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申诉制度自1993年《教师法》确立以来,为保护教师合法权益、创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申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教师申诉制度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要想真正实现教师申诉制度的目的,必须将教师申诉制度纳入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为此必须尽快制订《人事争议仲裁法》、扩大人事仲裁的范围、加快教师聘用制的实施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教师申诉制度是依据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确立的。《教师法》第39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同时.为了保障教师申诉权的行使,《教师法》第36条规定了妨碍教师申诉权行使的责任追究制度。以上规定确立了我国教师申诉制度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一项专门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申诉理由,请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教师申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的一项专门保护教师权益的法律救济制度,它是在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申诉权利的基础上,对教师这一特定专业人员申诉权利的具体化,是由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教师的申诉作出处理的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和权利救济机制。教师申诉制度是教师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权利救济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立法的空白、制度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行政申诉和校内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学生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或所在学校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该项制度的建立和施行,对于规范教育行为,完善教育执法监督体制,保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都  相似文献   

5.
现行《教师法》已施行二十多年,诸多条款亟待修订完善。其中第39条以概括式的立法模式对教师行政申诉事项予以笼统规定,难以切实回应新时代教师权利保障的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维护教师合法权益,首先应当明晰教师行政申诉事项的范围,选择列举式的立法模式对申诉事项进行类型区分,这也是该制度的逻辑起点;其次,以学校具体行为与抽象行为作为教师行政申诉事项类型区分的逻辑进路,从方法论层面为识别教师行政申诉事项提供操作指引;最后,对不同类型的申诉事项构造相应的申诉程序,发挥教师行政申诉程序的内在与外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教师法》实施10年:守望与期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法》自 1994年 1月 1日起实施以来,已走过了 10年的历程。其颁布与实施对于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否认,《教师法》本身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教师法律身份缺失、教师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教师聘任制规定严重滞后、教师申诉与诉讼渠道不畅等,使得《教师法》第一条所确立的“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的立法目的在教育实践面前大打折扣。因而,有必要尽快修改《教师法》,其中当务之急是:(一)明确教师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二)给被拖欠工资的教师以“农民工”待遇,使教师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三)尽快制定有关教师聘任制实施的具体办法,解决聘任制中因教师权利与学校权力不对等、教师缺位带来的随意解聘教师的违法问题;(四)建立与教师申诉、人事仲裁相联系的诉讼制度,使教师能够通过司法救济的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权利受损之后寻求救济的教师申诉制度,该制度自实施至今已经十几年了.那么,教师申诉制度在现实中的实施状况究竟如何呢?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及其数据分析,探讨了中小学教师对于申诉权利的看法以及他们享有申诉权利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如何解决涉及教师合法权益的教育行政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青 《教学与管理》2000,(10):42-43
教师在与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行政机关发生关系时 ,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其合法权益往往容易受到行政权力的侵害。建立健全的解决行政纠纷的秩序 ,完善法律救济制度 ,对于平衡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不对等性所带来的反差 ,对于保障管理相对方———教师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 ,解决教师与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行政机关之间的教育行政纠纷有以下四条途径 :一、教师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依照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 ,向法定的主管机关申诉理由 ,请求处理的制度。教师申诉制度是行政性的申…  相似文献   

9.
完善对教师权利的法律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我国教师法对教师权利的保护存在缺陷,本文认为只有将该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申诉”改为“申请行政复议”,才能切实有效地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李元本 《教育导刊》2004,(3):97-98,101
鉴于我国教师法对教师权利的保护存在缺陷,本文认为只有将该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申诉”改为“申请行政复议”,才能切实有效地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教师申诉是我国《教师法》规定的为维护广大教师合法权益的专门性法律救济途径。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深化和对外交流的扩大,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纠纷也不断增多,使得有关部门在处理与教师纠纷的案件中常常处于无法可依和缺乏可操作性的尴尬困境,我国教师申诉制度上存在的法律规定缺失和制度本身不健全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2.
教师申诉制度程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申诉是我国《教师法》规定的为维护广大教师合法权益的专门性法律救济途径,然而全国多数教师申诉案,教师未获得成功。究其原因,教师申诉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就申诉程序的建构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教师权利救济制度亟待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市某教育行政机关对一教师孙某的申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9条、《国家教委关于〈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办法》第8条做出了“被申诉人自收到本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对申诉人所申诉事项(考核、聘任、工资待遇等)依法重新作出处理”的决定之后,又针对该申诉人因“重新处理决定”并未涉及所申诉的主要事项而再次提出的申诉,作出了“维持被申诉人重新处理”的决定。孙某对此不服,于2000年8月22日诉至西城区人民法院。该院随即做出“起诉基本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本院决定立案审理”的书面决定,并经公开审理…  相似文献   

14.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教师申诉制度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学术型教师的普通申诉制度;第二部分是关于行政型教师即后勤和行政职员的申诉制度;第三部分是对行政型教师申诉中的听证程序的特别规定;第四部分是学术型教师涉及歧视问题的申诉制度。这四个部分不仅体现了美国公立大学的教师申诉制度的一些共性,也反映了其自身特色。该教师申诉制度对于从实体和程序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公立大学的教师申诉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依法建立教育仲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法》中有关教师申诉的制度,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着法律上的尴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探讨学校与教师新型的法律关系,建立教育仲裁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的不断深入,加大教师合法权益保障,建设和谐校园已经成为当代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教师聘任制度的逐步深化,又使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纠纷呈不断增加的趋势。鉴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第39条,规定了教师申诉这一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实施以来,对于保护教师合法权益、依法治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法在法律条文和立法技术上存在几个明显的缺陷,影响到教师权益的有效保护。具体表现在:教师法律身份表述模糊,缺乏身份保障条款;教师聘任主体不清晰;事前正当程序法律条款严重缺失;教师申诉制度操作性不强,且与其他救济渠道衔接不畅。未来《教师法》的修改亟需弥补上述缺陷。  相似文献   

18.
教师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搞清教师任命制和教师聘任制概念的基础上,从要求就业机会平等、与聘任方签定集体合同、启动教师申诉制度、启动教育行政和教育行政诉讼制度四方面维护教师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聘任争议的解决方式除了<教师法>规定的申诉之外,还包括人事争议仲裁、人事争议诉讼等途径.人事争议诉讼因人事关系的复杂性而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人事关系具有转变为劳动关系和转变为行政关系的两种可能,其分歧的焦点在于,究竟应适用私法性质的法律规定还是适用公法性质的法律规定来解决教师聘任争议.  相似文献   

20.
杨茂 《中国教师》2003,(2):42-44
十年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教师申诉制度,原国家教委于1995年10月6日印发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也专门就教师申诉作了具体规定。笔者是一名大学教师,前不久因不服学校对自己的人事处理而按《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