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古人见杨柳,便想到凄残的离别,这是联想,但若只想到离别,那就是思维定势了.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一致时,能产生正面的影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反之,若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尽相同时,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使学生的思路陷入误区.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定势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此看法.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问题的思考都有一种习惯趋势 ,每遇一个问题 ,就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 ,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在学习活动中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 ,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的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 ,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某种习惯思路去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相一致时 ,定势的作用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进行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相一致时,定势的作用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不一致或相悖时,定势的作用往往形成负迁移,使思维受到束缚,或造成解决问题的失误。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进行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不一致或相悖时,定势往往形成负迁移,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活跃的数学认知。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眼整体,厘清关键,让认知聚焦知识的核心,是引领学生走出思维定势形成的负迁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浅谈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果依思维的习惯来分类,那么数学思维过程可分为定势思维与非定势思维。所谓定势思维是指人们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去考虑问题,表现为思维的一种倾向性和专  相似文献   

6.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定势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常常表现为在收集信息或处理信息的环节上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思考,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因此教学中常常  相似文献   

7.
克服定势思维 提高思维灵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惯于固定思维方式学习或思考的人,很难迈出探索的步子,要培养智能型的学生,必须冲破思维的定势影响,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心理学指出,人的思维方式的固定化、刻板化,主要受认识图式的影响,这里的认识图式实际上就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表现了人的思维的趋向性,思维定势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数学教学中,要合理地利用思维定势,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常规的解题思想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要把思维灵活性的训练作为教学的本份。本文略举几例示之,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陈青 《广东教育》2003,(5):29-30
思维定势的负效应会把学生的思路引入歧途或导致呆板思考,严重时会干扰和抑制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措施,启发学生从思维定势的负效应中解脱出来,教育学生克服惰性和一些习惯倾向的消极影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般总是先从正面入手按照常规的思维途径去进行思考,这就是所谓的正向思维.如果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特定的数学问题形成了一种较为强烈的意识,就转变成思维定势.人们常常借助于一些具体的模式和方法先加强这种思维定势,而使许多问题得到解决.但往往也会遇到从正面入手较繁较难,或出现一些逻辑上的困境,这时就要从辩证思维的观点出发,运用逆向思维,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面,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分析问题,运用反证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抓住数学本质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关键.结合例题及分析说明:可以从思维变换、条件变化、变式训练、思路拓广中抓住数学本质;通过展示多种解题思路说明:应注重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寻找更多思维通道.  相似文献   

11.
思维定势具有二重性,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悖时,往往形成负迁移,使思路囿于某种固定的“框架”。因此,对于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定势,应分别情况,慎重处置,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可通过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概括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素质,使学生能在浩如烟海的数学题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和思考的主动性,真正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件很轻松的事情,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养成学习好数学的良好方法和习惯。  相似文献   

13.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思维定势也叫学习定势。思维定势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有其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辩证地认识思维定势,努力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不断防止和克服它的消极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而且有利于思维水平乃至整个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一、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常常表现为收集信息或处理信息的环节上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进行思考,促…  相似文献   

14.
思维定势,就是用过去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影响着当前的思维.思维定势能使思考者省去许多探索、尝试的思考步骤,提高思考的效率,但它却不利于创新思考,突破定势,作为一种创新思考方法,是指在思考有待创新的问题时,要有意识地抛开头脑中以往思考类似问题所形成的思维程序和模式,警  相似文献   

15.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习惯地依据已有的知识,按着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思维定势能使思考省去了重新摸索、试探的思维过程,节省脑力和时间,提高思维效率。但是,思维定势也有它不利的一面。比如遇到似是而非的问  相似文献   

16.
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的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它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思维定势.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的固定倾向.这种趋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表现为一种思维的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学生倘能将已获得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运用合理的类比、想象和推理,正确地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则思维定势在这时所发挥的影响是积极的;当这种习惯的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完全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或者酿成解决问题的错误,或者使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本人在教学中发觉不少学生遇到代数问题时,习惯用代数知识求解,遇到几何问题时习惯用几何知识求解.这种思维定势容易形成单一呆板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谈谈如何利用抛物线解决二次方程、三角方程、对数方程和二次不等式的问题,这对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发展思维能力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拓宽思路,摆脱定势思维的影响,高效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男女生数学解题思维定势的特点与差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解题思维定势是指解题者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同中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过程中普遍存在各式各样的思维定势,这些思维定势的总体特点是:以技能性定势,知识性定势为主,以策略性定势为辅,具有显著的迁移性,女生的数学解题思维定势中知识性定势,技能性定势成分相对多于男生,而策略性定势成分则少于男生,在数学教学中,应“精加工”陈述性知识,注重变式训练,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时仍存在一定的准备状态,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定势",定势决定了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考虑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和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相悖或不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就会酿成解题的错误.因此,在课改不断深入的发展阶段,更要重视思维定势的处理,才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笔者认为,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思维定势,应采取细致的态度,分析情况,慎重地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