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机勃勃、不断变化的课堂,随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将教学推向“动荡的漩涡”中,但只要教师顺应孩子的天性,善于倾听、善于发现,捕捉住课堂教学的“奇音”,那么这些“节外生枝”也可变成难得一见的教  相似文献   

2.
记得在学生刚刚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知识时,作业当中有一道题目:一副手套的价钱是7元,一双鞋子的价钱是84元,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相似文献   

3.
"细节",按字面上的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汉语大词典》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教学活动就是由一个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关注细节,才能提升教学的智慧;关注细节,才能预约与演绎课堂中的那份精彩。  相似文献   

4.
一切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这里的预设指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生成指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那么精彩的生成可以预约吗?笔者认为,高质量的预设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有序展开;精彩的生成是“学生为本”的体现,它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活力。有时生成和预设是一致的,有时两者是有差异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有生成意识和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新信息的能力。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出轨”时,教师不能漠视或强行将其纳入预设的轨道,这样会泯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5.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同学积极配合,师生共同演绎一个个精彩的片段。但这种精彩往往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已经预设好了,授课时牵着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进行思考。虽然这样的教学能够顺利完成备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但从语文课培养学生语言和思维训练的角度来看,它并不是完美的。  相似文献   

6.
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教学熟语时,课堂上那些“节外生枝”的生成性问题,便成为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使教学过程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那么,当课堂上闪现出生成的灵光时,教师该如何适时而有效地抓住它呢?我个人以为,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7.
朱萍  袁浩 《江苏教育》2006,(1B):25-2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小学语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与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正困惑着致力于推进语课程改革的同志们。怎样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与困惑,已日益凸显其紧迫与重要。江苏省首批名校长、特级教师袁浩认为:有问题、有困惑不是坏事,课改进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是必然的;问题和困惑呼唤着深入反思和不断探索,孕育着新的突破和超越;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一是要坚定课改的信心,二是要有探索解决的思路和具体办法:立足课改、研究现状、关注热点、讲求实效。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他和部分小学语教师从教学、教研、教管和教学评价等不同角度提出的一些意见.以期引起更多同志的关注.更热情地投入课改.更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益。[编按]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预设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感知、体验、实践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要想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就应该从课前的预设做起,为多样化、深层次的生成提供广阔的舞台。因此,我们必须改进备课方式,让备课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下面试从一些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中进行反思,提出课堂生成理念下备课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生成,是小学德育课堂的必然选择。当前,在小学德育课堂中,教师面对种种生成,要么,熟视无睹;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杂乱无章。看来,生成性离德育课堂还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们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事实上,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这样的课堂涌动着求知的欲望,飞扬着灵性的翅膀,迸发着闪亮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案例描述] 在教学单词flying,walking,running,jumping和swimming时,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想像说话”的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杨军 《成才之路》2021,(6):134-13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课程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文章探讨在语文教学中预约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进取精神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案例]《荷花》教学片断:师:《荷花》这篇课这么美,我建议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节,找出你觉得特别美的词或句子。  相似文献   

14.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渴望在课堂教学中出彩。精彩的课堂,生机勃勃、自然和谐、酣畅惬意,教师教得意气风发,学生学得意犹未尽,可谓师生的一大乐事。可惜,对大多数教师来讲,这仅仅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课堂的精彩我们能否预约呢?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远离课堂教学的精彩,失去教学的幸福感呢?我们不妨进行下面的追问。  相似文献   

15.
【案例描述】伴着上课铃声,我走进教室,这节课我准备上《影子》一课。本课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充满了童真童趣。我觉得这首小诗通俗易懂,学生对课文阅读感悟应该很容易,在设计教案时。我努力放手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  相似文献   

16.
殷凤 《现代教学》2012,(9):45-46
"预设"与"生成"已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对矛盾共生体。没有预设,哪来生成;没有生成,谈何共生。上述案例中对实验失败的恰当处理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既保护了学生科学探索的积极性,又捍卫了科学实验本身的严谨性。但是,反观这一个实验的过程及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有几点尚需我们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不论教师课前准备多么充分,都可能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尤其是气氛活跃的课堂,出现“意外情况”的频率会更多。这些“意外情况”处理不好,就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把握教材内涵、背景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的再加工和再创造,通过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演绎,把教材内容转变为教学过程,转变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学活动实际上体现了教师自身教学特点与教材内容的融合,也体现出教材内容与幼儿学习方法的整合。要做到活化教材、活化教学过程,必须顺应幼儿的思维轨迹,把教材内容变为幼儿的活动过程。如此,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引领幼儿的学习,把教学活动引向精彩。从这个角度讲,有效的教学活动是由孩子的经验预约而来的,是关注幼儿学习方式所带来的精彩。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上课前都会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力争在课堂上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离教师预设方案的时候,“非预设性教学”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重要特征。事实上,这种“意外”情况的出现,也是十分难得的课程资源,只要处理得当,盘活这些课堂资源,那么“意外”就能演绎成“精彩”。  相似文献   

20.
陈明 《教师》2013,(15):33-33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需要教师去响应、交谈、引领。然而,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因其特殊性,却难与"深度"结缘。学生在学习习惯上有了一定层次与深度的思考与表达,语文素养也会悄然提升。关注深度,向课堂预约更多精彩。1.透过现象看本质,立意有深度每一篇课文字里行间都蕴涵着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