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栾为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2):121-124
韩愈创作的《毛颖传》是一部争议最多的作品,对它的评价、思想主旨乃至归类都存在着不统一的看法。透过这众说纷纭对《毛颖传》进行审视,会发觉《毛颖传》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3,(1):153-161
明代假传文创作兴盛,在韩愈《毛颖传》基础上渐成一种新文体,相较于《毛颖传》的托讽意味,明代假传文强调虚、实与真、幻的“幻笔”特征,以及在表达上呈现世俗教化之趋向。而于目录分类上,明代假传文选本由集部向子部转变,由散文选本发展为类书体式,并在小说琐语、日用类书之间承担不同功能。因此,明代假传文又在创作上进一步开拓对文化、医药、博物等知识与文字技巧的运用,展示出明代士人的日常生活空间,其背后亦隐含明代知识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毛颖传》是韩愈另类于其载道文的一篇奇文,后世仿作颇多,其中很多“元素”也影响深远。历代对《毛颖传》的评价,低至“文章之甚纰缪者”,高至“千古奇文”,价值增减高下,因时因人而异。《毛颖传》文体特色、结构意蕴是学者关注重心所在,归《毛颖传》于“传”之“变体”。储欣评曰“以史为戏,巧夺天工”,简约而深刻地揭示了《毛颖传》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5.
卢洁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6):63-66
韩愈的《毛颖传》开启了传记文学"托物立传""以文为戏"的先河。北宋时期《毛颖传》仿作的数量急剧上升,多受当代享乐化的世风、禅宗"游戏文字"的思想、生活化的士风、话本艺术的发展和文坛对韩愈之盛崇等多方面的影响和渗透。在仿作发展过程中,主要以同旨仿作和创意仿作两种类型呈现。由于模拟的因素,这些仿作主要体现出"托物作史""以文为戏""托物言志"三大特征。此外,这一时期仿作所作的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曾子鲁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8,(6)
“通变”的观点,是刘勰提出的。韩愈接受了刘勰的观点,并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广泛吸收前人散文艺术上的长处,对它们或完善、或变异、或创新,使之更富有表现力、更带文学色彩和更具实用价值,形成了自己的具有变、奇、新显著特色的散文风格。举例言之,《张中丞传后叙》有“史迁神髓、昌黎本色”,《进学解》“既有赋味,仍具唐格”,《毛颖传》“设幻为文,奇不失正”。 相似文献
8.
马晓斌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4-7,139
柳宗元的韩愈《毛颖传》读后感,层次清楚、内容丰富。针对嘲笑人群,他肯定韩愈所写,尽管是小说或寓言,但有治理的功用。除此之外,柳宗元还研究了俳谐的规律与个性。于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晚唐时期的韩愈,可谓是一代文豪,特别是以其深厚的散文功底和骄人的成就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中学课本人选的他的《师说》、《马说》足可以看出他说理的深透;《大学语文》入选的他的《祭十二郎文》又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他抒情的真切;而人选《大学语文》的另一篇文章矧∈中丞传后叙》更能让我们领教他那生花妙笔下人物的风彩。 相似文献
10.
刘燕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26(5):12-14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针对初、盛唐以来颓靡的文风,他提出写作古文要学习先秦两汉之文,尤其是要学《史记》。《张中丞传后叙》是韩作中深得司马迁神髓之作。本文从《张中丞传后叙》的精神世界和艺术世界两个方面来探究韩文对《史记》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赵殷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9):1-5
这篇论文的重点有三。第一点,韩愈《圬者王承福传》的内容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借泥水匠之口来劝诫"做官的有钱的士大夫"的没落;另一方面就把"君主"的本性比拟于圣人,进而将君主的地位提升到圣人之处。第二点,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借郭橐驼之口来批评百官的扰民政策,而且把种树的道理对比于做官治民的道理;同时将郭橐驼比喻成君主,强调君主就像郭橐驼一样具有圣人般的本性,成为"德在人者",以便推行爱民如子的德政。第三点,前人谈到双重主题的时候,往往提到白居易的《长恨歌》,认为它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颂,而这种形式的双重主题结构不仅有批判与歌颂之间的矛盾,还有两个主题之间的冲突,最后造成了读者在理解上的吊诡;但韩愈与柳宗元笔下的双重主题形式不但没有两个主题之间的冲突,同时也可以达到"文以载道"和"文以明道"的文学观,这或许可视为一种新型的叙事策略,也可当作唐代古文运动的成功因素所在。 相似文献
12.
姚舜牧《书经疑问》针对《书经大全》而作,故而书中立论多围绕蔡沈《书集传》。《书经疑问》在承认《书集传》权威地位的同时认为其解经存在不当之处,因而自出新说,或驳正或申述。比勘《书经疑问》与《书集传》,亦可从中管窥《书集传》在晚明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13.
王小艳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13,(4):96
提起韩愈,我们都知道他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每次讲到《马说》这篇课文,我都会讲本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食马者",以"千里马"喻指人才,以"伯乐"喻指识别人才的人。讽喻和抨击统治者不能识别扣选拔人才,致使众多有识之士埋没于世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控诉。然而今年当我领着毕业班的学生再次复习《马说》这篇课文时,我对韩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读出了一个想极力推荐自己的韩愈。 相似文献
14.
姚倩仪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2):101-108
2016年,教育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取代原来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并开始逐步投入使用.新教材无疑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标,同时也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对象.教育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频繁出现的"选作课文时有改动"问题,亦成为教育研究者的关注焦点之一.《火烧云》作为经典的小学语文课文同样存在大量的删改情况.对比小说《呼兰河传... 相似文献
15.
张龙福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28(2):105-109
雷恩海先生认为韩愈的思维方式与《文心雕龙》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认同并借鉴了《文心雕龙》笼圈条贯、原始要终、唯务折衷、执正驭奇的思维方式。没有证据能够证明韩愈精熟并深受《文心雕龙》的影响。实际上,《文心雕龙》的思维方式显然是学习继承了《易经》的思维传统,韩愈也十分喜爱《易经》并深受其影响。与《文心雕龙》一样,韩愈的思维方式显然是渊源于《易经》。 相似文献
17.
裴媛媛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3-125
魏晋六朝时期杂传的创作极为繁盛,作为一种史书著述体例,其一方面与魏晋六朝史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关联;另一方面又与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杂传蕴含了丰厚的文学价值,对六朝文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六朝时期文学的自觉、文史分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韩愈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和诗人。文章试图通过对韩愈三十七岁在阳山任县令时所著"五原"(即《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中《原道》的鉴赏分析,探讨其"尊崇孔孟排斥佛老"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具有言简意赅、节奏有力的特点。《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璀璨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的不朽名篇。该篇从翻译其感想出发,通过分析其英译过程,粗浅探讨了文言文英译中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并在篇幅最后附上了其英译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具有言简意赅、节奏有力的特点。《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璀璨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的不朽名篇。该篇从翻译其感想出发,通过分析其英译过程,粗浅探讨了文言文英译中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并在篇幅最后附上了其英译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