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勃高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心心相印,虽远亦近;顾城说“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两个貌合神离的人,即便同在一个屋檐下,也会心隔天涯,虽近亦远  相似文献   

2.
心灵的距离     
我喜欢在如流的人群中驻足 ,望着远远近近悲喜的脸庞。我不知他们缘何而悲 ,缘何而喜 ,心中却涌起一阵对寻常人生的感动。于是那个早逝的天才的诗行 ,悄然渗入心中 :你 ,一会儿看云一会儿看我我觉得看我的时候你离我很远看云的时候你离我很近会心一笑 ,我知道 ,这就是距离 ,心灵的距离。心灵的距离 ,不能用空间的远近来衡量。“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一棵桃树与一棵芭蕉 ,栽得再近也无法相互了解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相知相惜的心灵 ,能逾越千山万水 ,消解一切形式上的阻隔 ,共鸣出戛玉敲冰的清音。心灵的距离 ,不能用时…  相似文献   

3.
记得顾城的诗歌《远和近》中写道:“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觉得学生“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语文学科是和人的心灵直接对话的学科,最贴近学生情感和生活。为什么会比其他学科离学生更远呢?怎样才能让语文课更具亲和力?就这个问题,我准备从教师角色、课堂教学组织、课文内容分析三个方面来跟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4.
距离     
印度诗人泰戈尔写过:“尽管天空把大地新娘抱在怀里,天空总是无限遥远。”我国诗人顾城在《远和近》这首诗中写道:“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星际之间有距离,人际之间也有距离。距离可以无限远,也可以无限近。距离太远,让人产生思慕与渴望;距离太近,又会产生种种碰撞与矛盾。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产生阻隔。请以“距离”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字数800字左右。下面选发的是湖北省来凤县一中三位同学的习作。距离@赵育亮  相似文献   

5.
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解读】这首短诗看似篇幅简约 ,却令人回味无穷 ,我理解此诗意味有两层 :其一 ,顾城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用词多精美、细腻。表达内心独白 ,蕴含着纯真的童趣又不乏对大千世界的思考。就这篇《远和近》来看 ,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一个“近” ,很好地凸现“你”对自然的热爱和渴望接近它 ;一个“远” ,诠释了“我”和“你”之间心的距离甚远 ,从而引起读者思考 :为什么人和自然可以和谐相处而人与人存在着冷漠遥远的距离 ?人作为地球生物的特殊群…  相似文献   

6.
材料→话题     
材料远和近顾城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诗人把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化成为我、你、云三者的关系。我和你相对而坐或相对而立,距离感应该是很近思考一  相似文献   

7.
我与顽童     
万同伤愈回学校后,各方面的表现明显比过去好。为了防止那伙人报复他,我组织班里几个大个子学生每天护送他回家。我心里一直还装着那封司婷婷的信。现在,我觉得时机成熟了,便把万同叫到了办公室。我从班里同学对他的关心谈起,问他:“你觉得班上的同学们怎么样?”“很好!”他说,“比我小学的班不知好多少倍。”“为什么?”“原来小学的时候,我成绩不好,老师经常骂我,有时还打我,同学们也看不起我。””那,你小学的班上就一个好朋友也没有吗?”“不,也有一个,”他迟疑地看了看我,“就是……就是……司……婷婷。”  相似文献   

8.
追寻     
[引题] 白云飘拂的天尽头,那里应当叫做远;彩蝶飞舞的窗外,这里无疑应当叫作做近;远就是远,近就是近,这是不容混淆的。但是,远和近不是一成不变的。大洋彼岸可谓远也,然而一部可视电话使亲人如在眼前;同室同床可谓近也,可是同室探戈,同床异梦者大有人在;天涯可谓远也,可是王勃吟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绝唱;大陆与台湾仅一条海峡相隔,可是两岸人民共同努力了50年还未能走到一起。近亦远,远亦近,远近相通,远近互变,地理人心,历史现实,写作的话语太多了,用你的智慧去发现和抒写远近变化的奇观和奥秘吧。  相似文献   

9.
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顾城《远和近》李一格自从放了暑假就不想出门见什么人了,无论父母如何劝她出去走走,哪怕去北京看奥运会,也引不起她动身出门的念头,好像清静一下自己,让自己闲下来,比什么都来得深刻。  相似文献   

