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剥皮诗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或改动几个字,使原意更好或失去原意,借古讽今,变成另一种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清末南海康有为,力倡变法图强,几度上书,终于得到光绪皇帝召见,兴奋之下,毅然将平日所蓄之须剃光,神采奕奕地来到宫廷。因唐代诗人贺知章曾写过一首著名的绝句《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相似文献   

4.
人面桃花     
《广西教育》2007,(5C):29-29
人面桃花,出自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相似文献   

5.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别样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描绘了一幅光润的面庞与娇红的桃花互相辉映的绝妙图画,美不胜收的桃园胜景和“桃花依旧在,独缺意中人”的感伤之情,令人读后柔肠百结,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6.
趣仿古人诗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清朝顺治年间,江南巡抚秦世桢很有作为,素有“铁面”之称。而继任者李成纪不理政务,整日醉醺醺的,人称“糟团”。于是有人改崔护诗贴在墙上:“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团两不同。铁面不知何处去,糟团日日醉春风。”  相似文献   

7.
黄亚婷 《学语文》2012,(6):37-37
有些故事放在舞台上,或许绚烂,或许惘然,却总逃不了落幕。落幕是短暂的时间点,而故事的意蕴却是永恒的缠绵。读罢,若有相似的体验,那感觉就犹如酒逢知己,大有陪君醉笑三万场的快意。  相似文献   

8.
胡冰 《老年教育》2010,(6):38-38
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即《人面桃花》)一诗,可谓家喻户晓,流传千古。关于这首诗的产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相似文献   

9.
李桂英 《宁夏教育》2013,(7):144-144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唐朝诗人崔护的一首《题都城南庄》。今天,整理旧照片时,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这首诗。  相似文献   

10.
剥皮诗,是指套用现成的诗歌形式,略作变易增删而写成的诗,多用于嘲讽戏谑。剥皮诗的特点是利用人们对原诗颇为熟悉的背景,“迎合”读者的亲热心理妙袭巧易,铸成新篇。用语多俏皮诙谐,令人解颐,冷嘲热讽,不乏思想深刻之作。这里介绍几首,以博一粲。宋代诗人林升有首嘲讽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却依然醉生梦死的  相似文献   

11.
司彩霞 《考试周刊》2011,(59):24-25
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以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流传千古,19世纪英国的画家兼诗人罗塞蒂的一首诗Sudden Light与《题都城南庄》在主题、写作格式和手法上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所传达的信息和描写视角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剥皮诗”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运用颠倒、删除、增添或者改动数字等手法,使原意更好或与原意相反,借古讽今,读来妙趣横生,诗意盎然。  相似文献   

13.
剥皮诗也称套改诗或戏仿诗,通常是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歌形式为基础,通过调换、增减或改动部分字句,赋予该诗新的内容。剥皮诗的语言常带有调侃意味,在嬉笑怒骂之间寄寓新意,读来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可庄可谐。“剥皮诗”就是“谐”趣诗的一种。“剥皮诗”是“拟古诗”的昵称,顾名思义就是把古人或别人现成的诗稍加修改,运用颠倒、增删、仿拟或者改动个别字等手法,使旧诗产生新意、妙趣横生的一种独特的谐趣诗体。  相似文献   

15.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相似文献   

16.
趣味数字诗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不仅善诗,而且还喜欢画画。一次,他画了一幅题为《百鸟归巢图》的酒后,他的诗友文伦叙为此画题了这样一首“数学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分析此诗,不难看出下列的“数学含义”,即首句含有“1+1=2”的算式;而第二句则包含着“3×4+5×6+7×8=98”的算式。这两道算式所得之数的和是“100”,正好同画题之中的“百鸟”的“百”相吻合。由此可见,这首诗不但富有文学韵味,而且还蕴含数学情趣,再加上题写在画上,“三味”合一,有谁能说这不是一首好诗?  相似文献   

17.
崔护谒浆故事绵延流传,其本事最早见于《本事诗》,最初这只是崔护的一首小诗。通过细致分析,阐述了故事的发生与该诗本身所蕴含的戏剧性、孟棨编纂《本事诗》的主旨有关,并指出死而复生的关目受到了《搜神记》中《王道平》、《河间郡男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合称为“开门七件事”,意思是说,不论贫贱富贵,从早上一开门开始,一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这七件东西。在古代,一些风雅之士也免不了为这“开门七件事”而惆怅满怀。喜欢涂鸦文字的他们,曾写下了一些有关“七件事”的饶有趣味的诗,尽管这些趣味中夹杂着些许苦涩。  相似文献   

19.
汉魏两晋之诗人作诗之时并不曾自拟诗题,其诗题均为后人“用诗”时所加,多数诗题盖至入选《文选》而定于一尊。阮籍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最初也是没有诗题的,《陈留》是对阮诗的最早称谓。最初“咏怀”一题之于阮诗不过是指其中一类而已,后唐人作《晋书》以偏代全,遂成为阮诗的总题。《豪杰诗》并不是今本《咏怀诗》中的某一首或几首,属佚诗无疑。  相似文献   

20.
苏轼改诗     
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为《咏菊》的诗,前两名是这样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意思是昨夜的风吹落了菊花,好像满地是金子似的。苏轼看过后,认为菊花的花只会干枯,不会飘落,王安石这样写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