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朱颖 《文教资料》2009,(7):34-36
米沃什是一位波兰诗人,长年流亡海外,但即使流亡海外,他也仍心系祖国,坚持用波兰语写诗歌.他的诗歌质朴而有力量,充满着人文关怀和对苦难的悲悯,对恐怖的鞭笞.本文对米沃什的部分诗作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2.
海外文坛     
正米沃什诗作首出中文完整版波兰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的诗歌作品《米沃什诗集》(总四卷)日前面世。这是米沃什的诗歌作品在中文世界第一次以全貌呈现。该书由波兰语专家从波兰文直接翻译成中文,版本含金量十足。切斯瓦夫·米沃什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以无可匹敌的精确与优雅,定义了所属时代的悲剧与美。此次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诗集,所收录诗歌跨度从1931年至2001年。这些诗作无论是描述他在波兰度过的少年时代、战乱中华沙的悲痛,  相似文献   

3.
偶遇□米沃什我们黎明时驾着马车穿过冰封的田野。一只红色的翅膀自黑暗中升起。突然一只野兔从道路上跑过。我们中的一个用手指点着它。已经很久了。今天他们已不在人世,那只野兔,那个做手势的人。哦,我的爱人,它们在哪里,它们将去哪里那挥动的手,一连串动作,砂石的沙沙声。我这样问并非出于悲伤,而是感到惶惑。(张曙光译)切斯瓦夫·米沃什,波兰诗人、作家,1929年开始诗歌创作,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冰冻时代的诗篇》。198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导读】这首诗写得格外质朴,但很奇怪,这种质朴却通向了一种神奇。米沃什曾如此表述过对诗歌…  相似文献   

4.
在众声聒噪、诗歌日益边缘化的时代,白连春带着泥土的芬芳,孤独偏执地行吟于乡村与城市,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书写着农民、大地、庄稼、以及漂泊中的孤独和血泪,以他特立独行的诗歌创作塑造了一个大地之子形象,显示了一个诗人不屈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宋淑凤 《林区教学》2013,(11):32-33
诗人涅克拉索夫热爱俄罗斯辽阔的大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祖国大地,"大地"的形象是诗人创作中的最重要部分。其诗歌中对大地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日常活动的背景,构成了一幅幅相当生动的画面,同时也展现了一种永恒的象征意义,那就是"大地母亲"这一《圣经》故事中的象征性意向。基于此,分析诗人多部作品中的"大地"形象,旨在进一步了解诗人创作中的"地母"情结。  相似文献   

6.
自然山水是中国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象,而其山水诗在诗歌中完全确立地位主要还是归功于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是自然山水诗的"开山鼻祖"。《楚辞》对谢灵运诗歌的影响是十分深厚的,谢灵运对屈原的身世具有认同感,这对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他继承发展了兴寄的艺术手法,将情、景、理三者结合在一起。谢灵运的诗歌开启了后代山水诗歌繁荣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礼物     
诗人切·米沃什(1911-2004),波兰裔美籍诗人,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米沃什加入了抵抗组织,并出版诗集《独立之歌》。战后他先后在波兰驻华盛顿和巴黎使馆工作,后自我放逐。1960年从法国移居美国,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这首诗写于1971年.这一年他六十岁。距他在巴黎离职出走已经二十年.他在美国也已经生活了十年。风风雨雨几十年,诗人面对战争,面对巨大的创痛、无尽的哀伤.面对剧烈的愤闷、沉重的怀念.  相似文献   

8.
曾卓是一个用自己内心的爱进行诗歌创作的诗人,相比文坛的许多大家来说,他并不为人所熟知,诗歌也从来没有带给他荣誉,带给他的甚至只是厄运,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心中对诗歌的热爱,一直满怀感情地执著着自己的诗歌创作。1955年-1976年的诗歌创作是他几十年诗歌创作生涯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诗是他的生命,心中的爱帮他延续着诗歌,爱是诗人在那个特殊年代不变的情怀。  相似文献   

