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形成规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形成规律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我国档案学者对档案形成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问题档案形成规律的名称与内涵、档案是有意识形成的还是自然形成的、档案与文件的关系、档案形成规律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比较、电子文件(档案)的形成规律等,文章对以上问题的不同学术观点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档案实体形成者、档案事物管理者和档案信息利用者,为档案活动三主体。档案形成者是档案实践本体的代表,处于第一主体的地位,是整个档案体系中的意义创造者。档案形成者具有突出的实践性与广泛性,分为个人形成者与机构形成者,并以机构形成者为主。他们具有形成与运行文件、临时保管档案实体和整理归档的职责,并对自己形成的档案具有所有权,这些职责的主要承担者是特殊责任形成者。档案形成者在形成档案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较明显的意识惰性,需要提升档案意识和加强制度保障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3.
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都产生于上世纪中叶。在我国,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提出后的半个世纪以来,遵循‘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已成为档案工作者不变的信条,学界奉之为圭臬。在欧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已成为文件中心这一独具特色的档案中间保管机构的坚强理论基础,经过几代档案学者的不断发展创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成为世界档案学界影响最深远的理论之一。这两种理论都是对档案(文件)运动客观规律的揭示,然而由于不同的国情,“档案自然形成规律”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上存在明显差异,本文试逐一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4.
档案形成属于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范畴,我国有4部《档案学概论》对这一问题有所涉及或予以阐释。但档案形成的提法是存有问题的,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决定了档案没有形成过程,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内涵应是文件自然形成规律,文件是自然形成的,档案是有意识保存的,档案有意识形成理论的提法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5.
从元数据与文件的关系准确认识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件与档案的形成规律历来是中外档案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电子文件或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同样如此.在我国传统档案学理论中,我们常说,(现行)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现行)文件的归宿,档案是由完成现行使命后的文件经归档转化而来;就单份文件而言,档案与(现行)文件虽然处于不同的运动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但作为客观存在,它们却拥有相同的物质、相同的表象和相同的信息内容.对此,我国档案学界观点基本一致.而在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问题上,我国档案学界却有着一定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6.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是各自原产国档案学史上占据基础理论地位的两大重要理论。本文就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两大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其共性和差异,从而对其发展和理论创新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档案馆开展现行文件的查询服务中遇到的难题,探讨档案管理体制究竟应不应"争"文件管理这个名份?1、从文件、档案运动规律理论看,中外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由文件产生到形成档案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档案部门对现行文件进行监管是符合文件运动规律的.2、从文件、档案的关系看,两者既有同一性又有交叉性.  相似文献   

8.
苏州大学吴品才教授首创的文件纵横运动论以独特的视角剖析了文件运动规律,对文件运动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其中横向运动理论部分与档案利用的关系尚有待商榷。本文将就文件横向运动与档案利用的关系进行辨析,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希望各位老师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9.
丁璇 《浙江档案》2005,(11):4-5,33
"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同产生手上世纪中叶,这两种理论的诞生在世界档案学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奠定了现代档案学的理论基础.在我国,"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提出后的半个世纪以来,这一理论已成为一代又一代档案工作者不变的信条,学界奉之为圭臬.在欧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已成为文件中心--这一独具特色的档案中间保管机构的坚强理论基础.这两种理论都是对档案(文件)运动客观规律的揭示,但在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上存在明显差异,笔者将逐一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0.
对档案是文件前身观点的若干质疑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针对刘东斌先生《论档案形成在前》一文中的有关观点,围绕文件与档案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联系,分别以记忆功能的表现、概念语义的关系、源流判别的准则和工作范围的界定等问题作为切入点,阐述论证了从文件与档案的基本运动规律来看,仍然是文件形成在前的基本命题.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个事物而言,回答它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对回答它是什么?、它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它的运动与管理过程等问题,具有前提性的意义。因此回答档案形成规律即回答档案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涉及档案学理论中许多前提性、根本性问题。如档案是什么?它为什么存在?它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它应该以什么方式存在与管理?等等问题,都与之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回答好这一问题,档案学的其他问题就失去了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学术交流的频繁,中外档案学的两个重要理论,我国的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和西方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间逐渐发生了交流与对话。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我国档案学界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我国60年代提出的‘档案形成规律理论’与外国提出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有什么不同呢?我看没什么本质区别。”①也有的学者提出“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并非文件生命周期理论”②。同是文件、档案管理的指导理论,我认为两者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对此,笔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有抛砖引玉之效。一共性论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文件与档案关系的问题在档案界历来讨论颇多,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对档案学学科性质与本质特征认识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档案学经典理论和档案管理实践,以及国内外档案核心理论等角度,重新探究文件与档案的关系,认为二者实为同一种事物.  相似文献   

14.
“档案形成在前说”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档案形成在前说”系列文章在论述其观点时大量原文引用专家、学者的观点和语句.造成了前后论述的矛盾.并从档案概念定义.档案实体所指.“档案形成在前说”与档案实际结合问题三方面指出了“档案形成在前说”存在的问题及需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文件、档案的运动规律.本文从这一运动规律出发,探讨了文件、档案的关系,文件、档案管理的模式,档案第一、第二价值的转换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件(1)运动理论是档案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也是近年来档案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至今为止,无论是国内档案界,还是国际档案界,都似有这样一种认识:文件运动理论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相等同.提起文件运动理论就想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似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描述了文件运动的全部.虽然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客观上也揭示和描述了文件运动的情形,但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我国档案学者都认为,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更确切地说,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揭示和描述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内容或说部分内容,并无特别之处.但笔者认为,文件运动形式是丰富的,绝不仅限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所描述的情形,文件运动形式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和描述的以外,还客观存在有其它类型的文件运动形式,为此,我们必须冲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去研究文件运动现象,如果我们始终囿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范畴去研究文件运动现象,那么必然会得出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结论,如文件运动的回流等,或者根本无法清晰地解释档案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7.
出版物与出版物档案系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不存在逻辑上的种属关系,其所发挥的主要功能也存在差异。究其根源来说,是由其自身结构决定的。而两者结构上的相似,决定了出版物与出版物档案之间存在转化的可能。对于不同主体,出版物能够作为档案保管的本质正在于出版物发生了文件横向运动。正确认识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彭佳妮 《兰台世界》2012,(20):34-35
档案分类作为揭示、组织和管理档案的一种方法,是档案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对档案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分类:档案实体分类和档案信息分类,文章详细分析了二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文件、档案关系密切,档案是由文件转化来的,是文件中的重要部分,文件和档案是同一事物在其不同运动阶段上价值形态变化的体现①。文件是文件管理的物质对象,它与档案的这种密切关系表明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在我国获得起步与发展。本文试图从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萌芽溯源,探寻文件档案一体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理清其发展思路,并期望能够对当前及未来的文件、档案管理实践有所借鉴。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萌芽阶段———文书档案连…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中期,欧美档案学界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几乎与此同时,我国档案学者也提出了"档案自然形成规律"。两者在论述文件、档案运动的阶段性及价值变化规律上有类似之处,但又存在明显差异,本文试对两者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以加深对两种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