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编辑意识是编辑行为的灵魂,它对编辑行为的制约是综合性的,编辑意识的各种特性及它所遵循的原则共同产生综合效应,使它成为编辑过程的主宰,编辑的细节意识即是编辑综合能力的体现。编辑的细节意识一旦形成,会给编辑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提供坚实的保证。一个完整的编辑过程,从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到编排、装帧,都需要编辑的细节意识。强调和养成编辑的细节意识,不会“一叶障目”,而是能“一叶知秋”。  相似文献   

2.
报刊编辑人员在编辑过程中,只有恪守报刊宗旨乃至时代赋予报刊的“主题意识”,才能把握办报方向。然而,报刊要想赢得广大读者,提高效益,除恪守“主题意识”外,还必须就原“主题”进行积极地拓展,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因此,只有掌握好两者的“度”,报刊才能以“智”取胜,获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3.
强化学术期刊“读者意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著名出版家、编辑家邹韬奋先生在毕生的报刊出版编辑生涯中,始终坚持报刊要"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进为鹄的"的办刊思想。他的以读者为根本服务对象的办刊理念,不仅在抗日救亡的30年代的报刊出版界发挥巨大作用和效果,而且对当今的一切出版媒介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传承价值。尤其是学术期刊要改变一直以来重视作者而轻视读者这一认识上的偏差,将办刊的宗旨转移到为广大读者服务的思想上来。强化学术期刊的"读者意识",使其真正被读者所认可和接受,才能有其久远的生存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4.
二十年代的乡土小说的创作核心就是“五四”反封建的思想,其强大而沉实的创作力就是潜藏在作家灵魂深处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经过近十年的“咀嚼”和“扩大”,到三十年代就演变成为一股强大的革命力量,文艺此时也充分显示出了革命性和行动力。所以,二十年代乡土小说是从思想到行动的过渡,没有这种深沉的“挑战”式的悲剧意识,就没有文学后来者的越来越敏锐,越来越稳健;没有这种积极的“应战”式的悲剧意识也就没有中国文学的进一步的觉醒、改变,以及三十年代以后的革命文学了。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代的乡土小说的创作核心就是"五四"反封建的思想,其强大而沉实的创作力就是潜藏在作家灵魂深处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经过近十年的"咀嚼"和"扩大",到三十年代就演变成为一股强大的革命力量,文艺此时也充分显示出了革命性和行动力。所以,二十年代乡土小说是从思想到行动的过渡,没有这种深沉的"挑战"式的悲剧意识,就没有文学后来者的越来越敏锐,越来越稳健;没有这种积极的"应战"式的悲剧意识也就没有中国文学的进一步的觉醒、改变,以及三十年代以后的革命文学了。  相似文献   

6.
二十年代的乡土小说的创作核心就是“五四”反封建的思想,其强大而沉实的创作力就是潜藏在作家灵魂深处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经过近十年的“咀嚼”和“扩大”,到三十年代就演变成为一股强大的革命力量,文艺此时也充分显示出了革命性和行动力.所以,二十年代乡土小说是从思想到行动的过渡,没有这种深沉的“挑战”式的悲剧意识,就没有文学后来者的越来越敏锐,越来越稳健;没有这种积极的“应战”式的悲剧意识也就没有中国文学的进一步的觉醒、改变,以及三十年代以后的革命文学了.  相似文献   

7.
编辑意识是指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和发挥专业能力的一种的认识。要胜任编辑工作,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依靠编辑的实践,在工作中不断积累丰富经验。这些实践经验,通过编辑的领悟和总结,逐步形成编辑的经验意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又通过对以往编辑意识的扬弃,不断调整充实,更新丰富,形成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相适应的具有生命力的现代编辑意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对社会生活越来越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的渠道。一个网站能否取胜,不仅取决于形式的独特新颖,更在于网站内容的引人入胜,这就要求网站新闻编辑要有较高的素质。本文主要论述网络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四个意识即责任意识、整合意识、受众意识、策划意识,进而提高网络新闻编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量书店(出版社)、大量报刊的存在,创造了一种文学商业化的背景,为作家提供了卖文为生这样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商业化影响着作家的生存,并经由对作家生活的影响,也间接影响推动作家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文学走向,甚至改变着文学面貌.在30年代,商业化助长了左翼文学的繁荣,推动了进步文学的发展,还直接促成海派文学特别是消闲性文学的产生与繁荣.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国家新闻出版署1998年颁布的《图书出版编辑工作规程》提出了两个修改意见:一是加强诚信意识,一是加强版权意识。而加强这两个意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出版编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主体对民俗学视角的运用,经历了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漫长发展过程,文学创作的民俗学意识经历了一个由“自为”到“自觉”的渐进过程。文学自身的发展及社会的演进,是文学民俗学意识发生发展的驱动力。感性文学民俗学意识与理性文学民俗学意识是文学层面的民俗学意识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观照文学民俗学意识的发生发展概况及其存在状态,有助于纠正当下文学批评的民俗学认识偏颇及消除某些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12.
论编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意识产生于信息的处理、加工过程中,它决定着编辑自身的素质和编辑质量的高低。奉献意识、求知意识、求真意识和求佳意识是编辑意识链条中的四个环节。强化编辑意识是提高编辑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编辑的职业意识是指编辑人员在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中对自己职业的性质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深刻体难和认识。编辑的职业意识是编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优秀编辑工作中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时间意识、读者意识、特色意识、敬业意识。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拉丁美洲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是它的整体意识与创新意识。继承古印第安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表达反帝反殖反独裁的共同主题以及拉美作家的群体意识是其整体意识的标识。拉美文学经历了由依附、模仿到独立的道路 ,正确处理文学的批判与继承、扬弃与创造的关系 ,坚持拉美文学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坚持文学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5.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编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守凤 《天中学刊》1998,13(4):115-1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除了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坚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业务素质外,还要从观念和行为上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调整,形成现代编辑意识,即信息意识、改革创新意识、选题超前意识、市场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6.
王小英  祝东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1):56-57,62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同时也是20世纪著名的编辑出版家。梳理赵树理的编辑生涯,可以看出其在编辑期刊报纸时明确的角色意识,注重与受众群体互动,有强烈的责任感与宣传意识,并将编辑报刊杂志与培养文学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昭通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坚持了为“塑造人的美好灵魂”服务的使命意识,出现了一批虽然还比较稚嫩但却有社会意识的作品;到了90年代,昭通作家在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同时注意吸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些写作手法,使作品既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又较为新颖。90年代后期至今,昭通作家在继续深入探索入的精神状态、社会心理及其自然属性的同时,更把目光投向贫困山区的贫苦农民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文化意识和社会命运,表现出积极的生命意识,在创作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学术期刊是文化媒介中一种独特的类型,属于精英刊物。它的读者对象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各类知识分子。学术刊物的质量如何,则直接关系到该学说的发展.关系到主办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因此,作为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有强烈的编辑意识。其编辑意识,则主要包括责任意识、学术意识、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个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萧红与林白.对她们的女性意识做一个链接式的解读,可以勾勒出一条20世纪女性文学发展的心路历程:8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以林白为代表的一翼,承接了萧红等一代女作家写作的路数.从另一扇开启的门侧身而出,打开自我救赎的通道,实现了窥破男权社会神话以后从控诉到复仇、从迟逸到飞翔之梦。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知识经济促进了出版业的繁荣,其主要特征是使出版业从手段到产品形式发生深刻变化,高新技术与传统图书业联姻,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网上书店迅猛发展,为了出版业的繁荣,编辑的信息意识,策划意识,市场意识以及发展意识,均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版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