9.
从接受开始,论述了浪漫主义、帕纳斯派,尤其是波德莱尔对兰波诗歌美学和诗歌创作的影响。兰波就是在这种影响之下提出了自己对诗歌的看法和认识,在自然与心灵的反复交融和错位中,通灵者兰波的诗歌美学观形成了。一个穿越在天地之间的诗歌精灵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瓦莱里曾经那么激动地抄写阅读他的诗歌;法国当代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们皮埃尔.勒韦迪、勒内.夏尔、安托南.阿尔托、菲利普.雅各泰等,美国垮掉的一代或者后垮掉的一代诗人安妮.沃尔德曼以及许多中国现当代诗人均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兰波的影响,兰波对新奇的词语的探索,对未知地平线的探索,对幻觉世界的追求均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显露出某些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10.
西部诗人胡杨的新边塞诗创作植根于西部大地,坚守西部文化传统,抒写自我独特感悟,展现出诗人个性独具的内心世界和美学追求。诗人以一种诗歌理性和精神信念审视西部世界,以敦煌和嘉峪关为诗歌地理书写的地域核心,以敦煌文化和长城文化为诗歌创作的精神支撑,将河西走廊充满诗性的历史记忆与地域风物相互融通,表现诗人灵魂深处对文化传统的永恒追忆和现实生活的普遍关注。诗歌呈现出历史传统与现代诗情交错共存的诗美建构,彰显出恢弘壮阔与亲和自然融合相生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1.
张问陶是清朝中叶乾嘉时代冠绝蜀中的诗人,其诗独抒性灵,讲求自然、天真。诗人一生四度往返京蜀,经长江三峡两次,沿途写下了大量吟山咏水、观风赏物之作,最著名的是摹写三峡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的诗歌,真切自然而空灵,极富艺术特色;其诗歌理论代表了性灵派的文学主张,与他的诗歌创作桴鼓相应。  相似文献   

12.
江西诗派在中国诗歌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诗歌创作理念对诗人创作的影响自然不可忽视。文章通过对生活在南北宋之交的汪藻的诗歌作品进行分析,看他受江西诗派的影响及其与江西诗派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王庭王圭是两宋之交的重要诗人,他重视诗歌对现实的反映与干预,强调诗歌对自身情志的抒发;在诗歌创作方面,他对悟性、灵感较为重视,强调诗歌创作的自然天成,注重对诗歌的琢磨与锤炼,追求清新流丽的语言,对平淡诗风很是推重。王庭王圭诗论和对江西诗派的自觉批判为中兴诗人提供了新变之先声,为其创作指出了向上一路。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伟大的诗人,他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淳朴自然的艺术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田园诗.陶渊明的思想主要是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  相似文献   

15.
乐进 《文教资料》2009,(31):15-16
吴嘉纪是清初一位较为杰出的遗民诗人,以“冰霜高洁.刻露清秀”的诗风自成一家。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送别诗和寄怀诗,并从此类诗歌的题材内容、抒情风格、语言艺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诗人诗歌创作的心理成因及采用多种意象手法.揭示其诗歌创作以凄冷为主调的多样化诗风和善于运用真朴而自然的白描手法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6.
任洪渊是位学者型的诗人 ,近年来 ,他以诗歌的形式对汉语诗歌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和评价 ,受到了文学界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试图从他的诗歌入手 ,分析他的主要诗歌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7.
李陆史是韩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他十分欣赏现代新诗创作的代表人物徐志摩的诗歌,并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徐志摩的诗歌近乎完美,所以他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竭力模仿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追求词藻的华丽和形式的完美,而在内容上,克服了徐志摩诗歌的局限性,促进了韩国现代诗歌的创作。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李陆史与徐志摩的诗歌,探讨了汉文化对韩国诗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生平和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诗歌创作走向了现实主义道路,其诗歌的思想内容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他在诗歌创作上应用了现实主义艺术手法,他的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手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杜甫是盛唐一位杰出的大诗人,他一生始终孜孜不倦地进行诗歌创作,五十多年的诗歌创作使他形成了一整套对诗歌艺术的深刻见解,丰富了我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宝库。从杜甫的创作态度、继承原则、学习态度、语言追求四个方面来探讨他的诗歌理论可以带给我们今人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山水诗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对象和表现对象,抒发诗人对山水的感受的诗歌,它是人们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达到一定水准的反映。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创作的先河,他的山水诗歌作品洋溢着清新恬静的蕴味,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对后世古典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