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历史活动课意义深远,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养成。因此,学校本应该重视历史活动教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阶段历史活动课进展情况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蒋贵员 《中学文科》2009,(18):63-64
什么是历史思维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发展学生智力的中心环节,也是历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直接反映。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应变的能力,其内涵涉及三个层次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第一层次“是什么”要求学生“知其然”,从不知到有所知,具有再认识再现历史知识获取信息处理材料的能力;第二层次“为什么”要求学生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第三层次“还有什么”则要求学生“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历史资料,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历史学的研究主要就是依据历史资料进行的,就如自然科学学科必须进行实验一样。它可展拓和深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素质教育。历史资料还被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历史测试中的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题型中,对综合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等多方面能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素养是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心理品质。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充分发挥应该具备的历史素养的作用,是值得高中历史教师认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文章以一道模拟试题的讲评为视角,试图探索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铁真庆 《青海教育》2006,(11):31-31
活动课是历史新课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活动课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让学生对某些历史现象、历史问题进行综合探讨,让学生更好地关注历史、了解历史、体验历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真正使学生达到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目的,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上好这些活动课呢?1.教师应由原来的主演者变为导演者。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去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导演的作用。在活动前,教师必须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地…  相似文献   

6.
岳丽君 《成才之路》2009,(15):56-56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尹建民 《现代教育》2003,(17):109-110
历史人物是历史教材的灵魂,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既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又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那么,应如何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呢?  相似文献   

8.
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属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范畴之一,也是"听、说、读"能力的综合表现,最能反映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但写作也是学生最难以掌握的一种语言能力。本文将分析学生在写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问题原因进行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瑜 《学子》2013,(11):65-65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图表、历史问题、历史地图的识别和分析能力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图示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也是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比较能力的过程,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识图、读图、审图、用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里的历史素养,是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心理品质。中学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主要阵地,而如何在学校特定的空间和时间  相似文献   

11.
贾红娟 《新疆教育》2012,(8):110-110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实践证明,在历史复习中运用联想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增强复习效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图文示意法在新编初中历史教材的教学中,如能恰当的运用,有利于将枯燥的历史活生生的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概括能力;有利于将繁杂的课本内容精要化、系统化和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利于把教材中涉及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作点、线、面的联结,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想像力;有利于将易混淆的概念、基础知识精要化、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现代历史教学工作的一大任务,也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历史课培养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联系和比较是培养这些能力的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电子版乡土教材编写和制作的意义 乡土历史是当时当地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生活的实际反映,加强乡土史教学有利于促进学校和社会的联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学生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它可以使理性知识感性化,国情教育具体化,实践活动社会化,教育内容生动化,这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琼 《考试周刊》2014,(86):127-127
本文试就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原则运用进行探析,阐述小组合作对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起到的引导促进作用。依据学生英语学习差异,设计具有多元化和层次性学习任务,尝试互动交流探寻解决策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综合运用能力。探讨团队合作探究运用对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形成有着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倩 《考试周刊》2009,(42):190-190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能力对学生不作要求)。平时注意培养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考试时学生就可以取得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8.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高中历史新课改基本理念中之一,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提高学生考试能力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才能为学生的健全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有意识地构建出"问题化"的历史课堂,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同时,也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历史知识体系是历史知识集合体及其局部知识的区别与联系,是客观历史全貌的真实反映。历史知识体系的认知能力,即是在历史学习中对历史知识达到融汇贯通的一种学习能力。它包括发现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认识现实的能力手预测未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应做到:改变教学观念,设计出符合厣怕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学生认知历史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部对高中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历史核 心素养的提出,历史学科更注重对学生唯物史观、史料认证、历 史解释、家国愷怀等素养的培养。近些年来高考试题的考查内 容也反映出历史学科更加倾向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例如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中生对历史学习兴趣 的现状,结合教学实际经验,对高中生历史史料认知能力的提 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