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政治,经济形势之好是举世瞩目的。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取得的成就。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看到新出现的几股不正之风对于改革的极大的危险性。现在党中央、国务院正采取措施,坚决纠正新的不正之风。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单位应该大声疾呼,对不正之风鸣鼓而攻之,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战斗作用。但是,正人必先正己。为了卓有成效地刹住社会上新的不正之风,新闻界必须带头  相似文献   

2.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6,(12):52-52
读一篇好的通讯不仅吸引你一段一段地看下去,而且过后能不忘记,令你时不时地回味那些感人的情节。《检察日报》2006年5月12日第12版刊载的通讯《香炉里的秘密》就是这样一篇好稿。它是山东省临朐县检察院检察官冯恩国用第一人称讲述的生动故事。这篇1300字的通讯主要特点是人物刻画得形象逼真,在细节的描绘中凸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表露出的神情,生动地显示了通讯的主题。首先是写“我”的心情。作者本人随检察院科长老张去犯罪嫌疑人家中搜取物证。在路上,“我”对这次任务充满了信心:付某(受贿者的妻子)是一名农村妇女,丈夫(宋某)都被刑拘…  相似文献   

3.
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禁止“有偿新闻”的联合通知发出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在首都新闻界座谈会上指出:“‘有偿新闻’的出现,是拜金主义在新闻工作中的表现,是当前社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新闻队伍中的反映。”他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以对党对人民和对新闻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坚决刹住有偿新闻这股不正之风。这个讲话表达了中央对有偿新闻问题的重视和对新闻工作者的期望。这是当前新闻战线的重大改革行动,作为一个老新闻工作者,我衷心希望《通知》精神能切实得  相似文献   

4.
《新疆日报》1988年5月6日一版头题位置发表的通讯《人民会记住这一切》(作者朱保章),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它好就好在一个“新”:结构新、语言新。我看是一篇文学化的好新闻。结构新通讯入题不凡,开头就一反“老套”:“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拍到了几张照片。”接着象绘画一样,交代了背景(细心的编辑给文章配发  相似文献   

5.
我采写的消息《株洲电力机车厂厂长正确区分改革中的失误与不正之风的界线;保护群众改革积极性,企业越搞越活》(见《湖南日报》1985年5月27日),获得第7届全国好新  相似文献   

6.
做记者二十多年,作为重要新闻体裁的人物通讯,虽然写了不少,有的还获得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一个种粮大户的“系统工程”》),有的获得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一对亲兄弟两个状元郎》),近8000字篇幅的《益民之歌》发表后,还被江苏省淮剧团改编成六幕大型淮剧上演。但时过境迂之后,我问自己,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人物通讯么,人物通讯就应该这样采写么?  相似文献   

7.
对一个企业秘书来讲,常读《新闻知识》也能使人受益匪浅。《新闻知识》在今年的订阅计划中,已成为我的友好“伙伴”。《新闻知识》贵在“新”,时效性强、可读性浓,是初学写作的阶梯。我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在《新闻知识》上学到的知识,采写了一篇通讯,被《军工报》  相似文献   

8.
认稿与认人     
稿件是人写的。编辑处理稿件自然还会遇到人的问题。记得新闻界曾有人提出,编辑应认稿不认人。这对当时刹住不以新闻质量、新闻价值取稿,而凭关系、熟人用稿的不正之风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认稿不认人无可厚非。然而,认稿是否就不能认人呢?我以为,只要  相似文献   

9.
我从事新闻工作半辈子,自(?)文思不足,自己动手写的通讯不多;更没有写过什么好的通讯. 但是,我爱读通讯(我相信广大的读者也会有同样的爱好),每当编发一篇好的通讯,总要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看到别人编的报刊上发表了好的通讯,我也总是乐于为它宣传,扩大影响,衷心地希望它能被更多的读者读到。通讯在新闻中是一种独特的文体.比起一般的新闻来,它能够更加淋漓尽致地状物写人,使读者能够多侧面地进行观察,从事情的表象一直追溯到它的背景,从人物的行动一直深八到他的内心。因此,它也就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从五十年代过来的人,大概很少有人不记得魏巍同志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八十年代的中国人认识张海迪、朱伯儒、华山抢险的英雄集体等等,也主要是通过报刊的通讯。  相似文献   

10.
最近,由团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报纸局、期刊局和中国青年报刊工作者协会联名举办的1987——1988年度全国青年报刊好新闻、好作品评选活动圆满结束。《青年导报》有5篇作品获奖。其中,消息《农村陈旧粗俗的儿歌游戏何时休》(作者时显龙、维民)获一等奖;通讯《两分钟政变记》(作者晴川)、《中国第一民间书社》(作者牛延秋)获三等奖;言论《啊人,人的生产线》(作者王若谷)、通讯  相似文献   

11.
4月23日是“国际图书日”,报刊上不乏关于我国读书活动的报道。我也应上海图书馆之邀,为上海读者做了题为《阅读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专题讲座。此行的意外收获是,承上海书友虎闱先生热情相助,我借阅到了心仪已久的《业务通讯》和《古旧书讯》的私人藏本,并完成了一篇文章《一份店刊的“杂志  相似文献   

