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进行认识过程中,对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或理论问题所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等的心理状态,并在其驱动下,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何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这些年来,  相似文献   

2.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学生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的情境。就是说,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根据教育心理,恰当地选择内容,编成问题。在数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4.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交流、注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尊重学生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不断地获得新知的能力,阐述自我观点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者就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思考。  相似文献   

6.
听过许多课改后的数学公开课,发现一些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上还流于形式,有些设置的问题思考性不强,可探索的空间不大;有些情境只有热闹的形式,而没有深层次的体验和数学思考。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究竟该关注什么?如何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避免出现形式化的倾向?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会有方向,才会有动力。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学习的保证,而问题情境能够融洽师生关系。由此可见,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课堂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既然是一种活动,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知识的状态,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本文就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逐渐深化的,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的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这个认知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前不久,我校数学组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进程中循教材文本的序、循学生认知的序,凸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展开了研究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初中数学知识内容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且又显得十分抽象,大多数学生会感觉数学学习比较困难,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尝试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实现数学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理解、应用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以及增强学生学习好数学学科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识过程。要使数学教学有效,就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数学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进行数学的认识活动中,活动主体对既有的知识经验和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或理论问题所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等的心理状态,并在其驱动下,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它在数学思维过程乃至整个数学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学问题意识和问题提出,是对数学"内在理性"的一种突破,指人以质疑索解的态度审视数学这门学科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既是一种叛逆思维习惯,也是一种洞见古今的批判精神.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引导提出问题的途径很多,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教师的教学不但要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教师有必要研究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如何创设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创设出适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交融中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16.
数学问题分为两大类,纯数学问题和应用数学问题.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应用数学问题的能力、探索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从课堂提问到新概念的形成与确立,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和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与提高,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无不从"问题"开始,并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因此,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师生重组知识,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就是"问题"的教学.为此,我们经常采用"愤悱情境"或"问题情境"的形式设置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  相似文献   

18.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素材,教材中的问题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材料,也是教师施教的依据。它们提供了一个个新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教材中的问题为我们提供的是最基本的内容、思考、方法和结论。因此,作为施教者必须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活化这些问题,加以充分地利用,使之更好地为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王桥  仲华 《吉林教育》2008,(3):99-100
一.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要作用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是众多教育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总结长期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开始环节,也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导入得法,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顺利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重视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意识即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困惑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产生了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良性循环状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下面谈谈本人在课堂提问方法方面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