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华社体育记者王训生7月间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举行的第1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荣获最佳记者奖。这是建国以来我国记者首次在重大国际体育活动中获奖。采访这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各国记者多达1200人,我国各新闻单位也派出了38名记者(包括两名常驻记者)报道这一本年度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在本届运动会组委会组织的最佳记者评选活动中,王训生  相似文献   

2.
一年前,南非迎来了她的新生。举止得体、风度 迷人、从容不迫的纳尔逊·曼德拉总统被视为太阳,他把四分五裂的南非社会吸引到一个和平轨道上。不久前,就在新南非即将庆祝她诞生一周年之际,曼德拉与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共同度过一天,以下即是记者的实录: 新的一天从一个名叫奇诺的科萨族小村庄  相似文献   

3.
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中国正在大步走向世界,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会议上频频露脸。与此同时,中国记者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样的重要场合。怎样搞好大型国际会议的报道,就成为新世纪我们需要面对的新课题。在大型国际会议上,怎样抓到鲜活的,有价值的、有分量的新闻,对记者来说也是一个难题。首先,大型国际会议的组织工作相当严密,会议程序也早已确定,能否拿到每一场重要会议的入场券,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世界关注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出场往往只在瞬间,记者一般很难靠近,更不用说对你提出的某个单独问题发表意见了;还有电视台在做现场直播的镜头,对纸质媒体记者的心理也是一个极大的压迫,记者常常会情不自禁地低头问自己“我们还能写什么?”“我们还能有什么作为?”如此等等,这时记者的突破能力、公关能力、观察能力等非技术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从上海APEC会议到多哈会议,中国青年报的记者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下面我们听听他们的致胜经验。  相似文献   

4.
2002年10月,一档以记者为主角的栏目《记者档案》诞生了.之前有一些报纸和杂志是专门面对新闻队伍的,多由各个报业集团主办,然而其多以探讨业务为主,罕见记者故事类栏目,也仅仅多在圈内少量发行.而《记者档案》提供了一个更为大众化的平台,让采访者成了被采访者,截至2007年初栏目停播,共有200多位记者通过他们的栏目进入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07,(24):123
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年会上,人民日报记者蒋建科被授予“杰出记者奖”。这是中国记者首次获得这一国际新闻大奖。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成立于1971年,是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65个国家和国际机构资助的全球性国际组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专门从事公益性农业科技研究与示范推广的国际机构。  相似文献   

6.
目前,武汉地区有七大日报,报业竞争已呈现出异常激烈的状态.“报业的竞争就是读者的竞争,谁拥有的读者群多,谁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是同行们的共识.而“谁最先抢到新闻,谁就能争取到读者.”(梁衡语),这是一个不争的实事.《楚天都市报》是在市场经济中诞生的,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锻炼出来了一支思想敏锐、能吃苦耐劳、能拼抢新闻的记者队伍.记者们注意每天在各条战线、各个角落发生的突发事件,主动出击、四处捕捉、及时上报.有的记者一天发一条新闻是起码的,发三五条也不稀奇.为了采访到新闻,哪里也跑.哪里也钻,仿佛什么也挡不住他,你的速度快,我比你还要快,那种工作起来慢慢腾腾,躲在办公室里踱方步的记者在都市报很难找到.辛勤的耕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新鲜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新闻报道,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民俗学作为研究各民族民间传承文化的一门人文科学,虽然比较年轻,但从国际范围看也已经接近一个半世纪了。如果从世界上第一个民俗学会——英国民俗学诞生的1878年算起,今年恰好是110周年。在这百多年间,国际民俗学的发展为五大洲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相互了解、共同进步起到了不容低估的科  相似文献   

8.
“11月8日”这个日子,对于记者来说,不是一个狂欢的节日,也不是一个放松的日子。这一天,没有休假没有干杯也没有鲜花,报纸照常出版,电视广播照常播出,记者照常踏破铁鞋寻觅着;这一天,仅仅意味着要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更是一年一度的提醒——被人们称作“记者”的人,永远不要忘记了做记者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9.
在前五章里,主要谈了采访国际新闻的记者的工作。这五章的叙述,远没有包括一个驻外记者的全面工作,作者着重从记者的素养、活动和工作方法上作了些探讨,贯穿着一些个人的体会和别人的经验。从第六章起,开始讨论国际新闻的编写。国际新闻的编写也是一个广泛的题目。这一章先谈谈国际新闻报道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已将11月8日定为中国记者节,因为这一天是中国记协的前身、印年前在上海诞生的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的成立日。其实“青记”也有前身,那就是上海“记者座谈”。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难当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又发生“一·二八”淞沪抗  相似文献   

