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牒     
王澈  霍华 《历史档案》2004,(2):F003-F003
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族谱,也是中国现存的系统的皇族家谱。顺治十二年(1655年),专门掌管爱新觉罗家族事务的宗人府会同内国史院、礼部开始纂修玉牒。十三年,开设玉牒馆,并规定,每十年开馆一次,玉牒修成后闭馆。每届开馆之  相似文献   

2.
清代玉牒     
正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该档案文献系统记录了清朝历代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国宗谱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宝贵价值。该文献为清朝官修、皇家档案馆(皇史宬)的尊藏本。从形制、体积、装裱等方面都堪称世界宗谱之最。文献形成年代: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1921年文献数量:2600余册文献保存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相似文献   

3.
金路 《历史档案》2023,(2):128-131
<正>清代皇室对玉牒的纂修和贮藏极为重视,纂修完成后均以隆重的礼仪进呈皇帝御览,始能尊藏收贮。大玉牒正本初纂修三份,一藏于皇史宬,一藏于礼部(后藏于盛京敬典阁),一藏于宗人府(后停修)。关于皇史宬所藏之玉牒,(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玉牒在“皇史宬行(礼恭)奉尊藏”((1)),而(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2))中又有玉牒“移贮”寿皇殿之东、西室的记载。对此,研究者认为,“原藏皇史宬之清代玉牒,嘉庆十二年移存景山寿皇殿”((3)),在考证玉牒存址时亦提及嘉庆十二年(1807)玉牒移存景山寿皇殿耳殿衍庆殿和绵禧殿((4))。本文在此基础上,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藏清代档案、故宫博物院藏古籍及官修文献为依据,梳理皇史宬所藏玉牒移贮寿皇殿始末。  相似文献   

4.
《湖北档案》2006,(5):F0002-F0002
该献形成于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1921年,共2600余册,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此献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两种。该档案献系统记录了清朝历史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国宗谱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宝贵价值。该献为清朝官修、皇家档案馆(皇史皮)的珍藏本。从形制、体积、装裱等方面都堪称世界宗谱之最。  相似文献   

5.
明清档案龙柜是清代皇家用来贮放玉牒的档案装具,现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故宫”)。清朝每次纂修玉牒,工部都会制造精美的龙柜。龙柜以杉木或松木为材料,外经披麻、挂灰、髹漆,并雕戗流云、龙纹及海水江崖纹等中国传统纹样而成。根据用途和颜色,有黄、红两种,黄龙柜用于贮放宗室玉牒,红龙柜用于贮放觉罗玉牒,柜体中间立柱上分别用满、汉文字书写“大清宗室谱牒”和“大清宗族谱牒”字样,虽仅一字之差,却标明了柜内所存玉牒内人员身份的差别。清代玉牒龙柜制作精美、工艺复杂、雍容华贵,凸显着皇家气派。  相似文献   

6.
雁旭 《历史档案》2005,(3):123-126
清代自光绪五年(1879年)开设电报至宣统三年(1911年)覆灭,使用电报达32年,期问形成了大量的电报档案。这些档案绝大部分由清政府的中枢机构军机处立档。电报档案是鸦片战争以后新出现的文书种类,记录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过程,本文拟从档案特点和现状、主要内容以及史料价值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清代玉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族的族谱称作玉碟。清代玉碟,即清代皇族的族谱。 中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传于世。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各类玉牒二千六百余册,辽宁省档案馆也保存大体相同的一份。这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以及人口学、谱牒学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金砖,取材特殊、做工精良、质地光洁,“明如镜、声如磬”,是专用于铺设宫殿、坛庙及陵寝享殿等地面的材料,象征着皇权的至尊。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上谕档及内务府等全宗,反映了清代金砖的烧造、运输、铺墁等情况。现予刊布,供研究参考。 ——编选者 刘源  相似文献   

