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教育研究》2009,(11):F0003-F0003
幼儿园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幼儿园现有2~3岁过干名幼儿(含良庆区重阳城分园)。在职职工14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8人,高级技工13人,中级技工14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当地民众对阳城人性格的刻板印象入手,简要概括了人们对阳城人性格认知中存在的社会偏见,继而着重追随当地人文历史发展的轨迹,从处世变通、上进入世、节俭、乡土观念重等方面,正面解读和分析阳城人的性格特点及其成因,以期为晋城市不同县域间区域性格的融合与发展提供全新的视角,为我国国民性格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些许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阳城的析城山是商汤祷雨之地,国内称"桑林"的地方很多,但既称桑林又有成汤庙的仅阳城县有。阳城的成汤庙在全国最多,加之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使得阳城人的雨水崇拜之情相当浓烈,反映了人民群众崇德向善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任选一题,写一写:※用"你"称呼太阳,写一段文字或一首小诗。※撰写一份搜集阳光的报告。※想象作文:我是太阳城的小公民 时间飞啊飞,许多年过去了。地球人不得不离开生活已久的家园,搬到太阳上去住。在太阳城上生活,当然与在地球上大不相同。在太阳城上自然有太阳城的规定。太阳城的市长为了能把太阳城变为一个“绿城”,便委托科学家们研制新的植物。科学家们可就忙坏了,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研制出了一种叫“高温生长树”的植物,它能在高温下茁壮成长。为了使这种树能够广泛繁殖,还专门举行了一个“环保护绿”比赛,作为一名小公民,我当然…  相似文献   

5.
文章系统地描述了山西阳城现代方言的语音系统,同时详细标明了阳城方言元音和辅音在发音上的格局;描写了阳城方言连续变调的情况;对进一步研究山西阳城方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章系统地描述了山西阳城现代方言的语音系统,同时详细标明了阳城方言元音和辅音在发音上的格局;描写了阳城方言连续变调的情况;对进一步研究山西阳城方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胜者,阳城人也”,课文注释“=[阳城]现在河南省登封县东南”。《辞海》陈胜条与此注相同,《辞海》阳城条“县名,周为颖邑,战国初属郑,名阳城。秦始置县,汉因之。唐万岁登封元年改告成县,五代后周废为镇。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即阳城人。故城在今登封县东南。”课文注释、《辞海》、《辞源》都认为陈胜的家乡阳城是现在的河南登封。这些解释都很有权威,但却经不起推敲。陈胜起义前利用楚人尚鬼风俗做准备,起义时打着楚人怜爱的项燕的旗号,起义后又以“张楚”为号,可见陈胜是楚人。陈胜为王后,从前一起佣耕的故人见到陈胜的殿屋帷帐时,…  相似文献   

8.
汤帝庙乃是阳城古籍记载和实物遗存数量最多、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庙宇类型。古籍记载自宋元以来汤帝庙达380余处,还有更多实物遗存。阳城诸多汤帝庙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下交汤帝庙,最迟可追溯到金大安二年(1210)所建,不仅建筑精美独特,保存完好,还存有明代浙江按察使杨继宗等人的大小碑刻20余通,碑文记载了建筑历史沿革,详实、严谨、细致,是阳城目前现存庙宇中文献记载最为详实的庙宇之一,也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发展史不可多得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序《史记》和《汉书》均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袖陈胜乡里在阳城,但阳城究竟在何地,历来说法不一。西汉析秦三十六郡为八十三郡、十三国,郡县建置变化很大。时颍川、汝南二郡同时设阳城县。哪个阳城是陈胜乡里,司、班笔下不明。到了唐代,著名学者司马贞依照韦昭的陈胜乡里阳城“属颍川”之说,又参阅《汉书·地理志》,断定阳城在隋前属汝南,隋代  相似文献   

10.
作为第一批进入太阳城的小公民,我们登上了“神舟”十号飞船。我梦寐以求的太阳城就要到了!太阳城城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正中央用楷体方方正正地写着“太阳城”三个大字,四周缀着美丽的百合花。太阳城里,随处可见一种银色的锥形物品。宇航员叔叔说那是“太阳能转换器”,它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太阳城里所有的房屋都使用电能,没有烟囱,所以这里的空气特别清新。进到城里,我们首先来到了植物园。整个植物园就是一个奇花异草的大世界,绝大多数花草都与地球上的不同,但都比地球上的鲜嫩。道路边小树的叶子都绿得发亮,像是刚刚用水…  相似文献   

