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大专院校理工科系向产业界输送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材,对日本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955年以后尤为突出。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第一次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的精神改革了明治以来的教育制度。新教育制度的特点是学制单一、权力分散、重文法轻理工。这是当时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产物。1955年开始,日本实行高速度发展经济的政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陷入持续10多年的衰退困境,出现了经济增长持续低缓、通货紧缩逐步加深、失业率逐年上升等症状。经济环境恶化及政策失误是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自2002年始,随着各项经济环境的改善和各种措施的提出,日本经济逐步回暖,有望进一步复苏。  相似文献   

3.
一、新职工教育的地位 战后特别是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以来,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促进了技术革新,而且也加速了经营上的革新。正是这些技术和经营的重大变化促进了日本企业内教育急速发展。日本的企业内教育自60年代以来名符其实地得到扩充、整顿,并走向了体系化。早在1976年时日本的企业内教育实施率即达76.7%,1985年共有83.9%的企业为其职工提供某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以来,我国教育和经济体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通过对1990-2012年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数据的描述分析,发现教育经费构成及增长显著受到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的影响;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二者的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双向促进作用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对此,提出了优化教育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从1945年到现在,人年均国民收入从20美元增加到1万美元。1955年至1976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五倍。经济增长之快,确实令人惊叹。为什么日本经济能够迅速起飞呢?日本前首相福田纠夫曾经说过,“资源小国的我国,经历了诸多考验,得以短期内建成了今日之日本,其原因在于国民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提高。”一些经济学家估计,在促使日本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教育和科技所起的作用达55—63%。可见教育对日本经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要理解日本教育为什么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如此重大的作用,就得从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谈起。  相似文献   

6.
4.日本日本的教育体系是由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学组成的。义务教育从6年延到9年。然而,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希望进入高级中学与大学的学生不断增加。9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能升入高中。教育的社会需要也发生了变化。所以,特别教育委员会(政府的一个顾问部门)一直观察着教育体系及其将来要完成的革新。Δ教育技术的使用 1983年,社会教育局在教育部、科学部和文化部搞了一个日本的学校与社会教育设施方面视听设备与微机的实用性考查。根据这一考查,学校的视听设备的百分比为:  相似文献   

7.
这本书是由我所日本教育研究室梁忠义撰写的专著。作者试图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科学地分析教育的本质和正确地剖析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一般进程。分析了战后日本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其内容是: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战后日本国民经济计划中的教育政策和计划;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高度增长”;战后日本  相似文献   

8.
日本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对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和情绪性能力的发展达成了共识,少子高龄化现象对日本幼儿教育产生挑战。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17年颁布了最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为日本幼儿园课程后十年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教育政策分析理论指出,应从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对教育政策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教育政策分析理论视角对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进行解读,围绕基本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计划、幼儿园运营方面的内容,指出《幼儿园教育要领》注重幼儿主体性、重视人本主义、关注课程社会化的价值取向,总结了《幼儿园教育要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截至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此后,增长大幅放缓至今。尽管如此,其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仍不断升高。本文主要讨论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日本高等教育的扩张如何形成及其影响、高等教育市场化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第一部分介绍了分析框架,包含高等教育机会市场(高等教育市场)、高校毕业生市场、货币市场和政府等组成部分;第二部分分三个时期描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高校入学率变化的原因,并发现2000年以来入学率的增加主要归因于寻求金融市场支持的教育贷款的增加;根据以上框架,作者在第三部分分析了美国的高等教育,发现尽管金融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路径与日本并不相同。基于分析与对比,作者讨论了日本高等教育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已近10个年头了.高校扩招政策解决了我国教育上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需求的增长,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的绩效及其凸显的问题.说明高校扩招政策并不能作为扩大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长期政策,因此应该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完善教育制度.只有持久稳定的教育发展才能对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经济在1950年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后的所谓"战争景气"下,加速其恢复和发展,1955年达到战前最高水平,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直到1973年,日本经济的增长率居资本主义世界前列,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其中1961年至1970年即《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期间尤为突出.促成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的作  相似文献   

12.
日本大规模的留学教育始于明治维新时期.留学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使日本的教育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达到与世界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的水平.这一时期明治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确立正确的留学教育指导思想,制定相关法律,颁布支持奖励政策和制定严格的选拨派遣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柳智毅 《继续教育》2010,24(12):7-11
澳门回归祖国1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化程度也日益加深,对人才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澳门就业人口的教育程度长期偏低,未能满足经济社会转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不争的事实。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力资源难以分享澳门经济急速增长所带来的好处和成果。持续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管道之一,但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持续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在于灵活及切合实际的高等持续教育政策,激发人们的学习欲望。本文根据目前澳门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借鉴韩国灵活的"学分银行"做法,重点探讨在澳门建立学分的可行性,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积极开发澳门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日本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我国的40倍,其中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大量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又是一个比较注重实用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跟随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为经济发展服务,反之,经济政策的制定也影响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1955~1973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前期,无论是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方面,还是在教育条件以及学生学业成就等方面,日本义务教育的发展都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地区间、城乡间义务教育的差距不仅没有扩大,反而在短短十几年里获得了高水平的均衡发展,并呈现出与经济高速增长齐头并进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一、确立国际化的教育政策二战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迅速跃居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伴随着经济力量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其大国意识也不断增强,谋求发挥大国作用,追求大国地位的愿望也日益强烈。1981年,铃木善行首相在美国正式宣布:日本要进行第三次开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双对数模型,运用中国198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教育支出、投资、劳动力对经济增长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弹性比投资、劳动力的经济增长弹性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教育政策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政策的评价问题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同属亚洲文化圈的日本,在世纪之交完成了教育政策评价机制的构建,将之统筹在政府政策评价的总体框架之下。日本教育政策评价方式相对多样、辅以配套支持措施、注重评价结果反馈,通过多种手段充分保证教育政策评价的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前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日本为了使教育适应技术革新、经济高速增长以及相应的社会变化,同时  相似文献   

20.
一、日本的教师进修制度   1.日本教师的现状196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政府间会议 ,专门讨论有关教师的地位问题。在这次会议上 ,特别强调要把教师教育问题放在世界范围内加以关注。 1974年 ,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又就“教师政策”问题召开专家会议。第二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 3 5届世界教育大会 ,其主题为“教师作用的变化以其对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的影响”。日本自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 ,贯穿整个教师教育阶段的政策、法规和具体的实施方法 ,都突出体现了上述会议的基本精神。今天 ,日本的教师教育 ,既落实在终生教育理念方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