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差、转差“十要”一、师爱──是转差的前提。教师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差生,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理解、宽容他们。对他们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二、调查──是转差的基础。通过调查,摸清形成差生的真正原因,特别要摸清他们数学知识方面...  相似文献   

2.
初二专题:防差转差的研究湖北省初中多学科教学综合改革实验课题组枝江县初中多学科教学综合改革实验课题组众所周知,初二年级是初中阶段产生“差生”(思想出岔,学习成绩下降)最突出的年段。初一抓好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有利于预防差生的大量出现,但要尽可能减少差...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防差”“转差”的实践与思考江苏锡山市东北塘中心课题研究组编者按:江苏省无锡市小学数学“防转”“转差”专题研究,从1985年起,已不间断地连续搞了12个年头,前后经历了5个阶段。从学习习惯、家庭情况、学生心理、行为表现等方面对“差生”进行了深...  相似文献   

4.
教师“转差”工作可以说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转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严且爱 “教不严,师之惰”,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古来有之。但有些教师奉行“严师出高徒”这一原则,对“差生”一味地强调严格,而不去主动与“差生”接触,不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不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结果使得“差生”与教师之间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初中教育中出现的“差生”现象比较普遍.在整个初中教育阶段中.“差生”形成了一支不小的队伍.据对几所学校调查的情况看.思想品德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初中各年级的在校生中占20%左右.“差生”队伍的扩大,造成了初中流生率惊人.有所初中,年流生率为5%,届巩固率还不到80%,有不少学生在初中未读满一年或二年就辍了学,流向了社会,而还有大量的“差生”虽然没有成为流生.但在学校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读满三年混一个毕业.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班级,不可避免地会有少数学习成绩差,纪律观念不强的学生,即所谓“差生”。“差生”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头疼。笔者从教多年,在“转差”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来转变差生,这是“转差”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使我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怎样搞好英语入门教学?怎样认识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怎样兼顾学生的英语应试水平和英语的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中“差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止大面积地出现“差生”?……在如此众多的问题中,一直困扰并促使我努力探索的是如何把防“差”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本文笔者从防“差”工作的必要性、意义和措施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努力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数是学习过程中情感缺陷、知识缺陷积累所致。如何做好差生转化工作,我认为:减轻差生的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是“转差”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教师对学生“嫌差爱优”实在是不可避免,大家也都理解。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机构,学校管理者一定严格要求教师正确对待“差生”,学校更不能“嫌差爱优”。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学校“嫌差爱优”相当严重,招生竞争也相当混乱。20世纪末,我国出现了一种专收“差生”的学校,谓之“择差”学校。“择差”学校是教育竞争的必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差生”及其家长的要求。然而,“择差”教育的效率却有悖于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择差”学校的出现也给了公立中小学校背离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行为提供了借口。家长送孩子进“择差”学校是一种“用脚投票”的行为,实属无奈。  相似文献   

10.
进入高中后,学生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逐渐落伍而成为“差生”。如何把“差生”的成绩尽快提高上来,这是每个高中化学教师的重要工作。那么,如何结合教学“转差”呢?  相似文献   

11.
史玉芬 《考试周刊》2014,(19):55-55
<正>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讨厌数学课,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数学"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转化"差生",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我结合几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转化数学"差生"的经验。一、认真分析,全面了解,掌握数学"差生"的主要特征1.基础差,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小学数学学习,偏重单向思维,只问结果,少问原因。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内容发生变化,学习方法没能及时转变,造成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每个班级都有少数“差生”。所谓差生,是指“三差一缺”(即体质差、基础差、技术差,对体育缺乏兴趣)。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与这部分学生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他们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使差生尽快“归队”,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差生”多数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如  相似文献   

13.
每个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所谓的“差生”。“差生”包括知识方面的“差生”和品德方面的“差生”。究其产生原因,不外乎学生自身素质缺陷及教育关注的偏差两个原因。如何使这些学生尽快摘掉“差生”这顶帽子,与同学们共同进步、健康成长,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科学地“转差”。一、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其上进心和自信心人各方面智能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或欠缺的方面。所以学生某一方面差并不能说明他各方面都差,他一定有自己的长处。教师就要挖掘…  相似文献   

14.
当一大群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被集中或个别进行补习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会被视为“差生”,同时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并由此导致精神紧张,甚至心理异常。教师中的智者看到“补差”之不足,他们深入研究学生学业成绩形成差距的原因,并在差距产生之前进行预防,这就是“防差”。“防差”注重把差距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差距控制在最小限度,使那些学习上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保持乐观、健康的情绪,让他们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习生活。“防差”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补差”所不及的;“防差”有益于学生潜在能力的…  相似文献   

15.
一、苏霍姆林斯基转差理论的基本点1、广阔的“智力背景”是差生转变的基础要做好转差工作 ,须先弄清差生“差”的原因和差距所在 ,而后方可“对症”下药。传统的观念认为差生的差距主要是知识量方面 ,因而在转差做法上也就是大量的补知识 ,力图缺什么就补上什么。这样 ,补课、做练习等补充知识的方式成了传统转差工作的绝招。苏霍姆林斯基却指出 ,教材范围内的知识量的差距只是表面现象 ,差等生和优等生的真正差距是“智力背景”知识面的差距。这是因为如果学生“学习背景的智力生活十分贫乏 ,狭窄 ,那么 ,即使是微不足道、极小的知识量也…  相似文献   

16.
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讨厌数学课,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数学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转化差生,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本人结合多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谈谈自己转化数学差生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7.
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讨厌数学课,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数学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转化差生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本人结合几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谈谈自己转化数学差生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8.
《新作文》2006,(9)
在升学率考核体系下,普通中小学校一般都是“嫌差爱优”。但一段时间以来,江西、湖南等地却出现了以中小学“差生”为招生对象的民办教育机构,形成了颇具气候和规模的“择差教育”。说到底,“择差教育”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市场,还是因为普通中小学太“嫌差爱优”了。而那些以“差生”为招生对象的民办教育机构,尽管贴着“差生”标签,但他们懂得怎样保护“差生”的自尊心。比如,过去经常打架、多次出走的云南姑娘王奇(化名)进入九江择差教育中心后,学校一方面褒扬并发挥她的音乐特长,一方面以高强度的军训生活磨炼她的意志。一个月后,过去一天…  相似文献   

19.
我们教师在教育生涯中难免要遇到一些差生,要使差生转差为优是教师们常谈的话题和头痛的问题。我认为差生并不是天生就笨,他们只是暂时的.他们往往有许多优点和长处.只是被“差”掩盖。每个学生有差异,但那是个性和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同。学校教育为啥给学生扣上“差生”这顶沉重的帽子?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有感触地承认:“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没有哪一位老师不这样认为。”转化“差生”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去转化他们,引导其迷途知返,由“差”转优,是老师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和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