11.
陈胜吴广起义,陈胜以公子扶苏和楚国大将项燕作为号召,安排"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大呼"大楚兴,陈胜王",并建立"张楚"政权,似乎都与楚有关系。在林剑鸣《秦汉史》记为"陈胜又叫陈涉,阳城(河南登封)人。"陈胜是否为原楚人,阳城是否属于前楚国的境地。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研究探索并总结成下文。  相似文献   

12.
古历阳城在西汉文帝时因地震而成湖。这湖叫历湖或历阳湖,后误称麻湖。历湖在唐宋时是游胜之地,在战争时是御敌的天然屏障,有调节水旱之功用。至明代,因吏目开田泄水而成为圩,历湖也就消失了。由此引发这一带水系的变化。古历阳城可能是战国时楚国的古城。本文对历湖与古历阳城作了详细的考察与探讨,推断得出结论:古历阳城深埋于地下。  相似文献   

13.
阳城方言中的特色副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城方言中的副词,大致包括两种:一是阳城方言里有、普通话里无的副词,二是阳城方言和普通话共有的一些副词。本文论述的主要是第一种副词,因为这些副词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地方色彩特别浓,可以说是阳城方言中的特色副词。对于每一个特色副词,都从阳城话中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加以印证,以期结合语义、语用特点来说明每个副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古城寻阳     
寻阳城是我国古城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以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名闻遐迩。 寻阳城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北依浩瀚长江,南傍秀丽庐山,东接鄱阳湖泊,“襟江带湖”衔接“吴头楚尾’,雄居三省之要冲。寻阳城历称柴桑、寻阳、江州、湓城,千百年来沿革几经变更,治所亦有过几次迁徒。《晋书》载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置寻阳郡。”历经宋、齐、梁、陈,至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因水  相似文献   

15.
阳城方言属于晋语区山西晋东南方言中的一个地点方言,同普通话相比,阳城方言有不少自己的特色,文章试图对阳城方言中一个极为活跃的语言成分"圪"进行描写和研究,以期说明阳城方言中"圪"的特点."圪"是个入声字,基本用法是作词头或词嵌;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象声词等.  相似文献   

16.
分音词是阳城方言中的一大特色。以阳城方言中西南乡话的城关话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归纳分音词的语音特点,发现其第二个音节都以[l]作声母,所以阳城方言的分音词即“嵌l词”。再者,对分音词与“圪”头词进行比较,对阳城方言分音词的发展作简要探究,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篇一九六。年写作的旧稿,是同魏嵩山同志的汝南阳城说商榷的,虽有不少同志见过,但因恐不成熟,一直没有发表。我系苏诚鉴先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去年三月,向我了解当年争论的情况,我作了一些介绍,并把这篇没有发表过的稿子给他看,征求意见。今年我校学报第一期发表了苏先生的《陈涉生地阳城应属陈郡》一文,对我的这篇未刊稿进行了商榷,促使我鼓起勇气,把它拿出来,对展开争鸣,活跃学术空气,也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游太阳城     
昨晚上网聊天时,我结识了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夏燕,住在太阳城里。从夏燕口中,我知道太阳城很美丽,真想去那里好好地玩一回。有一天,夏燕和她的妈妈驾驶着汽车来接我了,在汽车上,阿姨告诉我说:“太阳城里所有需要能源的地方都被太阳能代替了。比如我们的汽车就是用太阳能的……  相似文献   

19.
东辽河流域的古代历史上的重镇——辽阳古城,就坐落在今天辽阳市的老城区内。辽阳,古称襄平,又称辽东城、辽州、辽城州、辽东国、东平郡、南京城、东丹图都、东京城、辽阳城等。关于“辽阳”这一地名究竟源于何时。学术界大致有两种观点:其一,源于“渤海回”;其二,始于辽代。但是,一般学者认为:公元938年,辽朝在东京道设置东京辽阳府。是“辽阳”正式被列为行政区名称的开始。古代的辽阳城曾经是东北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统治的中心。自战圉以来。它的中心地位就从来没有动摇过,直到后金政权将统治中心从辽阳迁出,并确定在今天的沈阳城后,辽阳城作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统治中心的地位才逐渐衰弱。其实,长期以来,辽阳城的存在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不仅如此,这座古城还曾深刻地影响着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和东北亚地区。因此,弄清辽阳城古代历史与文化,对于深刘理解辽河流域的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百科快餐     
“一字千金”的由来战国末年,吕不韦在秦国执政时,特意组织其手下的门客编写了一部叫《吕氏春秋》的书,此书编成后,吕不韦让人把它挂在成阳城门上,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