9.
将档案作为修史的史料资源,是中国历来已久贯彻的方针。内容庞大的二十四史在纂修时,基本上都是将各朝的档案作为史料文献进行的。而今,要想将一部高质量的大型清史纂修出来,就更需对现存的清代档案加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0.
清代顺应前代方志纂修和署名的变化,设立方志局组织管理方志纂修出版事务;清代方志在署名上也与前代方志有所不同,呈现较为明晰的权属关系.这些变化反映了清代人对方志权属问题的思考,也为现代方志著作权与署名权的归属认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现藏于四川省档案馆的清代巴县档案,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地方政权档案,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清代巴县地区的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其中的司法档案不仅为我们了解清代的司法制度、司法实践提供了翔实的实例,也为我们了解清代的司法书制度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2.
褚若千 《历史档案》2021,(3):127-135
皇室谱牒始于唐宋,但现存较为完整的仅有清代玉牒.清代玉牒系统收录了皇族中人的生卒、婚嫁、父母、儿女、继嗣、封爵、授职等信息,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学界对清代玉牒的研究大抵可分为两类:其一着力讨论玉牒版式与纂修制度,①其二侧重阐述其史料价值及利用,②而对其装帧形制的关注则相对较少.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称一史馆)馆藏玉牒...  相似文献   

13.
最近,宁波市档案馆征集到晚清时期的私人家书四十六件,其中有完整的信件21封.从这批家书的相关内容考证,可初步断定写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前后,其中涉及该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选官制度诸多层面,距今已有一个世纪之久,物史料价值甚高.  相似文献   

14.
王立 《兰台世界》2012,(1):59-60
作为金字塔般封建等级序列最顶端的皇室家族,历来重视血统世系的纯净与亲疏远近的区分,因此我国古代皇室王族建立了体系完备的皇家世系簿籍,并派专人,甚至是专门机构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形成了皇室谱牒。因为种种原因,清以前的皇室家谱或散佚失传,或残缺不全清代的皇室谱牒成为历代皇室家谱中保存最为系统、最为完全的一支,具有极高史料  相似文献   

15.
16.
李宇 《历史档案》2021,(4):121-129
玉,自古即为皇权的象征物之一;"枼"指记载家世的薄木片."牒"字本身便有谱牒的涵义,"玉牒"即是皇族家谱的雅称.皇家修玉牒始自唐代,宋代定制每十年一修,主要意图为辨昭穆,序爵禄,体现皇族内部的长幼亲疏、远近之别.此制沿及明清.纂修"玉牒"成为维护皇权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本人有幸参加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  相似文献   

17.
据《弥勒下生经》载,弥勒在龙华树下得道,因此,龙华会本是佛教僧众庆祝弥勒佛降生的法会。在清代历史上,龙华会的名称屡被秘密社会借用,虽具有反抗封建统治的倾向,但其进行的教主崇拜、敛钱图财、精神控制等活动,也构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和军机处录副奏折中,选辑乾隆至光绪年间有关龙华会的史料,供研究参考。本组史料中,有多处人名音同字异,如史启(起)润、项聚成(臣)、刘元牵(章)、申华牵(章)、许念组(祖)、邓良士(世),等为保持文件原貌,未做更正,望读者鉴察。  相似文献   

18.
《历史档案》2007,(1):120-120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和宫管理处合编的《清代雍和宫档案史料》,近日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9.
六通州区的清代墓碑 1.通州北关环岛的清代墓碑 (1)大学士张允随家族墓碑冯其利兄在《北京档案史料》2002年第2辑中,撰文介绍了通州徐辛庄草寺村的清代乾隆年问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允随家族墓地。除东坟院的张允随墓外,西坟院还有其祖父福建绍武知府张一魁、父驿盐道张惟远墓。1958年以后,墓地仅存的5通驮龙碑被陆续拉倒运走,有关部门给予暂存。  相似文献   

20.
丘春梅 《兰台世界》2013,(11):43-44
《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九辑选取了6个专题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生动而具体的原始史料,本文试从本辑的编纂特点、史料价值及其不足之处作一粗浅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