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作品有原型。《皇帝的新装》源于西班牙古代的一个民间故事《赤身裸体的国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三个骗子来到王宫,要求见国王。他们自称是高等织布师,能织造一种美丽无比的、私生子看不见的“布”。按当地的规定,私身子是没有继承权的,国王正为无法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大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对吗?但是有人知道这则童话的由来吗?继续往下看,你就知道喽!很久很久以前,西班牙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三个纺织师模样的骗子来到皇宫,要求觐见国王,并自称是高级织布技师,能织造出一种私生子看不见的奇异服装。当时,这个国家规定,凡私生子都没有继承权,国王正为不能辨别臣下谁是私生子而苦恼,听了骗子的吹嘘,国王很高兴,立即让骗子进宫织造衣服。几天之后,“衣服”做成了,大臣们看了都交口称赞“衣服”的美丽,谁也不愿意让自己成为“私生子”。国王看呀看呀,却什么也看不见。为避免自己是…  相似文献   

3.
在给《皇帝的新装》一文作情节概括时,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是这样叙述的:皇帝爱新装;骗子织布,准备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我认为对故事情节发展部分的概括不够准确.君臣去看的是“布”而并非是“新装”。《皇帝的新装》原文中有这些表述可以证明:“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文中第5段)。  相似文献   

4.
墨子仔细端祥着欢欢,感叹地说:“你这身衣服,既利落又好看,还省布。咦,这是什么布?是哪国织的?”欢欢忿忿不平地说:“你也崇洋媚外呀,告诉你,这不折不扣是我们国家自己织的布!”“你们国家?你们是哪个国家?”他非常地好奇。 此刻,他们正站在一条湍急的河流边上,乐乐已经掏出  相似文献   

5.
陈丽萍 《学语文》2002,(1):18-18
我们一直以为“布署”是“部署”的错误写法,原因是有几个权威证据。《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录“部署”,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中“常见的别字”一表收录了“部(布)署已定”,即认为“布”是“部署”的“部”的别字。 而近来,教学中发现中师一年级的学生竟有80%多将战略部署的“部”写成“布”,我们便搜集  相似文献   

6.
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时,我除了陪着女儿一块看,还边看边当解说员。望着打打杀杀的场面。女儿常问:“他们为什么不团结?为什么要打仗、杀人?”“为了当皇帝。”“什么是皇帝?”“皇帝就是国王。”女儿读了很多童话,知道国王的含意。  相似文献   

7.
一、“君臣看新装”这种说法妥当吗在给《皇帝的新装》一文作情节概括时 ,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是这样叙述的 :皇帝爱新装 ;骗子织布 ,准备做新装 ;君臣看新装 ;游行穿新装 ;揭穿假新装。我认为对故事情节发展部分的概括不够准确 ,君臣去看的是“布”而并非是“新装”。《皇帝的新装》原文中有这些表述可以证明 :“我倒很想知道 ,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文中第 5段 ) ;“多么美的花纹 !多么美的色彩 !是的 ,我将要呈报皇上 ,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文中第 1 2段 ) ;“你看这段布美不美”(文中第 1 6段 ) ;“…  相似文献   

8.
夏峥嵘 《教师》2008,(1):54-57
一、提问导入,开启思维 师:《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中有很多美德,他们一直被人们称颂赞扬,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吗?  相似文献   

9.
在古算书《张丘建算经、》上,有一道“女不善织”问题: “今有女子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日织讫。问织几何?”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数学家张丘建撰著的,也是古代“算经十书”中的一本。它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一样,也采用问题集的形式编  相似文献   

10.
段子     
国王临终前把五个儿子叫到床前,给每人一支箭,命令他们折断。他们把箭轻易地折断了,国王又命令他们把一束箭折断。他们拼尽全力也没有成功,他们说“:父王是想告诉我们要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吗?”国王大怒,用尽最后一口气:“我是想告诉你们,折箭要整齐,不要长短不一。”国王卒,处女座。  相似文献   

