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翻译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隐喻理论的综述和对隐喻的本质、语言特征和理解过程的探讨,分析了影响隐喻语言理解的各种因素,例如语言本身、百科知识、文化背景、语境因素、说话者和听话者等.虽然在翻译学领域里也不乏对隐喻的研究,但本文试图从基于认知理论的隐喻学角度来探讨隐喻的可译性和翻译隐喻语言的一些可行策略和技巧.笔者认为选择何种翻译手法取决于待翻译的文本类型和该文本面向新的交际情景下新的读者的功能和需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探讨信息类法律文本适用的翻译技巧以及文本类型理论对指导法律文本翻译的可行之处,以期为在此方向探索的译者提供些许借鉴.根据纽马克文本类型分类,选材主要为信息类文本,结合选材的文本特征和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两种原则,译者在简述所选文本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文本词汇和句子层面可借鉴的翻译技巧,如增词、排除错误译法及调...  相似文献   

3.
认知隐喻在文学语言中作为一种表达手法,一种思维现象,对小说情节、主题建构、人物刻画以及文体特征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文学文本中隐喻的翻译是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生命力的再现。本篇论文以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品为例,分析认知隐喻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与表达,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人类进行认知拓展的方式之一,常被用于概念化抽象事物的语言交际中。隐喻翻译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英译的一大显著特点。本文借助Pragglejaz团队的“隐喻识别程序”对此白皮书的隐喻类型进行梳理,归纳文本隐喻使用特征,并对照隐喻英译文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指出,白皮书中隐喻类型涵盖广泛,词汇运用新颖正向,其中战争类源域词频数高;译文主要通过等价性迁移、替价性迁移及取舍性迁移等翻译策略来助力构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5.
温骞 《现代企业教育》2009,(16):139-140
互文性对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文本写作中的互文性隐喻,举例分析了在翻译具有互文性隐喻文本时通常采取的几种翻译策略。从而把原文中的文化底蕴传达给目的语读者。  相似文献   

6.
隐喻的认知及其汉英翻译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而且是一种认知方式.本文介绍了隐喻作为认知方式的理论,并从隐喻汉英翻译的三个原则入手,对隐喻的汉英翻译进行探索.从而有助于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提高隐喻汉英翻译的质量,把汉语隐喻的喻体特征和文化寓意在英语译文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乔锐 《英语广场》2016,(2):36-37
卡特琳娜·赖斯,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文本类型理论是一种关于不同文本的类型、语言之间的功能以及其翻译策略的理论。卡特琳娜·赖斯在其书中首次提出文本类型理论主要就是把各种语篇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分别为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操作型文本和视听类语篇。《红楼梦》家喻户晓,如何翻译出其文学特色是一大难题。本文依据文本类型理论中信息型文本的特征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
隐喻对经贸英语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其原理对经贸文本进行了分析,强调隐喻在经贸类文章中的重要作用。经贸英语因为其特殊性而使用了隐喻结构,所以在翻译中要准确理解,体现原文的含义,就需要很好地理解原文中的词汇隐喻,达到原文和译文的词汇在意义和功能上的有效对应。  相似文献   

9.
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独立宣言》是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属于表情文本范畴,本文选取《独立宣言》的五个汉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实例来分析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其中的应用,希望能对表情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秦睿 《英语广场》2021,(8):41-44
涉海文本旨在向读者传递与海洋相关的信息,文本中出现大量的抽象名词。涉海文本语言正式、信息密度高、抽象名词频现,因此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为指导,探究抽象名词的翻译策略。本文提出的翻译策略可基本解决涉海文本中抽象名词的翻译难点问题,同时证明概念语法隐喻理论对于涉海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功能翻译理论是当今翻译界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之一,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将文本体裁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大类,并明确指出,语义翻译法用于表达型文本,交际翻译法用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这一理论对应用性很强的商务信函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依据生物同化的原理,基本隐喻的生成来自人本身的生物体验,其产生过程也类似于生物同化的转换机制,这一本体行为在一定的社团中经过长期的减熵结晶化过程最终被规约化和社会化。就隐喻建构篇章而言,与工具延伸生物官能同理。隐喻在篇章中的推进过程就是对隐喻式言语的延伸过程。这既是篇章隐喻的生成过程,也是对博喻性篇章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认识,对隐喻的概念界定,和对连贯与语篇话题的认识,探究隐喻作为主题句在语篇中是如何实现连贯性的。并且通过分析具体的语篇证明主题隐喻的语篇连贯性。  相似文献   

14.
利科的隐喻哲学在二十世纪诸多隐喻哲学理论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利科隐喻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隐喻的概念、隐喻与文本的关系、隐喻的真理。利科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词层次上的修辞学概念,而且是句子层次上的语义学概念。在意义的说明与解释活动之中,隐喻和文本之间表现出一种诠释学关联。从隐喻的语义学到隐喻的诠释学的过渡,也就是从隐喻的含义向指称的过渡。隐喻指称与隐喻的真理问题联系在一起。隐喻的真理不仅仅是认识论的真理,也是存在论的真理。  相似文献   

15.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在彼得.纽马克提出的极具个人特色的表达型文本中的隐喻现象的翻译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尤为重要,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选择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的方法,以获得最具语用价值的译文。  相似文献   

16.
隐喻和比兴作为中西诗歌不同的表现手法,源于中西不同的文化精神,表现了中西诗歌不同的诗性思维,形成了中西诗歌不同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标准。中国新诗的变化也与隐喻和比兴这两种手法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中英汉隐喻的共性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Metaphor)是英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是语言中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运用隐喻,能形象而概括地说明问题,使语言生动、鲜明、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其共性和差异.在此,我们将对存在的这些共性和差异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明喻和隐喻作为最常用的修辞手段,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人们对明喻和隐喻的理解来自人类共同的体验和感知,并依据相关语境和文化模式。鉴于明喻和隐喻在交际表达和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将对两者的差别和联系作初步分析,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纽马克将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号召型文本三大范畴。文中着重对表达型文本的英译实践为例,分析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在表达型文本中的具体应用和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20.
态势就是身体的姿态。就人而言,态势是最具有意义价值的一种思维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意义符号。我们之所以说态势是隐喻的,是因为人的身体本身就具有表意功能,然而这种表意是由人的大脑发出指令而形成姿态进而具有意义的,而赋予其意义或者隐含在态势中的意义的,正是思维的潜在行为。态势的隐喻价值主要表现在视觉、情感、审美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