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社会矛盾日益呈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维权型事件递增、组织化程度增强、事件处理难度和社会影响增强等,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利益主体分化引发农村矛盾冲突扩大、公共服务严重缺位引发群众信任危机、利益诉求机制欠缺引发群众不满情绪、基层政权薄弱导致矛盾无法及时化解等,妥善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的利益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如何把握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表现和特点,了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原因,提高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是各级党委尤其是乡村两级基层党政班子面临的重大考验,也是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农村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冲突是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在这一冲突过程中各方利益诉求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过于强化自身利益的一面。政府在利益冲突中充当了利益参与者的角色,注定其无法成为公正的仲裁者,导致矛盾进一步复杂化。因此,需要建立社会第三方的利益协调和裁决机制,使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有缓冲余地。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加大对革命老区扶持力度的决策。现阶段我国革命老区利益矛盾的主要表现为贫富矛盾、土地纠纷与就业引发的矛盾、老区农村干群矛盾等。构建革命老区和谐社会,解决现阶段革命老区利益矛盾应从加快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努力拓展革命老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建立健全革命老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当前社会矛盾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城市管理和企业转制改制等以利益为核心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这些矛盾在新形势下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利益化、形式复杂化、冲突过激化和处理困难化等新的阶段性特征,文章从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和利益格局的调整、贪污腐败和干群关系、政绩考核机制、信访工作机制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等方面深入探析了当前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社会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维护社会稳定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利益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当前我国利益关系的失衡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政府只有通过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利益导向、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利益补偿、利益约束和利益矛盾疏导体系,才能促进不同利益群体的动态的利益均衡,化解社会矛盾,使我国长期保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随  相似文献   

8.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是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农民利益矛盾的一种反映。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以达到对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有一个具体、直观的认识,从而为有效预防和解决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农村千群矛盾,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千群矛盾的根源在于利益关系的失衡。干部是农村千群矛盾的主要方面;惩治腐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化解矛盾的关键所在;提高干部素质,转变工作作风是化解矛盾的根本条件:建立化解农村千群矛盾的综合长效机制是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存在的几种突出的社会利益矛盾是:城乡差别带来的利益矛盾、地区差距带来的利益矛盾、不同经济类型单位职工的收入差距带来的利益矛盾、不同行业职工的收入差距带来的利益矛盾、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带来的利益矛盾等。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已有所缓和,但新的社会利益矛盾日益突出,问题严重,要使得社会稳定与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缓解社会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认为统筹兼顾是一门领导艺术,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手段,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统筹兼顾公平与效率,必须统筹兼顾城乡发展,重点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前我国社会存在不和谐因素较多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非公有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在企业管理上的矛盾,以及党政机关公务员与普通公民在社会管理上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及领导干部牢固确立和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在执政活动中加强制度建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积极构建人民调解机制,大力宣传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力求实现人民内部相互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30年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时也进入了社会矛盾高发期。这些矛盾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物质利益根源,即为了争取物质利益而发生的社会矛盾冲突;二是价值根源,即由社会价值观念差异导致的社会矛盾冲突。根源于价值冲突的矛盾对社会稳定构成的威胁更大,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应重视从公平正义的视角探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一是加强公平正义制度建设,逐步消除人们的不公正感及相对剥夺感;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保证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三是培育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使其成为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缓冲器;四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引导人们树立辩证的公平正义理念。  相似文献   

14.
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分类与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可以基本分为民间纠纷性质的个人、集体(群体)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和公民个人或集体(群体)同政府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两大类,二者的特点截然不同。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利益性、尖锐性和长期性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15.
乌托邦文学与反面乌托邦文学的演变都与乌托邦思想中两层固有矛盾的作用息息相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使两种文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具特色。20世纪,当人们实践乌托邦理想受挫,个人利益取代社会整体利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乌托邦文学由于批判现实的功能弱化逐渐丧失了魅力,而反面乌托邦文学则顺应了矛盾发展的趋势,迎来了全面兴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由此必然引发许多新的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干部和群众的矛盾———它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矛盾;干群矛盾制约着人民内部其他矛盾的解决,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干群矛盾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新的特点。我们要正确分析干群矛盾这个主题,不断予以解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在十六大提出的执政“五大能力”中,总揽全局的能力最为重要,而它的基础是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这可从执政史的三次大波动中得到证明。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不能脱离社会基本矛盾的范围,应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心,并依靠制度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皖北乡村治理中各种日益突出的矛盾,已经成为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建立一个治理和善治的皖北乡村社会,必须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经济组织,促进农村利益集团的成长,建立农民利益的政治表达机制。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的发展动力与运行机制,提出了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协同治理的乡村治理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曾为调和社会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过重大作用。虽然儒家的民本思想有局限性,但是今天,我们重新挖掘儒家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