视角: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劳动实践出发,强调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一种辨证的历史观;恩格斯则从自然发展的历史考察自然,利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强调自然是由近现代自然科学得以说明的统一的和发展的物质世界,是一种辨证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新思想新潮流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的今天,如何继续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快速前进的步伐变得更加重要。实践充分证明,照搬经典文本已经完全走不通了,与时俱进、发扬民族特色的同时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已经成为了正确的方式。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才能继续沿着康庄大道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2.
张小军的《社会场论》嵌入了中国古代哲学、古希腊哲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近现代社会学、人类学以及物理学的前沿理论等思想要素,实现了科学与哲学的交融及自然与社会的贯通,因而是一部探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联结逻辑关系的重要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葛兰西实践哲学都强调哲学的实践本质,都主张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世界、历史和人的认识,都可以称之为实践哲学。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它强调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实践对认识检验标准的唯一性,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是实践的唯心主义,它常常以意志活动代替实践活动、以是否被群众普遍接受作为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女权主义哲学对人之本质探究的批判分为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后继者发展和完善的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其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和不断丰富发展的与时俱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论,马克思结合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历史的发展中,道家思想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独特的领悟,在哲学史上有着永恒的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把道家思想的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有效地结合,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6.
活着的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当代性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就是指通过现时代的问题所激活了的马克思哲学精神,马克思始终都应当是活着的马克思,因此,要阐发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就必须坚持不懈地贯彻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化.马克思哲学对当代哲学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由马克思哲学所开启的本体论转换,即由超验性的、实体性的本体论向感性的、实践的生存论本体论的转换始终是整个当代西方哲学的努力方向.与当代西方风行的全球性理论相比,马克思哲学更有理由被称之为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哲学.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建构问题,一直是哲学界最为艰难的议题之一。孙亮新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一个批判性建构》从"方法论澄明""话语分析""生成逻辑""中国问题与阶级范式"这四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给出了一个十分完整的清理,并且提出富有新意的论述。正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维度,上述理论任务的完成也必然是一种以"批判性"为关键词的反思与建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8.
批判性是哲学固有的属性,也是哲学体现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当代社会一种强大的被普遍认可的文化理论和意识形态,它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历史和进程。本文将把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性放在当代社会的实际中来进行分析讨论,即在马克思思想领域中探讨我们当代社会的问题,以现代性批判为视角重新阐释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人的本质思想的回顾和梳理,分析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出双重规定的真正含义,并试图找出“类本质”与“现实本质”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必先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先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给我们留下什么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使命上要破解无产阶级政权何以永不变质地为人民幸福和人类解放服务的课题,在哲学理论上要破解群众路线怎样深入发展的课题,在检验标准上要破解方向和“落脚点”的检验标准课题.只有破解了这三大课题,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