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的资本价值和资本的道德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不久,我与德目的经济伦理学家科斯洛大斯基有过一次对话。在谈及道德的资本价值和资本的道德价值时,他饶有兴趣地和我交流了“道德资本”概念,并向我表示很认同我的提法。这也符合科斯洛丈斯基早在他的著作《伦理经济学原理》中所说到的基本理念,他曾说,“经济不仅仅有经济规则来控制的,而是由人来决定的,在人们的意愿和选择中,  相似文献   

2.
正一、世间多见张居正《万历十五年》的第三章,用了一个和书名一样引人不断仿效的标题:"世间已无张居正。"这个标题至少揭示了万历和后任首辅大臣的孤独、软弱。不过,若从道德观和人的本性上看,张居正并不特殊。他和普通人一样,既执着于理想道德,又有一己之私。在万历早年的印象中,"张居正似乎永远是智慧的象征……他的心智也完全和仪表相一致"。可是,后来万历却发现"张先生言行不一,他满口节俭,但事实证明他的私生活极其奢侈"。  相似文献   

3.
正一在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若瑟夫·达佛朗司可谓一个非常神秘、奇特的存在。于勒在浪荡、潦倒期,全家人都视他为流氓、无赖甚至贼,唯独若瑟夫称呼于勒"我的叔叔",从小到大,一直没变;当母亲叫他去付给于勒牡蛎钱时,他不经父母同意,擅自做主,给了于勒半个法郎的小  相似文献   

4.
最近,儿子很迷韩国的漫画书,什么太空历险记、非洲草原历险记等,这几天又缠着我,让我给他买《我的第一本历史探险漫画》书。原本我对他看漫画书没有怎么在意,可是一看《我的第一本历史探险漫画》,不禁有些吃惊。这套书以国家为单元,从描绘一个小孩去世界上20个国家探险寻宝的故事,讲述了20个国家的简明历史,可其  相似文献   

5.
英国作家阿尔弗雷德·乔治·加德纳在一篇题为《论雨伞道德》的文章里,提出一个关于"雨伞良心"的命题: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也许就是理发店或者餐厅),无意(天知道是怎样的无意)错拿了别人的雨伞。当然,被错拿的总是华贵的丝绸伞之类,留下来作为交换的恐怕只能是破布伞。"我的天哪,我拿错了别人的伞!"这主儿作惊愕状,"再回去也是白跑,他肯定早走了。哎,好在我,把我的一把留给他了!"于是,他跟自己的良心捉起迷藏,不让自己抓住把柄。  相似文献   

6.
刘福林同志关于《“山药蛋派”能流下去吗》(载《山西师院学报》1980年3期)一文的立论,固然有些过于偏颇和武断,但不可否认,他提出了我省文艺界常常议论和关心的问题:“山药蛋派”的前途究竟如何?我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山药蛋派”仍然能够流下去。近二年不断出现的“山药蛋派”的作品和  相似文献   

7.
报刊上,“是否”误用屡见不鲜。例如:①“兰希海受贿案”是否冤案(《南方周末》1998.8.21.)②一稿引来众人评说chinese是否贬义(《报刊文摘》1998.10.29.)以上两例都是新闻标题,“是否”都当作“是不是”来使用,其实均属误用。“是否”与“是不是”意思一样,但在用法上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可以用“是否”,也可以用“是不是”。例如:“他是否同意”,“他是不是同意”;“他是否高兴”,“他是不是高兴”。在名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美式道德     
美国人还有道德观吗?这是个好问题。许多人坚持认为对与错是个人的观点。但是,还是有些人在呼唤美国人回到传统的道德价值观里去。美国前任教育部部长威廉-班奈特为此在1993年编写了《美德》一书。编者认为伟大的道德故事可以铸造性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路鹏飞 《文教资料》2010,(18):94-96
擅长爱情题材的法国著名导演埃里克·侯麦年初辞世,留下了诸多的优秀作品,"道德故事"、"喜剧与谚语"和"四季故事"更成为一道瑰丽的风景。本文将结合侯麦赋予"道德"的概念,分析他赖以成名的"道德故事"之主题。  相似文献   

