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往研究在德育教材编写的理念、德育教材的功能和定位、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教材的路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富有新意和价值的观点,值得肯定。但是,以往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研究基础方面,教材编写理念研究成果丰富,教材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在研究视角方面,侧重教材编写者视角的研究,忽视教材使用者视角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教材内容研究分散,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研究欠缺;在研究范围方面,注重教材编写研究,忽视教材建设其他方面的研究;在研究深度方面,重视个别国家教材的介绍,缺乏对其深度反思;在研究方法方面,多采用常规方法,较少运用教材研究常用方法。基于以往德育教材研究的问题以及德育教材的时代境遇,未来德育教材研究要加强基本理论研究、关注德育教材的使用研究、侧重基于课程标准的德育教材研究、拓展德育教材的研究范围、增进对国外德育教材研究的深度反思、重视运用教材研究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立德树人”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理念所提出的根本性任务,德育是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进行德育透视,能够更为深度地解析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德育价值体系内容。就体育、德育方面来分析,目前我国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德育落实不到位,其教育会滞留在书本方面,教师也会过于关注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育品德。所以,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必须要深入地开展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德育透视工作,转变学生固化的运动思想,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创建更具体系性的德育目标,发挥出德育透视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价值,解决其课程变革存在的实际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当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并将其看作是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以赋予道德与法治课程新的内涵,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扩充;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与探究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德育素养的提升,做到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同步进行。鉴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在综合分析和研究现阶段学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试着从“营造好的德育环境”“深度挖掘教材文本的德育内容”“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情境”“组织开展趣味十足的德育游戏”“适时增设德育方面的探究环节”“进行学科德育方面的反思”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更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的概念,阐述了德育生活化的理念是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德育生活化要使道德教育高于生活,注重把握道德生活的整体性,突出终身德育的理念;在实践中要构建生活德育化的机制,拓展生活德育化的内容,完善生活德育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发布的《初中品德与公民基本学力要求》由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三部分构成,发挥着初中品德与公民课程标准的作用。该课程标准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较为广阔,课程深度方面注重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课程标准的出台,必将为学生道德品质和公民素质的提升以及澳门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理解教育建构了自己独特的道德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包括理解即德行的德育内容论与德育实践论.“善解入意”的德育基质论,“将心比心、体贴关怀”的德育方式论。“学校道德场”的德育建构论等丰富的内容。它改变了以往学校单一的、说教式的、教条化的道德教育模式,成为构建理解型学校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伴随高校德育理念的变迁,德育课程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本文以天津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工作为实例,指出高校应着力构建全景式的德育课程体系,遵照德育课程的发展规律以及学生道德认知的规律,从文本解读、情境生成和主体参与三个方面统筹规划,从而实现当下德育课程和德育教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8.
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工作是影响教育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是否能够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主要举措,而现阶段的农村初中德育管理还存在德育理念落后、德育管理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对此,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讨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具体的问题出发,以建设师资队伍、优化德育课程、创设德育环境、构建教育合力等为主要对策,着力解决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农村初中生提供良好的成长与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发展的呼唤,生活德育的需要,德育自身困境的解决,这些都要求构建德育人本化理念,实施人本化德育。以求从以人为本这一视角来把握德育的本质特征,揭示德育的发展趋势,丰富、发展、完善德育理论,使当前德育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0.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课程育人"是实施德育工作的途径之一.长期以来,理科课程由于其学科特点,落实"德育"任务的形式势必与文科课程有着较大的差异.以现行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理科课程标准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显性呈现和隐性渗透两个方面针对课程标准落实德育内容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总体分布、纵向趋势以及学科比较(数学、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视角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我国中小学理科课程标准落实德育内容的一些主要结论,以期为我国理科课程的相应设置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大学德育内容泛政治色彩浓厚,已经背离了德育的本真,遮蔽了其文化性的本质。基于此,大学德育需回归其本真状态,体现其文化性,有必要从文化哲学这一视角来构建大学德育内容体系。基于文化哲学视角的大学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应坚持人文价值取向,以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核心德目作为德育内容,具体为珍爱生命教育、诚信教育和责任教育。  相似文献   

12.
健康生活一直是重要的教育主题,当前也被写进德育课程标准和德育教材,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健康并非对生理状态的简单表达,而是作为一种道德话语表示人的生命整体呈现出完好状态.健康如美德,追求健康本质上是一项道德活动.对于健康生活,社会与个体分别承负不同的道德责任.对道德责任的认知与践行是德育课程在进行健康生活教育主题时必须把握的教学重点,教育者可关注以下方面:调整观念方向,重视健康生活教育的道德视角;突出情境与背景,丰富学生对健康生活问题的多维分析;引入伦理视角,加深学生对健康生活问题的道德思考;促进实践转化,在行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物理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只要善于发掘,善于引导,就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课程目标进行了立体描述,形成了初中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而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质上就是德育教学目标.具体而言,新课标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德育要求可概括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以及崇高的道德品质.这三个方面的德育内容既是物理教学的必然要求,同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是切实可行的.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总结物理教学中的德育经验,利用物理学所特有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功能,将德育融入物理教学中,在提高学生智育因素的同时,也使学生德育素养得到同步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的概念,阐述了德育生活化的理念是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德育生活化要使道德教育高于生活,注重把握道德生活的整体性,突出终身德育的理念;在实践中要构建生活德育化的机制,拓展生活德育化的内容,完善生活德育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初中地理课堂实现德育渗透:一要回归本位,升华认识,凸显地理课德育功能;二要依托文本,对接现实,提高地理课德育实效;三要搭建平台,借力活动,延展地理课德育途径。这样,才能让课堂绽放德育之花。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德育工作引向深邃。  相似文献   

16.
李京强 《考试周刊》2023,(31):12-15
对初中班主任来说,德育和班级管理是他们在学校中的重要工作。纵观我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初中作为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上限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初中班主任更是要站在德育视角下不断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与教学能力,以促进学生智力与德育水平的提升。对此,文章以德育视角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作为对象展开分析,对德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必要性与能够影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果的因素进行讨论,结合当前初中德育情况展开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初中生道德体系的构建与道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这是新时期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二者可以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我们要在德育理念、德育方法、德育过程和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新的高校德育工作模式,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在创建幸福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本着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目的,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幸福德育之路,创立了幸福德育小班化模式.通过下放管理权、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明确教育任务、增强教师的责任感、组织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事业感和拓宽育人渠道,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等方法开创了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新局面.同时,通过德育小班化,树立起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理念,也构建起体验感悟的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中村学生不良的思想状况和部编教材"立德树人"的编写理念,初中古诗文教学在传承我国文化传统时要遵循"润物无声"的德育渗透原则,可以按以下路径推进上述教学实践:一是解读文本,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二是分析人物,学习先贤的高尚人格;三是整合资源,体验文化的传承发展;四是开展活动,落实德育的无声渗透。  相似文献   

20.
德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当代学校德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德育工作者有必要在这个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重新审视传统的以“灌输”方法为主的德育模式,坚持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丰富德育方法,重视德育实践,构建主体性的德育模式,实现德育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