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当前高中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在校生数大体相当。但是,普通初中教育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入普通高中的升学率,忽视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因素。大部分初中毕业生对升学和就业的选择也比较盲目,对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活动不满意。针对初中学校在职业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村初中后教育分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体系,农村初中后教育分流主要流向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的摇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更多的农村初中后教育分流的学生能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广西教育》2009,(32):7-9
初中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初中阶段的教育具有双重培养目标:(1)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即升学);(2)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即就业)。但是,目前我区普通初中教育仍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且只强调升人普通高中的现象。据初步调查统计,我区每年有20多万初中毕业生未能接受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进入社会,面对职业的选择。同时,现在对初中学校的评价只注重分数和升学,忽视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方面。这对初中生的成长成才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普通高中教育是个瓶颈。这大概是因为义务教育普及后,初中毕业的学生要求升入普通高中的人数越来越多,高校扩招后,对普通高中毕业的生源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普通高中的现实规模难以满足这种需求的缘故。高中阶段教育承上启下,既是初中后的第一次分流,又将面临高中后的第二次分流。由于处在两次分流之间,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人对发展方向的选择,最终会受到社会需求的制约。普通高中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职业教育按照一定的比例形成高中阶段教育的合理结构。而这种结构是由社会…  相似文献   

5.
把职业教育渗透到农村初中教育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方面具有战略意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新世纪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把职业教育渗透到农村初中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普通初中教育的一个良好途径。加强农村的农业、教育、科技部门的合作,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三教统筹”,通过优化农村初中课程结构,建立适合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普通初中教育模式,将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为农村初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从明年起,除个别学生走向社会外,我国初中毕业生将有一半升入高中,一半入读职校。2007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再扩招50万人以上,招生总规模达到800万人,初步实现高中阶段教育中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目标。  相似文献   

7.
2006年,我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3.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76.7%。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达55.5万人,比2005年增加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近十年来首次超过普通高中,全省职普比达到53:47。在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方面,我省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作为初中后教育的重要承载体,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初中后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由于财政投入、职业教育模式、社会观念上存在的不足和偏差,致使中等职业教育尚未成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积极选择。因此,明确财政投入主体及其责任、改革职业教育模式、转变社会观念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着力之举,它将成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考是高中阶段学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初中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从近年中考招生的走势来看,一方面,普通高中学校招生人数呈逐年扩大趋势,普通高中教育逐渐走向普通化、大众化;而另一方面,在重点高中录取中,农村初中学生上重点高中的人数大幅下降,这非常不利于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不利于九年叉务教育的普及,值得引起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北京市初中学生和父母问卷调查资料,重点分析了初中学生毕业后教育分流意向的形成过程。实证分析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初中学生教育分流意向是虚拟现实的;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间的差异使初中学生的教育分流意向偏向于重点高中;初中学生的教育分流意向主要受父母对子女的学历期待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的重要联结点,亦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流的重要阶段。分流是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分流进行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影响到劳动就业、经济发展和政治安定。因此,教育分流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本文中的教育分流主要是指初中后的分流,也就是初中毕业生是进入普通高中,还是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这样一种分流,这种教育分流形成了高中阶段教育的普职结构。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中教育阶段总体规模小,发展缓慢 云南省普通高中自1998年至2002年的五年中,普通高中学校数没有增加,2000年全省有高中418所,比1995年减少了37所,学校平均规模是531人,在全国处于第29位.2003年,我省初中阶段升学率为43.98%,其中升入普通高中的约23.52%左右;比全国落后近15个百分点.部分贫困地区仅有不到10%的初中学生得以升入普通高中求学.其次,学校优质普通高中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一、调控高中阶段的升学市场 扩展农职校生源 当今高中阶段的升学市场导致农职校“出口小、生源少”。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新生产物,千百年来的科举制度使农民根深蒂固地认为孩子只有上了普通高中,再考上大学才能有出路。国家号召2007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技校和中专的在校生人数等于或大于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但是许多地方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却断章取义,大造普及高中教育的声势,努力扩展高中建筑规模,教学设施和师资配备都不齐全的私立高中也不断涌现,促使初中毕业生把面前成才的普教职教“立交桥”熟视无睹,仍想干军万马闯“独木桥”,热普通高中而冷职业中专(或职业高中),导致农职校普遍存在生源严重不足现象。许多农职校为增加生源,通过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给农村各初中下指标,并派人深入各初中宣传发动,采取免试入学的办法,有的地方在中考之前,甚至在初三寒假前后实施初三分流,其结果是报名的很多,实际来校上学的少。  相似文献   

14.
对2004-2007年间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类教育需求相对于教育价格表现为缺乏弹性;两类教育需求相对于居民收入表现为缺乏弹性,职业教育需求收入弹性大于普通高中教育需求收入弹性;交叉价格弹性分析表明,普通高中教育价格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大于职业教育价格对普通高中教育需求的影响,但相互的交叉价格弹性仍表现为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15.
招生工作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830万人,在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又传出一个新信息:到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将超过普通高中教育. 一方面是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是初中毕业生人数急剧下降.这一不争的事实,成为推进中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动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研究对象,利用2003-2009年省级层面的数据,分析了初中升学率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并根据宏观教育生产函数模型,考察了教育资源投入和经济因素对初中升学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总体的初中升学率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初中升中职学校的比例相对于升普通高中的比例还较低,在一些方面女生的升学率开始高于男生。初中教育资源投入水平而非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初中升普通高中比例有着显著的影响,而在升中职学校方面经济因素起着主要作用;各种因素对升学率的影响也表现出性别差异。这些结果对于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虽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多方面力量共同作为。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只从初级中学角度淡点看法。笔者认为初级中学在树立服务意识.培养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意识.在促进初中教育出口和职业教育入口衔接畅通方面要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8.
一、积极调整教育政策埃及的学校教育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学制为11年(宗教学校为12年),其中8年初等教育,3年预备教育。初等教育包括小学5年(宗教小学为6年),初中3年。预备教育就是普通高中,所谓“预备”是专指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小学和初中教育为  相似文献   

19.
一、现代职业教育历史使命和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德国70%的初中毕业生在16-19岁接受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学生不到30%,我国职业教育生源却在下滑,之所以这样,就在于德国崇尚职业技术教育,不存在歧视现象,而在我国,这种歧视现象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出版的2009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近日发布。绿皮书认为,应大力推广国家政策,在普通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融入职业技能知识内容,用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及时用来引导教育的内容和结构,促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职业教育的质量应放在政策优先考虑位置,从而达到促进就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