11.
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大批新闻记者冲向了第一线.这是一个出大作的时代,下一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就将从中诞生.摄影作品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2.
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国际记者联合会近日宣布,在1999年中,全世界共有86名记者在采访中罹难。这里面有我们不会忘记的三名中国记者,他们和另外16位其他国家的新闻工作者在南联盟被北约的导弹和炸弹炸死。 在采访塞拉利昂内战中,有10名记者遇害。6名记者在哥伦比亚丧生,两名记者在东帝汶被打死。 据国际记者联合会秘书长爱丹·维特说,在过去10年中,全世界共有500多名记者在采访中遇害。 就在国际记者联合会做1999年遇害统计的前4天,两名记者在斯里兰卡的大选集会上被炸死。虽然说这是一次对斯里兰卡总统的暗杀行…  相似文献   

13.
作为北京奥运会期间接待非注册媒体记者的重要场所.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7月8日正式开放到8月25日关闭.在运行48天时间里.共组织新闻发布会87场.组织集体采访115场.接待了2.2万多人次的中外记者进行采访报道活动.用高质量新闻宣传和高水平媒体服务。最大限度为记者创造了便利工作条件、最大限度满足了记者采访需求.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外“记者之家”。  相似文献   

14.
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隆隆炮声,震撼了旧世界.一年多后,第一部详尽报道十月革命实况的长篇报告《震撼世界的十天》,以令人信服的铁的事实,戳穿了一切政治偏见,震撼着旧世界.这就是美国记者约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它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当年十月革命最初几天的真实情景,而且也给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范例.1957年,这本书由人民出版社根据同年俄文版翻译出版.去年,该社又将约翰·里德英文原本(纽约国际出版公司1934年英文版)重新翻译出版.一这本书的作者约翰·里德是美国优秀的共产党员、杰出的新闻记者.1887年,他出生在美国西海岸俄勒  相似文献   

15.
我女儿乳名提提,阿凡提的"提".她今年6周岁了,9月1日刚刚成为小学一年级新生,有一个当记者的妈妈,孩子也特别爱多问些为什么."你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今年多大了,在哪里上班?"这是女儿上小学第一天,一天下来,女儿就把同学们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甚至爷爷奶奶有没有得糖尿病都调查出来了,班上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家住哪里也基本调查出来了.  相似文献   

16.
新闻要新,是当前新闻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这里有主要是记者如何采写新闻的主观因素;也有客观上的一些原因,结果往往使新闻变成旧闻。我想就后者谈点看法。(一)记者为本报写的昨日新闻,第二天应当见报,如果两三天内见不了报,应允许记者将稿件另投其他新闻单位。不属于昨日新闻的稿件,最好也规定个见报期限,比如十天、十五天,过期还不见报的,应允许记者撤稿,另作处理。这样做,一方面能调动记者抓新闻的积极性,抓到了新闻有处发表,促使其多抓昨日新闻,多写好新闻;另一方面,各新闻单位之间有竞争,看谁家的昨日新闻多,总之,达到一个目的,使报纸上的新闻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7.
王丽君 《中国广播》2008,(12):69-72
从7月25号我以青岛广播电视局唯一一位北京奥组委官方注册记者的身份进驻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到奥运会闭幕,整整30天,我独自一人转战31个竞赛场馆,亲历并报道了近42场比赛,完成新闻连线86次,制作播出53条录音报道。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在与国内国际21600名注册记者、上千家国际著名媒体同台“竞技”中,我由一名时政节目主持人、记者迅速转型为一个体育记者,  相似文献   

18.
世界杯足球赛为期一个月,是国际重大比赛中赛期最长的一项赛事(奥运会等综合运动会的赛期一般不超过16天)。在为期33天的采访中。足球比赛当然是记者采访的重点,但有关媒体的新闻也是我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9.
新华日报自诞生74年来,在历代新华报人的共同努力下,已日渐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如今,以新华日报为母报的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已拥有14份报纸8份刊物和一个网络群、一个移动手机媒体及10多家经营性公司。在当下的媒体竞争态势中,在从传统报业向现代传媒集团的迈进过程中,青年无疑是事业的希望,也是使新华日报这棵大树再次焕发蓬勃生命力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而新华日报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也是青年人锤炼自我、成熟成才的良好平台。为了让年轻记者、编辑更好更快地成长,近年来,新华日报悉心做了大量工作,如通过"记者基层联系点制度"等督促年轻记者深入生活一线,去除浮躁,潜心事业。近日,新华日报又专门为青年记者编辑举办了一次业务交流座谈会,本期"专题聚焦"便是此次会议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20.
1994年4月27日将是南非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天,在这一天,南非将举行有史以来首次多种族大选。这意味着南非正从固若金汤的种族隔离社会转变为各种族在大选中享有一人一票的种族平等社会,也意味着一个民主的新南非即将诞生。 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 自1989年9月德克勒克当选为南非总统、非国大重新恢复公开活动以来,南非政治解决沿习已久的种族隔离制度的步伐开始加快。1990年12月,南非举行了首次多党制宪谈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