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关玉 《考试周刊》2013,(73):69-70
<正>"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  相似文献   

2.
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有效的保证 用现代教育的观点来看,一节课的效果如何首先应当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掌握得怎样。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只不过是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地获取才能获得。因此,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获取、建构。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程度如何,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获取。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获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看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听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倾听、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只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现代认知科学,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而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而获取丰富、多元的个性化体验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学生建构的基础.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地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潜在的个性。《新课程标准》也积极倡导教学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去观察、体验、感悟、探究,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信息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即学习)才能产生智能意义,才能变成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合理地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7.
<正>一、问题提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往往并非是教师传授得到的,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教师不能以主观的分析或解释去代替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当教学被当作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时,它便不能引发学习,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还会阻碍学习.因此,我们要精心预设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才会充满活力、灵动,课堂生成才会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8.
●一、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1.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教材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数学学习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使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内部联系的实践机会,由于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还不够高,而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对教材中较多地反映数学的逻辑结构而掩盖了…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与学习本身,而应关注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成长,以及学生的社会化成长。教师的角色也不再局限于是信息源和知识的传递者,而是要根据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其作为“中介者”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思维碰撞的场所,如何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而知识是不能被动传递的,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1.
付莉 《教书育人》2004,(5):10-11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为传授知识的主阵地——课堂,面临着一场大的变革。新教材究竟怎么教,如何利用好每一堂课,把教材利用好,把新课改的精神融会贯通在每一堂课中,使学生形成坚实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觉的新课题。课堂应该具有的功能传递功能。学生要在课堂上通过学习,获取前人传承下来的知识,课堂的知识传递,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功能。过去,我们的问题是出在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上,使课堂知识的传递功能具有了排他性,从而忽视了“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  相似文献   

12.
传统教育的知识传递方法大多来自老师的单方面硬性灌输,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透彻掌握,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现代性新兴学科,老师授课方式更不能囿于传统教育刻板单向传递的教导方式之中。新课程"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性"的要求下,"问题导学"是老师授课运用高效课堂技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谢霞 《农村教育》2005,(4):57-57
在语文教学新课标中指出:“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习者都不能一味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的独特经验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映 《生物学教学》2003,28(11):11-12
在高考复习前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先要作个摸底分析。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审题及分析能力欠缺、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缺乏、粗枝大叶不细心等种种问题 ,教师要采取恰当的复习策略。1 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网络 )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过程的认识是 :知识是不能传递的 ,只能建构。即 ,教师是无法代替学生的学习的 ,教师只能帮助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体系。在高考知识复习伊始 ,面对繁琐复杂的知识点 ,学生是难以独自建构知识体系的。为了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教师给与学生的最好帮助就是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1.1 利用相关知识点的辐射作…  相似文献   

15.
回顾传统的化学学习 :学习是一个积累与传递的过程 ,是以继承前人知识为中心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 :把前人知识理论复述出来 ,以示“掌握”。结果使学生只会单纯的模仿、重复 ,而不能够自主建构与创新。而在知识急剧富集的时代 ,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日益广泛。仅从教学内容上来讲就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产、生活、自然 ,突破学科的局限性 ,体现综合性。同时 ,化学的学习结果不应该只是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更应当是运用知识对物质世界进行改造。传统的灌输式学习已不能满足学生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机械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时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知识经验、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思维状况对教材进行适当加工整合,使教材内容能顺着学生的需要合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17.
一、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是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的有利因素。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传统的教育思想把教学过程只当作知识传递的过程,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不能体现学生的愉悦。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强调:教育应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藏知识,而应该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我们的学生不能成为知识的被动吸收者,而应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19.
有效教学六个“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在新课程视野下,有效教学应呈现怎样的特征呢?这历来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应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即六个“应”。一、有效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而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  相似文献   

20.
<正>任何一种优秀教育方式的出现都有适合其发芽、成长的土壤.数学课堂中的"学案教学"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学案教学"的理论基础.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确定了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不能用课本、专家等权威强迫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