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伟 《学习之友》2014,(4):52-53
18世纪初的波士顿,小商贩乔赛亚每天早出晚归推销自制的蜡烛和肥皂,勉强养活全家17个孩子。最小的儿子富兰克林只有8岁,但非常懂事,每天放学回家后,都要和哥哥姐姐一起帮父亲做蜡烛。附近的庄园主查尔斯拥有一个面积数干英亩的葡萄园,每年夏天葡萄快要成熟时,都要招聘季节工来看管园子、采摘葡萄。查尔斯出手非常大方,给季节工开出三美元的月薪。这一年的暑假,富兰克林在葡萄园开始了人生第一份工作。  相似文献   

2.
带着蜡烛头上学的翟志刚 翟志刚读高三时,班里每天晚上补课,但由于总停电,教室内只能用汽油灯照明。翟志刚坐在班级后排,汽油灯光线不足,非常累眼睛,于是他每天口袋里都带着一小截蜡烛头。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就是这一小截蜡烛头,翟志刚也只是在上课时用,一下课马上吹灭,用纸包起来装进口袋里。  相似文献   

3.
冯雪 《考试周刊》2013,(25):22-23
约翰·斯坦贝克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愤怒的葡萄》出版于1939年,讲述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季节工人的悲惨故事,展示了当时美国农民在生死线上挣扎、反抗的情景。本文从自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阐述了《愤怒的葡萄》中葡萄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著名作家斯坦贝克的代表作,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季节工人的悲惨故事,展示了当时美国农民在生死线上挣扎、反抗的情景。本文主要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主义思想,即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人类的进化遵从"适者生存"法则。由于受到自身因素和环境的影响,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所有的抗争和努力终会化为泡影。斯坦贝克真实地揭露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下季节工人无望的生存现状,赋予了《愤怒的葡萄》丰富的自然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5.
小蜡烛“i”     
我非常喜欢我的画,现在我要给大家介绍我的画。 我画的是蜡烛,也是字母“i”,因为“i”长得像蜡烛。火焰表示“i”的点,蜡烛表示“i”的身体。这根蜡烛就种在我的蜡烛花园里。  相似文献   

6.
幽默互动     
2005年10月“幽默互动”翻译选登查尔斯彻底道歉了一天晚上,一个在牛津小有名气的年轻诗人,在他的房间里给他的一些朋友念他写的一首诗。大家对此赞不绝口,但是当他们准备要离开的时候,其中一位朋友——查尔斯说:“我对艾尔弗雷德的诗非常感兴趣,但是那首诗是从一本书中抄袭来的。”这番话传来传去,终于传入了艾尔弗雷德耳中。他听了非常生气,要求查尔斯赔礼道歉。“好啊!”查尔斯说,“我是不  相似文献   

7.
托起希望     
有人说教师是园丁,可我认为:园丁不能拯救整个人类的灵魂;有人说教师是蜡烛,可我觉得:蜡烛不能点燃所有人的心灵;有人说教师是启明星,可我感到:启明星不足已照亮整个天空.我要说:教师是太阳.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切新的开始都源于太阳,尽管她古老,但她却永恒!  相似文献   

8.
陈宁 《小火炬》2013,(Z2):33
在一个美丽的房间里,住着电灯、手电筒和蜡烛:电灯全身挂满了耀眼的水晶,把自己装扮得非常华丽,十分引人注目;手电筒身穿红纱,身材小巧,大头大脑;蜡烛身材苗条,全身通红通红。有一天,也不知怎么回事,从房间里传出了一阵吵闹声。原来是它们仨在争吵呢。电灯炫耀道:"你们看,我多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还很实用,再大的风也吹不灭我的光芒;我每天都尽心尽责地为主人服务,没有我,人们恐  相似文献   

9.
比比  ako 《小朋友》2006,(10)
秋天到啦!我们亲手种的西红柿都长得好高哦!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把它们从花盆里移植到土地上,换了大房子呢!你的西红柿长得很精神哦,露比!照这样下去,植物评比大赛也许能得第一名呢!有什么稀奇!如果用我们曲奇大陆的无机肥料,一天之内就能让它长得比人还高!查尔斯又在吹牛啦!你说他又没种西红柿,为什么也来参加生物小组呢?那就让我们来一决胜负吧。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放学后,露比想从学校回到右下角的莉莉屋。可是查尔斯每天都埋伏在路边向她挑战!你能帮露比找到一条不被打扰的最佳路线吗?查尔斯同学,我不想和你比呀……呔!我一定要让…  相似文献   