10.
白云飘拂的天尽头,那里应当叫做远;彩蝶飞舞的窗外,这里无疑应当叫做近;远就是远,近就是近,这是不容混淆的。但是,远和近不是一层不变的。大洋彼岸可谓远也,然而一部可视电话使亲人如在眼前;同室同床可谓近也,可是同室操戈,同床异梦者大有人在;天涯可谓远也,可是王勃唱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绝唱……请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一定都喜欢看电视节目吧!其实我也爱看。每次一看到电视里放《孝庄秘史》,我就想看,不管是从哪集开始,总要看到最后一集。光是这部电视剧,我就看了足足四遍!但还是觉得很有意思。爸爸问:“你怎么还看这个呀,有什么可看的!”“我就是觉得有意思嘛!”“那你能学到什么知识?  相似文献   

12.
围城记事     
提笔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问了十个人同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的学校像什么?结果有九个人回答我道:你觉得像什么就是什么。我很惊讶身边的同学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抽象了,当我问到第十个人也就是老猫的时候, 他想了想然后说道:“像个……围城!”  相似文献   

13.
远与近     
<正>突然想起顾城的一首诗,"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起初,还常感叹这首诗有那么一丝丝幼稚,然而再一次回想,方才悟出一种幼稚里的成熟、肤浅下的深刻。远与近的距离并不仅仅是路程的距离,还是一种心灵的距离,这种意义下的远与近,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得出。曾几何时,我们在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忙碌。作为一名高中生,每天几乎重复着同样的路程,同样的事情。当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我才渐渐意识到自己肩上担负  相似文献   

14.
远与近     
和一位喜欢诗歌的同学聊天,说起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一首小诗,顾城的《远和近》:"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她赞叹:"好美!"然后问我:"它在表达什么?"惭愧,其实我也不是太明白……还好,它跟今天要谈的话题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5.
“你,一会儿看云,一会儿看我;我觉得,你看云时很近,看我时很远”。有人用顾城的这首诗来形容老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其实,距离的长短是由老师决定的。当我们老师用真情去唤醒真情、用心灵去碰撞心灵时,师生的距离就可以最小化,直至为零。  相似文献   

16.
杨文俊 《小学时代》2015,(Z2):29-31
修改前镜子里出现了一个人,你说他是谁?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他就是我杨文俊。①两只水灵灵的眼睛、红红的嘴巴、胖胖的身体,加上爱动的小手,组合起来,就变成了杨文俊。②我能跳着街舞和骑马舞写作文。不要看我学习暂时不好,那可是暂时的,过去不等于未来。我的作文可是写得非常精彩,最多的时候可以写上千字,最少的时候也能写400多个字。③你不要看我身体胖胖,有六十几斤,可是,我爱跳街舞,还是个高手。  相似文献   

17.
“其实我挺爱写作文的,可就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你说。一到写作文的时候,你都用手支着脑袋,对着一张白纸,想啊想,最后什么也想不起来。或者是干干巴巴的几句:“国庆节那天,叔叔带我到公园去玩。”自己看了也觉得没意思。写作文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看你是不是掌握了要领。写作文要写有意义的事情。老师这样说,大人也这样说。但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呢?你在想,有意义的事一定是大事,是了不起的事。于是,走在路上,你希望碰到警察在抓小偷;坐飞机你希望有人劫机;至少在放假的时候大人带你去公园,这样才有意思,这样你…  相似文献   

18.
记得有次看《天天向上》,欧弟被人说矮,然后他特别霸气地说了声:“矮怎么了,你有得矮么!”那个时候,我突然觉得欧弟很有才,我之所以这么觉得主要是因为我也很矮。  相似文献   

19.
校园计时器     
“哈哈……”班里传出一阵笑声。“哈哈!你太有才了!居然……”东含糊不清地说着。静看了看我,也大笑道:“你真逗!哈哈……”话没说完,又继续捶桌大笑。我一头雾水地望着他们,觉得莫名其妙!半晌过后,他们终于恢复了常态,东说道:“元素周期表中的10号到11号的氖和钠,居然被你念成了‘奶奶’!”“就是就是。”  相似文献   

20.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每次考试拿了第一名,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名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了第一名!”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了第一名,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后来,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奋,我也常拿第一名,于是我就暗暗得意了,觉得一切在我眼中都变得渺小了。同学问我问题,我也爱理不理,还撇撇嘴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真笨。你看我的!”在我得意洋洋的时候,父亲又说话了:“你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