10.
正六岁的孩子喜欢儿歌,我便在网上下载了很多。孩子很喜欢,有一首歌《好爸爸坏爸爸》,尤其令他兴奋。我想,除了节奏明快外,让孩子感兴趣的就是歌中爸爸这个不乏喜剧性的形象。每天跟着孩子听,几无异常。可有一次,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什么地方不对劲呢?原来这两句歌词"哪个爸爸不骂人,哪个孩子不害怕。打是亲来骂是爱,哪个不是好爸爸",让我有点心惊肉跳。仔细琢磨这几句歌词,在今天看来是不符合现代教育应该遵  相似文献   

11.
现行语文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都把《塞翁失马》中的「其父」解释为「他的父亲」,即「善术者的父亲」。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塞翁失马》中的主人公是「塞翁」.综观全文,「其父」在文中出现三次,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晚自习时,文学社的何安仁坐在我旁边。他飞快地在《病理学》的空白扉页上创作了一首诗《微笑的骆驼》,写完后移给我看。那首从蓝色钢笔墨水里捞出来的诗歌,带着湿淋淋的才气。是的,诗人并非只有我和陈冰两个,并非孤独的、沉默的、地下的。我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对何安仁说,我上台去朗诵这首诗吧。何安仁低着他的大鼻子,声音细小如蚊,不置可否。为了凑兴,我跟他打赌,如果我走上台去朗诵这首诗,他请我吃一个星期的盒饭。他兴致勃勃地同意了。  相似文献   

13.
威廉·M·萨克雷通过他的小说《名利场》刻画了一组组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通过这些人物形象以及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来阐述《名利场》是一部社会道德批判小说。  相似文献   

14.
对“道德”的“功力”,我素来存有疑问。我不怀疑某些人在某些时刻因某种道德力量的支配而做出“功德无量”的事来,但如果指望道德成为一种刚性的力量,起到整肃社会、规范行风的作用,我以为很难。归根结底,道德只能通过人们的自律或一定的社会舆论对人的言行起到约束作用,而自律与舆论恰恰又是不怎么靠得住的。  相似文献   

15.
记得前段时闻,电视里曾播过一条关于奇人奇事的新闻。那个奇人叫什么名字我记不得了,只记得他是个小孩,有一手人人称赞的绝活。什么绝活还能上电视?原来他会倒背《老子》。很多人表扬他、称赞他,说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就,如何了不起,我却觉得有些别扭。正常的小孩谁会自己主动去倒背什么深奥难懂的《老子》啊!还不是家长逼的!  相似文献   

16.
罗斌 《班主任》2003,(10):30-30
李祝,人见人摇头,迟到早退,打架斗殴。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有的老师建议劝他退学算了。学校领导知道我在转化后进生上有些独到的办法,便征求我的意见,我同意把他放到自己班上试试。  相似文献   

17.
"道德"及相关词汇是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文学批评的关键词,他从多重道德角度批评中国现代小说作家和作品,形成了独特"道德视景"。这种的复杂的"道德视景",并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兼容道德和审美判断的艺术批评。他从审美阅读出发,试图多角度考察人性面临的各种道德困境,寻求宗教人文关怀的精神超越维度,这种批评视角,在其《小说史》中构筑了一座多维复杂的立体金字塔结构:以审美的纯文学批评为底座,以"道德视景"为现实层面的价值标尺,以宗教精神为超越性的精神制高点,其中深厚的人文关怀充斥"金字塔"的各层。  相似文献   

18.
余秋雨先生的《信客》一文中,老信客认为自己失信无法再做信客后,这样对接替他的年轻人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后一个“信”字即“诚实守信”之意,两代信客也基本上恪守了这个准则,许多读者也认为此文是褒扬信客之“信”,让人恪守诚信的道德准则的。真的如此吗?我们试按以下思路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9.
叶飞 《江苏高教》2012,(2):123-126
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从自我的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形成关心他者、关怀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但是,这种以关怀他者为基本价值取向的道德视角,往往容易被误解,从而导致道德教育的观念误区。道德教育的"他者"意识和"他性"思维应尽力避免利他主义、为我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特殊主义的理解误区,以普遍正义、人我共存的道德理念为基础,践履协商共识、宽容开放、关怀尊重等价值原则,促进学生的"他者"意识和关怀意识的提升,从而真正实现对"他者"的人格尊严以及生命存在的关怀和尊重。  相似文献   

20.
教师高尚道德人格的教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教师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综合品质。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的,因此教师的道德人格也应是良好的、高尚的。教师高尚道德人格有着极强的教育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要素所不能取代的。任何其他教育要素所不能取代的。一、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强烈暗示性和持久性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会对学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有着极强的暗示性。鲁迅在回忆性的文章《藤野先生》中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