12.
成功经验:认真一点 作为《谁动了我的奶酪》(以下简称《奶酪》)简体中文版的策划人之一,我听到了太多的关于这本书的评论,有几种说法最为常见。一是说《奶酪》这本书做得太好了,从各个方面讲都无懈可击;二是认为《奶酪》书的策划者运气太好,谁拿到这本书都能做好;三是只要投入大,什么样的书都能做出一个好结果。对这三种说法我基本持不同的看法,因为在《奶酪》书的策划及运作过程中,老实地说,我们没有感到这本书做得太好,  相似文献   

13.
难忘的教诲     
1938年初至1939年夏,我先后在延安抗大、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6月,党分配我到新华社工作,1941毛延安《解放日报》创刊后,我调到《解放日报》做记者,有机会接触毛主席,聆听他的教诲,这是我青年时期最重要最难忘的一段生活。毛主席要我们“多想”记得是1939年夏季,我刚从马列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当时,新华社和《新中华报》社分住在杨家岭后山沟的两排窑洞里,那时新华社的机构简单,只有编辑、译电(分中文、英文、日文)、通讯、油印(油印《今日新闻》)几个科,不过20多人。在一间较大的窑洞集体办公室里,四壁贴满了红红绿绿的标语口号,都是马克思列宁的名言警句,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有两条:一条是列宁对青年人的教导  相似文献   

14.
在紧锣密鼓的新闻改革声中,我们的新闻工作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开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是令人鼓舞的,这是光明的一面。新闻界目前有没有隐忧呢?我看也是有的。这里只想说一二涉及职业道德的问题。至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未见刹住,甚至有蔓延之势。它的实质是见利忘义,弃义求利。它正在侵袭腐蚀新闻工作者的队伍。这是一种严重的精神污染,而我的印象是相当一部分同志以至领导同志、领导机关对此不甚重视。是与非,做得与做不得的界限,似乎不甚清楚;有的人对这方面的意见和忠告听不进去,结果在各种新闻媒介中,在它们的从业人员中,某些不妥或干脆做不得的事情还在做。  相似文献   

15.
人们打开报纸,首先看到的是版面上一个个大大小小、浓淡交错的标题。好的新闻(包括通讯)标题,如同人们的眼睛,能传神,富有魅力。有些好标题,不仅当时能抓住读者,扣人心弦,而且使人久久难以忘怀。象《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西瓜兄弟》、《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等。这些新闻标题,是我们新闻界的老前辈在战火中精心拟制出来的。离今三四十年了,依然记忆犹新。标题作得好,版面则更有生气。一张报纸,版面上如果没有几个引人入胜的标题,便很难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著文立说,讲究个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如果人云亦云,拾他人牙慧,那又何必浪费笔墨呢?题为《通讯写作十字说》,看起来新颖,听起来好记,如果能引起读者的兴趣,那就不辜负笔者的一片用心了。在我近三十年的记者生涯中,通讯是我喜爱而且经常采用的一种新闻体裁,也写了一些自己认为得意的通讯作品。1991年春天,我应陕西省记者协会的邀请,给省党校新闻班讲了56个课时的通讯写作课。我将通讯写作概括为“高、细、深、新、实、动、真、情、美、言”十个字,讲课效果还是可以的。其实,这种概括并不是我的创造。记得在西北政法学院上新闻系时,学校请  相似文献   

17.
新闻姓“新”。它为人们提供新情况、新人物、新经验、新问题。它的新,除了事件新、时效快之外,还有角度(立意)新、标题新、写法新等。我采写的《劳模奖章里有她的一半——记全国劳动模范马双田的妻子张春敏》(见《工人日报》1990年1月22日一版头条以下简写《她》)的通讯,虽然已经过去三年,但现在回味起来采写的前前后后,使我对新闻的“新”字有了更深的感  相似文献   

18.
我是《军事记者》的忠实读者,可以说是“三朝”老读者了。早在一九八八年,当时我在连队任文书时,指导员就给我订阅了《解放军报通讯》,他拿着杂志笑盈盈地对我说:“小王啊!这是一本好杂志,业余时间看一看,说不定能帮你什么。”我接过指导员送来的这本杂志,爱不释手。从此,我开始自费订阅《解放军报通讯》,后来杂志改名为《新闻与成才》、《军事记者》以后,我仍然订阅。我感到,杂志三次更名,质量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多,文章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我很想像许多人一样,能在报刊上发表一些通讯报道,可开始时,稿子投出去后,都是音讯全无,于是乎,人也就开始消沉了,对写通讯报道毫无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位朋友处发现了一位好老师——《新闻三昧》。于是,我迷上了它里面的“采写经验谈”、“新闻夜大学”等栏目,试着开始按上面介绍的经验去采访、写作,并根据不同报纸需要投不同的稿件。很快,我便开始在《铁道开发报》、《盘县特区报》、《六盘水时报》、《大众卫生报》上都有拙作发表,我终于偿到了成功的滋味! 我真的应该好好感谢《新闻三昧》这位老师。我怎样来表达谢意呢?还是让汪国真来替我说吧: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相似文献   

20.
陈万卿同志: 《新闻战线》编辑部转来的信收到了,谢谢。你在信中说,你在《光明日报》上见到我写的通讯《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后来在《青年文学》上见到我写的报告文学《路,该这样走》,最近又在《光明日报》上见到我写的通讯《岳安林——中国新农民的一个典型》,这三篇文章写的都是岳安林同志,似乎在他的身上有做不完的文章。你要我谈谈我是怎样进行来访和写作的。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怎样采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