11.
《二泉映月》一课中有这么一句:“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课堂上有学生提问:“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学生中没有人做出反应,显然,他们对这个词不理解或一下子无法表达对这个词的理解。我是这样引领学生学习感悟“饱经风霜”一词的:师:你们觉得能用“饱经风霜”来形容我吗?  相似文献   

12.
我曾应一家小学生报刊社之约,为小学生撰写了一篇阅读辅导文稿,题为《怎样体会〈一幅壮锦〉的中心思想?》初稿全文如下;怎样体会《一幅壮锦》的中心思想呢?我以为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会.一、从妲布的买画、织锦以及壮锦的失而复得来体会.壮锦是壮族民间的手工艺品.故事中的这幅壮锦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实际上是壮族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形象化体现.妲布从圩上买了一张“五彩的画”,并说“我要是不能住在这样一个村子里,会闷死的”,表现了她盼望幸福生活的急切心情.她决心把这张画织在锦上.她不分日夜地织,“眼睛都熏坏了”,“眼泪滴在锦上”,“眼血滴在锦上”,一直织了三年.这就表明妲布是在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来创造幸福生活.壮锦不见了,妲布“昏倒在大门外”,“病得瘦瘦的”,“身体瘦得像干柴捧”,这说明妲布失去了幸福内心是多么痛苦!最后壮锦失而复得,壮锦上织的东西变成了真的.这说明,只要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幸福的生活,表现了壮族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战胜贫穷,追求幸福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案例] 新课一开始,教师出示了很多种类的鱼(《鱼》是辽海版三年级《科学》课教材),让学生辨认。学生热情高涨:“鲫鱼、鲤鱼、草鱼、白鲢鱼、金鱼。”师:“你们还知道些什么鱼?”生抢着回答:“带鱼、黄花鱼、金枪鱼、武昌鱼、海豚、鲸鱼……”师:“人们为什么把这么多从表面看来有差异的动物都叫鱼,而不叫它们鸽子、小兔呢?”生:“它们是一类,我想它们一定有很多相同之处。”师:“它们究竟有哪些相同之处呢?”生:“我们没探讨过。”师:“想和老师一起探讨吗?”“想!”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师:“…  相似文献   

14.
案例:《西门豹》教学片段 师:“面如土色”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形容很害怕。 师:形容很害怕的成语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相似文献   

15.
波斯民族的史诗菲尔多西的《列王记》是一部卷帙浩繁的文学巨著,它从远古时代写到萨珊王朝灭亡的公元651年,时间跨度在4600年以上,包括四个五朝50个国王的事迹,其中极为精彩的故事就有20个以上,最著名的是“四大悲剧”:《伊拉治的故事》、《鲁斯塔姆与苏赫拉布的故事》《夏沃什的故事》和《埃斯凡迪亚尔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师说》是古文运动领袖韩愈的一篇著名散文,文章的核心概念如“师”、“道”、“师道”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广义的“道”指的是一切规律、学问、知识、特长;而狭义的“道”则专指儒家思想;“师”有“儒家之师”和“技艺之师”的含义;“师道”有“为师之道”之解。  相似文献   

17.
曾玲 《南昌教育》2007,(7):30-30
在教学《狐假虎威》时,有以下片段: 师: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与之类似的现象吗? 生1:我经历过。有一次,我遇到了坏蛋。他们要欺负我,我就对他们说:“我爸爸是警察。”结果,这些坏蛋就不敢再欺负我了。(得意地)我觉得我很会“狐假虎威。”  相似文献   

18.
叶介云  何玲 《高中生》2011,(9):59-60
许多年以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召集了聪明的大臣,给他们下达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古今智慧录》,将世界上最聪明的思想留给子孙。”这些聪明的大臣离开国王以后,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部洋洋12卷的巨作。  相似文献   

19.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说勤奋》,请跟我一起写课题。注意“勤”中间的“口”要扁一些。师:请打开课本84页,读读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课件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年报》2005年12月19日第5版刊登了《布什:事关国家安全监听将会继续》一文,其中“国会议员:布什不是国王”一小节有多处标点误用。笔者不揣冒昧,提出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