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智明 《广西教育》2008,(19):82-83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主要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由此,课堂教学要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那么,如何进行该学科的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2.
犤教学目标犦1.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并与大家一起来分享由此带来的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2.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犤教学准备犦教师准备录像、牙具模型、电脑图片等。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犤教学过程犦一、激趣、引入、感知师:昨天我们去参观了动物园,大家开心吗?那就表示一下,甜甜地笑一个吧。(学生笑)师:刚才你们笑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的牙齿可整齐可白了,有的却掉了门牙,还有的同学不敢笑。我们请她说说为什么,好吗?生:我的牙丢了。生:我的牙刚长出一点点。师:换牙是人生的一种自然规律,不用害羞。开心地笑一…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其形式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突出了活动性及做中学的特点。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观察、体验、探讨、讨论等感受生活、感悟道理,学习做人,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教育资源?概括起来讲,各学科教材课本、新闻媒体及耳闻目睹的一些社会现象、自然环境,学生学习的方法、态度、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个人修养、施教手段等等,都可以称为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在教学《品德与生活》的过程中,我以教本为素材,以生活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视野得到了开拓,学会了更好地生活。与此同时,我还积极引导学生将活动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的利用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唤醒,从而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研究、自我探索,最终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便是《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者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发掘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的潜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社会情境中,使其在逐步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例谈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品德与生活》的过程中,我以教本为素材,以生活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视野得到了开拓,学会了更好地生活。与此同时,我还积极引导学生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良好思想内化为生活中的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感受,与诸位老师共享。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设计《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视频必须注重回归生活理-念,从学生日程生活出发,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体现学生个性与自然、社会、家庭的内在整合。为学生打开一条通往生活的大门,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整体、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开展活动,引导参与角色扮演引发共鸣。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让学生了解社会,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爱心、有恒心、有担当的一代社会新人。而这一学科的活动设置需要凭借活动的有效开展才能走进学生心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科目,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指导学生行为的任务。那么,如何将这一科目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李英伟 《新课程研究》2009,(7):27-27,32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新课导入,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关键,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所要探究的活动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做到成功的导入呢?  相似文献   

14.
由于学生年龄及心理正处于成长和发育时期,因此,教师要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实现主要教学目的,就必须在课堂教学时,认真钻研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研究教学方法,努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的知识,进行实际有效的教学。一、巧用媒体,激发兴趣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直观形象,能够较好地让低年级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内在动力等  相似文献   

15.
《小学德育纲要》中指出:“思想品德课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情感是其道德信念、道德力量、道德准则的有血有肉的心脏。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情感是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规范学生的情感行为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特点与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具有呈现方式的交往性特点,应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学;新教材具有活动性特点,应大力实施活动化教学;新教材具有意义生成性特点,应大力开展和推进体验性学习;新教材具有延展性、非固定化特点,应特别注重开放性教学;新教材具有教育观点的渗透性特点,应让儿童在孕育生活感受的同时,伺机对其进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7.
舒梅 《安徽教育》2012,(5):56-56
<正>一、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我们的社区》一课时,学生通过对社区的走访,加深了对社区的了解,知道这些机构是如何实实在在地为大家提供服务与帮助的。通过对生活事例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为社会服务人人有责的道理,并自愿开展行动:如结合本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美称,孔夫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养成的教育,是当前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  相似文献   

19.
宽宏大量的品德我到了学校,我们班的老师还没来。三四个同学正拿着可怜巴巴的科罗西开心取笑,科罗西不是别人,正是那个长着红头发、一只胳膊因残废而垂在胸前、妈妈以卖菜为主的孩子。他们用尺子戳他,朝他脸上扔栗子壳儿,模仿他的残臂挂在脖颈上,把他比作畸零人、残废人和妖魔鬼怪。他忍受着他们的污言秽语。为了得到片刻的安宁,他用祈求的目光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望望那个。但是他们变本加厉地嘲笑他,挑逗他。他气得面红耳赤,浑身直打哆嗦。突然间,那个厚颜无耻、爱搞恶作剧的弗朗蒂跳到课桌上,学者科罗西母亲胳膊上挂着菜篮子的样子,…  相似文献   

20.
[课例1]活动一智慧售票窗——秋游干什么1.谈话:同学们去年秋游去过哪儿?玩得怎么样?说说看。2.激趣:大家对上次的秋游记忆这么深刻,肯定是玩得挺开心的。马上又该组织大家秋游了,校长为了考验大家是不是能快快乐乐地秋游,平平安安地回家,特地设置了三道闯关题,你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闯关?3.假设秋游地点与活动:这里是“智慧谷”的智慧售票窗,可现在买不着票,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