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反过来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日趋恶化,也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反过来会使语文教学更富有内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语文课文资源、采取多种教学段、开展实践活动来渗透环境教育,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环境也开始无情地向人类进行报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保护已引起了全人类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我主要从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训练、社会实践等方面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卢美玉 《广西教育》2004,(7B):43-4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而语文教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的外延,是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周围的环境进行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反过来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涵,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韩静 《教师》2011,(29):45-45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环境也开始无情地向人类进行报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保护已引起了全人类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我主要从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训练、社会实践等方面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的生存条件中,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如今,环境问题已被人们所重视,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环境教育是必要的。在教学中适当地渗透环境教育,可以增加语文教学的丰富性,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在基础教育中引导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7.
人类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环境,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类要想获得和谐发展,就要注重保护环境,因此需要从小就培养人们的环保思想。因为语文教学和人们的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将环保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重视环境保护,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这也是当今语文教学当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包含着众多美的因素。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是对一个人最初的启蒙教育,在学生的人生发展过程中有非常重要指导的作用,良好的语文教育,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注重对小学生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分析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从语文教学环境、学生学习观念和关注学生差异中加强对其语文素质的培养。语文素质培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小学生语文素质培养工作为基础,结合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语文素质培养进行合理分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地球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家园,但人口剧增、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生物资源衰退以及地球大气层变化等严重问题深深困绕着地球村中的每个人。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责无旁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巧妙地将环保教育有机地渗透于各教学环节中,促使学生受到环保教育的熏陶。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展开论述,旨在通过语文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环境保护教育的熏陶。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将教科书中归纳好的知识如数家珍地讲授给学生,致使学生被动接受。语文教育原来的教育模式要进行改进:语文教育应该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语文教育应以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为契机,逐步由课堂教学系统向社会生活系统转移,让学生高效率学习。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将教科书中归纳好的知识如数家珍地讲授给学生,致使学生被动接受.语文教育原来的教育模式要进行改进:语文教育应该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语文教育应以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为契机,逐步由课堂教学系统向社会生活系统转移,让学生高效率学习.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就是通过语文课堂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4.
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从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虽然有的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重视结合语文教学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不少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倾向。这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只要把字、词、句、篇讲清楚,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水到渠成论”是十分有害的。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教师是否自觉地把语文教学和加强学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就是通过语文课堂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多应用信息化元素,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了解更丰富的信息,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文主要对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进入90年代 ,创新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的趋势 ,也是新世纪的立国之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有必要适应世界教育的趋势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加强双基教学 ,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培养其创造个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离不开基础知识和经验积累。基础知识是人们学习专业知识 ,掌握技能技巧的支撑点 ,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基石和起点。培养创新素质和加强双基教学是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 ,继承有助于培养创新素质 ,因此 ,双基是学生进行创造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必须扎扎实实加强双基教学。此外…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教学是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步入社会后求生存、谋发展的必备能力,尤其是我们这样的特殊学校的学生。那么,怎样加强职业学校语文的教育呢?一、加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大多数中职学校为了达到更高的就业率,通常会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安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或训练。然而,这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当下,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教育,而且还是对学生民族文化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深入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