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能与不可能是一对矛盾.数学的真实历史,决不是由发现走向发现,由正确走向正确的一派坦荡升平的历史,而是在危机反复、能与不能、血与火的拼争中,反复克服“不可能”而力争可能的历史.因此,向学生进行不可能性教育也是数学教学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2.
“嫦娥1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从低空探测迈向深空探测新阶段,因此倍受中学生关注,这是现代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崇尚科学的体现.学生迫切希望全面了解“嫦娥1号”,而航天航空知识又与物理有密切关系。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介绍“嫦娥1号”,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有关探月奔月的相关数据在2008年高考中也可能成为热点.本文尝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将“嫦娥1号”引入中学物理课堂.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规范办学的背景下.为改进教与学的方式,立足学生的主动发展.以“学”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本人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结合的方式.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尽一切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数学课堂教学也能精彩飞扬.  相似文献   

4.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9,(7):F0004-F0004
我们常说“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话是对的,但把握起来也要有个度的问题.对于每一个人,要知道一切事物的“所以然”,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即使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专家,也只能在他从事的专业里知道“所以然”.普通老百姓打手机、看电视、拍照片;遵守交通规则、国家法律等,往往也是只知道怎么用,并不知其中的原理和过程.  相似文献   

5.
迟国维 《今日教育》2007,(4S):61-61
当一个人开口闭口“我在北大上学的时候”.免不了让人肃然起敬、刮目相看。其实,这句话仅仅是开场白,后面的话.很可能因人不同而千变万化。北大实在是太伟大了,但凡沾点边.就自以为伟大起来.别人也乐意承认其伟大。有时候.伟大的人和认识伟大的人.能收到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幼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所需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时间。世上没有一棵大树是从树苗一下子就长成大树的.心理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十年树小,百年树人。”所谓“春风化雨”,教育是一件需要慢慢浸润心灵的工作,小可能直竿见影,心理教育工作更是如此.鲜有“马上”“立即”见效的事情。有些心理教师试图通过一个月或者一学期的努力就能成为“成功者”。  相似文献   

7.
叶青 《早期教育》2007,(11):6-7
妈妈想知道5岁的小草是否能表现故事情节.就编了个故事让小草来画。妈妈觉得这个是有一定难度的。可能是平时鼓励得多了.现在的小草也轻易不说“不会画”三个字,总是说“可以呀”。如果碰到确实难表现的物体他也有小“花招”应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训练目标1.在阅读一个语段时,能理清、理解句间关系,能够推断被摘抽的句子应处的位置。2.有的句子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命题入有意抽掉,要能根据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加以复原。二、例题解析冽1.阅滚下面语段,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在横线上填上一句话,使整个文段的意思连贯畅通:为了“图破壁”,必须要有“面壁”精神,而“面壁”又正是为了“破壁”。而没有敢于突破前人藩篱的舢C壮志,没有旱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惊人成果,攀上顶峰的。选项有以下几句:A倘若只是为了“破壁”B.倘若只会沿着前人的足迹走C.…  相似文献   

9.
期待     
我相信每一朵花里都隐藏着果实,相信任何姻缘都包含着甜美的隐私. 也相信各色各样的梦呓都有成为现实的可能.人生在世,很苦很累,但也是很美好的.所以每个人都不会满足,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地“心如止水”,与世无求无争.谁都希望自己手中的彩券中奖,一个小小的诺言能兑现;盼离别后有重逢,落魄时有安慰;盼罪恶有报应,人生有轮回.  相似文献   

10.
机械波是按周期性变化的,具有传播的“双向性”.在变化过程中,有关的物理量将存在一些可能值.在解决波的多值问题时,学生往往感到复杂、陷入困境,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出现漏解现象.如果利用波的“归一化”原理,便能迅速、顺利地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的一位学生在课间向我问了一个字——“吊”的释义问题。因为我刚刚在课堂上讲了一些汉字构造法方面的知识.可能这个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我沉思了片刻,从字形的角度作了这样的解释:“吊”,是上下结构的会意字.上部的“口”字表示吊唁者安慰死者的家属.也可表示吊唁者在参加葬礼时泣.哀痛死者。下部的“巾”字,指参加吊唁者在哭泣时,需要手帕一类的东西擦试眼泪。自以为自己的解释能自圆其说,我的那位学生也不住地点头.赞同我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动地球.”这是发现杠杆原理的阿基米德说过的豪言壮语,这句话使我们对“杠杆能够省力”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但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阿基米德不可能在地球外找到一个立足点,也不可能找到一个支点支持他那足够长的杠杆.其次,即使我们帮他找到了立足点和支点,并给他一根足够长的棍,从课本78页中知道地球的质量是6.0×10~24千克,合6.0×10~25牛.一个人的质量约为60千克.合600牛.若人用的最大力是600牛,那么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臂必须是阻力臂的…  相似文献   

13.
当你看到“0=1=-1”这个结论时,你一定会觉得很可笑,纯属无稽之谈.当然,这个结论是不可能成立的,那么我们不妨来诡一辩一下,你能从中找出错误结论的根源吗?  相似文献   

14.
刘婷 《学语文》2013,(5):60-60
古代汉语的形容词词尾大约有五个,到了现代汉语.除了“然”还具有一定的造词功能外.其他的词尾几乎都保留在成语和引用性的古代汉语文句中。形容词的词尾到现代汉语中一律改为“……的样子”,但是一些方言中还有些不同的表达方法,这些可能是民族语言的底层,也有可能是古汉语的遗留形式。东北方言中有个能产的词尾“道”,据我们观察,其用法就是用在形容词或名词活用的形容词之后,表示“……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环境因素不仅能影响有机物运输的速率,也能影响有机物运输的方向.植物茎上某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既可能较多地运输到植物的顶端,也可能较多地运输致植物根部(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运输的方向可能和大气温度、土壤温度两者的温差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一、1.B(原文是“有时”像深红床单般倾盆而下,不是“连续”下了两个月。) 2.C(A项错在“检测到”,原文是“准备检测”; B项的结论是已有的定论,不是在这项研究中的得出的结论。D项错在“能适应”,原文是“可能适  相似文献   

17.
1.问:我在使用电脑时,总会遇到文件无法删除的情况,请问该如何操作? 答:具体方法如下:打开任务管理器→在“进程”中找到explorer.exe(也可能是大写)→结束进程,此时会发现桌面任务栏不见了,无法操作。  相似文献   

18.
在中考电学试题中,经常出现取“可能”值题,学生见此望而生畏,不能将题中隐含条件挖掘出来,而认为题目“缺少条件”,致使解题思路茫然,甚至束手无策.若能挖掘题中隐含条件,并巧用数学知识,问题往往便能迎刃而解.下面通过两道例题说明“最值法”在解这类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图1中一个日本兵左手挥舞着带血的刀,指向“中国”,右手紧握“大陆政策”的招牌,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而在图2中,一个残疾的日本兵左手撑着拐杖,右手提着钝刀.刀上系了一面有“投降”两字的小白旗,落败、沮丧的神情跃然纸上。两幅漫画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从开始的狂热到最后失败的过程,这种从“彼一时也”到“此一时也”的戏剧性转变.告诉我们日本独霸亚洲、称雄世界的野心不可能得逞,这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探究知产物     
碳具有还原性,能夺取出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元素.碳与氧结合后生成什么物质呢?现就碳还原CuO的气态产物作如下探究.例1(2006年江西)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也有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