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与505征文     
“补品” 我今年六十多岁,从小有胃病,体弱力衰,生冷硬的食品不敢入口,若轻微吃下生冷的食物定发生肚内饱胀、消化不良、使人夜睡不安、白天疲倦、痛苦难言,现在我五十余岁,病情更加严重,去医院检查为慢性肠炎,虽经大小医院治疗,但未见效,病情越来越严重。 当地老龄协会订有《中国老年报》,我看到该报刊登505神功元气袋,内病外治、治好很多老年人的慢性病的报道,所以我考虑再三,病情相符,就到当地医院买505神功元气袋,医生讲那些是吹牛的,不如多吃几付药,我想吃药花钱也不少,治疗却无效。我又到外地去买,于四月十四日买回一条。当日戴上,24小时不离身(除洗澡洗袋外)。现已戴两个多月时间,从戴那天起,一天比一天好,慢性肠胃炎治好了,头痛、腹痛、腹泻均已治愈,且吃生冷硬食物都没有问题,消化很好,原每日食量只吃两餐饭,限三两米饭,半夜肚胀睡眠不安定,现消化很强,饭量增加一倍,身体很好,比原体重增加10多公斤。睡眠稳定,干活不吃力,担100市斤无困难,其他同志看我身体强壮,问我吃了什么补品呢?我说是505神功元气袋这个“补品”,治好了我几十年的慢性肠胃炎,他们很信任505神功元气袋,最近又有三位老同志戴上了,效果也很好,真是神功袋真神。  相似文献   

2.
吃“编辑”饭已二十余载,然仍很难一言说清这碗饭的滋味到底如何。有时觉得这碗饭平平淡淡,却又似有不少回味可寻;有时觉得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却又似无甚刺激可言。要不是两年前一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里的众编辑一一亮相,恐怕十二亿中国人中大概还有不少人不知道竟还有靠耍嘴皮、弄笔杆子吃“编辑”饭的人吧!恰巧那时我刚迁入别人套出的旧居,新邻居偶尔得知我与“李东宝”、“余得利”、“牛大姐”等同类,便不时朝我投来异样的目光。幸好我非谢顶之外貌,也没油嘴滑舌之习惯,否则非被冠以“李东宝”或“余得利”之雅号了。  相似文献   

3.
我与505征文     
505胜过“偏方”今年春季,我原在部队的一位老战友老李,从咸阳来看我,见面后,却使我大吃一惊。几年不见,人变得胖了,也精神多了。我几乎不敢相认了。他在部队时,胃病比我还严重,1.75米的个头,却瘦得只有120多斤,因此大家都叫他“李排骨”。我问他的缘由,他说是用一个“偏方”。我问什么“偏方?”他却解开了衣扣。让我瞧。咳!原来是只505神功元气袋。说实在的,我一直对它没有产生兴趣。但老李的变化使我信服了这神袋子。  相似文献   

4.
少一点起哄     
这是一家晚报介绍某气功师新闻中的一段,照录如下:“大师又发放外气,给肿瘤患者治病,当场有近百名听众站起来,说明自己身上的肿块硬的变软,大的变小或消失。顿时,不少听众为之惊讶。”我不在场,看了这条消息,也要“为之惊讶”了。  相似文献   

5.
我平时喜读书,但却漫无目的,且又懒于做卡片,所以每当想要引用材料,常常苦于记不清出处。这次亦然。我不知在哪些书上曾多次看到过这么一条笔记,说晋代顾恺之吃甘蔗有个习惯,喜欢从尾端开始吃,人问其故,答曰:“渐入佳境。”当时我细细加以体会,结果大为叹服:甘蔗的尾端茎细汁少,开始的滋味定然平平。吃下去,茎干渐渐粗壮肥嫩,蔗汁亦渐丰盈,试想箇中境界何如哉? 在吃的方面,“渐入佳境”的事例是不少的。譬如潮州的工夫茶,据说第一盅的味道是“有苦难言”,但到第二盅、第三盅,茶汁的苦中  相似文献   

6.
神奇的功效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泥沙俱下,尤以假药假货充斥于市、虚假广告不绝于耳,为人注目且为人所不齿,货真价实自然就格外令人景仰了。我偶然有幸遇到505神功元气袋这一真货,为我解除了困扰十多年的病痛,实在幸甚、喜甚! 我今年42岁,从二十多岁开始,消化系统就不太正常,厌食、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身体倦怠,虽非日渐消瘦,却是十几年“一贯”制,体重不到60公斤(身高1.73米)。先后到多家医院就诊检查,曾被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激惹症”等,其中亦不乏专家门诊,但均以“慢性、终身病、免疫系统病”等告知,无有效治疗手段,实为爱莫能助。后又看有关报道“此类病年久可导致恶化”,更为所骇,于是心灰意冷、精神更加不振。近几年已习惯成自然,不查不治,听之任之,家人、朋友也为我着急不已。今年初我妹妹送来505神功元气袋,请我一试。我早已从新闻媒体中得知此袋。因久闻假信息以致神经麻木,对其功效自然是半信半疑。恰在这时我又连续腹泻、偶带脓血便,我爱人不由分说让我将它戴上,于是我在“半推半就”中成为505神功元气袋用户。谁知一  相似文献   

7.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不少编辑会诧异:“我吃这碗饭,居然还要学读书!这种题目,莫非不是要引起大家注意吧!”其实,这个想法是我想用20余年编辑生涯的体会讲给大家的。  相似文献   