10.
过生日的时候,姨妈送给我两枝蜡烛。一枝是像春笋一样的绿色蜡烛,还有些暗花纹和红黄两色的花瓣图案。另一枝是蛋糕型的,像弹簧一圈又一圈,还有彩虹一样的颜色,漂亮极了。这是姨妈从青岛带来的。我可喜欢这两枝蜡烛了,每天都看了又看,从不舍得用。今天,小区里停电了,我得写作业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故事读来颇耐人寻味. 有一位非常勤劳的农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辛苦苦地经营着一大片葡萄园,他靠这片葡萄园养活着一家人.看着家里的日子因这些美味的葡萄过得还算殷实,农夫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可是让农夫最不放心的是,他的三个儿子非常懒惰,成天想着怎么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相似文献   

12.
破绽     
摩洛哥有一家宁静精致的海边小旅馆,平时住的人不多。安森伯爵夫人每年都爱来这里小住几天。一个傍晚,除了伯爵夫人,小旅馆又住进了4个单身旅客。他们是:诺曼,来自柏林的保险顾问;画家查尔斯;做花木生意的哈林先生;戴尔先生,不知是干什么的。两天后的上午,安森伯爵夫人刚刚起床,发现自己带着的珠宝都不见了。拉辛探长立即来到旅馆,要求老板提供这几天来4位单身旅客的活动情况。老板回忆道:“哈林每天总是要两张本地报纸,坐在大厅门口读;查尔斯每天上午11点左右离开旅馆,下午6点左右回旅馆;戴尔总是在服务台最忙的时候来拿他的信件;诺曼会讲…  相似文献   

13.
晚自习的突然停电让同学们措手不及,宇轩和宇浩都没买到蜡烛.刘老师把自己的蜡烛送给这对同桌,“你们先用这根吧.不过,我要给你俩布置个任务,每隔5分钟记录一下蜡烛燃烧剩余的长度.”  相似文献   

14.
亲情与工作     
查尔斯·谢弗博士是《赢得就寝时间的战斗》一书的作者。他说:“父母亲必须给孩子设定一个就寝时间的极限。”他认为这对于每天要上班工作的夫妇来说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15.
蜗牛慢慢     
正慢慢是一只小蜗牛。他说话非常非常慢,就……像……这……样。他做每件事情都非常非常慢,就象他说话一样。幼儿园老师发蛋糕给小朋友吃,就是午觉后老师发的下午茶,上面有葡萄干的那种。他要一直吃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一点蛋糕屑一点蛋糕屑地吃,一粒葡萄干一粒葡萄干地嚼,每一点蛋糕屑每一粒葡萄都要嚼上100下。唉,他做事实在是太慢了。早上起床,他的衣服要穿1小时,扣子要扣1小时,裤子要穿1小时,鞋子要穿1小时,等他穿好就直接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唉,他做事实在是慢。  相似文献   

16.
蜡烛     
每天晚上主人都要点亮蜡烛,在烛光下看书读报。一天,蜡烛从主人阅读的报纸上看到人们赞颂蜡烛的文章。顿时,他觉得自己功勋卓著,有点飘飘然。几天过去了,它没听到主人夸奖它,心里有点不服气,决定让光亮小一点。主人看了看蜡烛,凑近了一点继续看书。  相似文献   

17.
共同燃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天站在讲台上,我知道自己好像蜡烛,要燃烧,但我总觉得一烛独燃光明浅,学生们也是一支支蜡烛呀,若与教师一起燃烧,那将是一份怎样的激情?于是,我做了一个精美的宣传画板,挂在教室讲台一侧,名曰:让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让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人。——萧伯纳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像一支两头点亮的蜡烛。——卢森堡别称我为蜡烛,不是每个生命都有义务为他人燃烧。——南方阿雁。  相似文献   

19.
程锖扬 《小火炬》2013,(7):33-33
在一个美丽的房间里,住着电灯、手电筒和蜡烛:电灯全身挂满了耀眼的水晶,把自己装扮得非常华丽,十分引人注目:手电筒身穿红纱,身材小巧,大头大脑;蜡烛身材苗条,全身通红通红。有一天,也不知怎么回事,从房间里传出了一阵吵闹声。原来是它们仨在争吵呢。电灯炫耀道:“你们看,我多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还很实用,再大的风也吹不灭我的光芒:我每天都尽心尽责地为主人服务,没有我,人们恐怕都无法生活了,大王理所当然由我当。”手电筒挺直了腰,撇了撇嘴,不屑地说:“哼,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没了电,你就不会发光了。而我停电时还能为主人服务,主人外出时带着也方便,还是我更实用。”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常用蜡烛来比喻老师。据我看,蜡烛和老师之间,既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处。的确,蜡烛那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真的很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