8.
媒体不应任由“网络语言”泛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仁 《新闻三昧》2005,(1):19-19
当前一些“网虫”已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网络词典。诸如,“偶稀饭粗稀饭(我喜欢吃稀饭)”“晕倒,楼主刚从火星归来?(指不懂你的意思)”“偶8素米女(我不是美女)”“介素虾米东东?(这是什么东西)”等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少中小学生开始用网络语言写作,  相似文献   

9.
“单位天地小,没什么可写的。”这是我听到一些业余通讯员的叹息。的确,业余通讯员没有记者那样好的条件和那样多的报道线索,但是,业余通讯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容易掌握第一手材料。我的体会是,只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就会捕捉到不少可写的事。1986年3月下旬,我去朋友家玩,听说该村一位老汉在县城治病期间,认了一门城里“亲戚”。我觉得新鲜,便去采访了当事人。原来这位老汉患  相似文献   

10.
我的朋友张飚,是国内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有一次,我向他求字,他问我写什么,我说就写“少吃长寿”吧。几天以后,他把字送来了,果然写得好,挥洒自如,苍劲有力,呼之欲出。不过,他好像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他把“寿”写得特别大,“少吃长”3个字写得特别小,像是给我祝寿的条幅。其实我的意思主要是强调“少吃”,“长寿”是“少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靠山吃山,写新闻更要学会这一招儿。基层通讯员虽然无法和专业记者比高低,但努力找出自己的优势,将是成功的一条捷径。我在煤矿工作,就尝到了不少靠煤吃“煤”的甜头。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有一个《节约能源》专题节目,起初我只是做个听众,时间久了忽然发现自己周围的不少事情,就是该节目所需要的内容。于是,我就采写了我矿计划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三本《现代汉语词典》,分别放在长岗镇我的单人宿舍、办公室和随州市区的家里。在我眼里,这“三兄弟”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是谁都借不走、讨不到。两年前,上五年级的女儿玉莹自量蛮有把握地向我讨要一本,却吃了“闭门羹”。她小嘴巴一撅:“一个人用几本词典,吃着碗里护着锅里”。我得罪不起“小公主”,只好到书店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呈上”。 其实我并不是“吃着又护着”,只是我实在少不得这些词典。多年来,我一  相似文献   

13.
这是前两年的事。一次,著名老作家管桦的大儿子鲍河扬(原作鲍柯扬,中年作家)来我家串门,聊天中,谈到了他的人生经历。他说:“我真倒霉,不幸的事儿都叫我赶上了。”他说到“文革”时因反“四人帮”而被关进监狱,吃了不少苦;后来,家庭生活又不幸……我说:“这对一般人来说,确实是不幸的,但对你这样一个立志搞文学  相似文献   

14.
人常说:“有钱难买老年瘦”。没想到,已57岁的我和76岁的老母亲,今年以来,花了80.5元,却使一辈子身瘦如柴的我和母亲一下了变胖起来。这一奇迹,是505神功元气袋给我家带来的。  相似文献   

15.
有时在同一句话里,用不用“的”字都可以。如“死的狗”,也可说成“死狗”。但在有的地方,少了一个“的”字,就会产生误解。例如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 不要吃死团鱼、螃蟹、鳝鱼(《知识窗》1982年第1期第31页)当时我看了这个题目就纳闷儿:“死团鱼”固然不能吃,“螃蟹、鳝鱼”怎么也不能吃呢!当看了文章内容以后,我才明白:原来是指“不要吃死的团鱼、螃蟹、鳝鱼”。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闻记者,参加会议、到单位采访,吃顿招待饭是难免的事。那么,面对佳肴,是饕餐大吃,还是把吃饭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趁机在饭桌上多问、多听、多记些新闻线索呢?我选择了后者。实践证明,近一年来,我在招待饭里“挖”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新闻,其中有近20篇消息、通讯被《人民日报》、省电台、《新华日报》等省级以上新闻媒体采用。95年8月,我去徐州市一家基层法院采访,晚上6点多才结束,他们已备好饭菜,非留我吃饭不可。盛情难却。席间,他们谈到铜山县法院如何廉洁办案,其中无意提到送礼者被送上“曝光栏”的事。我…  相似文献   

17.
近来阅读报刊,发现“大力”、“大办”、“巨大”、“很大”等字眼出现频率很高,有的同一张报纸竟出现多条含有这类词语的标题。甚至连一些一般的、局部性的工作报道也轻易使用这一类词语,实在没有必要。几十年来,我们吃了不少“大力”、“大办”之类的苦头,有不少事情,开始高喊“大力”、“大办”,最后效果不佳,甚至造成危害。我认为随意使用这一类词语有以下几个弊端:一、看标题很来劲,其内容平平,给读者以华而不实之感。二、容易给读者造成误导,以为又要搞什么运动了。三、没留有余地,把话说得太绝。四、容易刮“风”,使下面无所适从,不…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谁能解忧,唯有杜康”。今日,我要说的却是:“谁能解忧,唯有505”。时光荏苒,双亲的头上布满箱花,身体已不能同以前相比了。爸爸的神经衰弱、胃寒,妈妈的关节炎,腰腿痛等疾病犹如生了根一样,折磨得双亲终日难眠。父母  相似文献   

19.
我常到《西安晚报》副刊部创办的专栏“城市语言诊所”治病,我虽干了多年记者和编辑工作,但从“诊病”或“防病”中仍获益匪浅。“城市语言诊所”是晚报副刊部见于报端的一个小专栏,是受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表彰和读者称道的知名品牌。它常把公共场所如商场、影剧院、车站  相似文献   

20.
怕不怕     
《新闻世界》2008,(6):36-36
我怕吃饭。——早餐一杯牛奶,午餐盒饭凑合,一到下班就发愁,“去哪吃?和谁吃?吃什么?”几乎等同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三大哲学问题一样没有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