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钱塘才子周邦彦,是北宋继苏轼后震耀词坛的一位艺术大师,他的词清蔚圆融而又格律精严,集词律、词法之大成,在眼花缭乱的词坛上提供了一种规范化的标准,成为词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是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虽短小,  相似文献   

2.
周邦彦是北宋著名词人,对词的形式和写作技巧的发展作出了相当的贡献,本文从《清真集》的音律、长调及小令的写作技巧、艺术风格等方面分析了周邦彦词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3.
周邦彦作为北宋婉约派大词人,其词富艳精工,长于铺叙,工于音律,以长调慢曲最为出色。然其令词亦精炼婉约,清新秀丽,自成一家。令词,又称小令,源出于唐人酒令,是词体中最早的一种形式。在词发展的初期,令词十分兴盛,从唐五代词的发韧,到北宋中期,许多著名的词人都以工于令词而名声显赫,如温庭筠、韦庄、李、李煜、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等,都擅长令词的创作,谱写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篇什。随着词的不断发展,文人手法的创新,曲律词韵的更趋臻密,上至宫庭、下至勾栏瓦肆吟唱达情的需要,北宋中期以后,新声竞繁,众体兼备,词调大盛。特别是柳永一出,大力创作慢词,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力,慢词遂成为词家主要的创作形式。从而,自唐五代以来小令为主流的词,到  相似文献   

4.
周邦彦的词技巧很高,不论长调、小令,均见功力,影响深远。后世评家多有褒评,可见周在词的发展方面贡献之大。周精通音律,其词善于融化唐人诗句隐括入律,典丽精工,法度缜密,后人多尊为词家正宗,以为词家之有周邦彦,犹如诗家之有杜甫。周词亦有缺点,如较少反映当时现实,思想性不高,过分追求词藻。  相似文献   

5.
周邦彦的词技巧很高,不论长调、小令,均见功力,影响深远。后世评家多有褒评,可见周在词的发展方面贡献之大。周精通音律,其词善于融化唐人诗句隐括入律,典丽精工,法度缜密,后人多尊为词家正宗,以为词家之有周邦彦,犹如诗家之有杜甫。周词亦有缺点,如较少反映当时现实,思想性不高,过分追求词藻。  相似文献   

6.
北宋中后期,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尽管由于新旧党争的关系,不见周邦彦与苏轼、黄庭坚等人有何交游,但这股雄劲的文艺思潮必然会对周邦彦词的创作产生影响。这可以从周邦彦与苏轼文人圈及江西派人士之间的关系;从后世大量论词杂著里对他创作的相关评价,并与黄庭坚相关的诗论词论相比较;从黄庭坚、周邦彦在创作和风格上与杜甫的渊源等几方面看出。  相似文献   

7.
周邦彦的格律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引来了种种的非议。本以北宋后期的时代和创作倾向为背景,结合词的发展及周邦彦的具体创作,阐述了清真词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于艺术形式追求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勾勒·暗转·蓄势——周邦彦词艺术三题孙家政在宋词创作领域内,周邦彦无疑是一位大家。南宋后期的尹焕即有“求词于吾宋,前有清真,后有梦窗”之说,清代常州派奉周词为圭臬,周济甚至称周邦彦为“集大成者”。周邦彦词只所以在后代享有如此高的声誉,就在于周词本身的...  相似文献   

9.
词的创作思想在宋徽宗时期曾经发生过一次较大的风格变化,受此次风格转变的影响,词的创作思路体现出了向本色当行回归的特点,开始注重对于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性审美体验的打造,在这次的词风转变中周邦彦成为了引领词学整体创作思想转变的核心人物与旗帜性人物。这种风格转变具体体现在词当中就是更加注重词汇本身的和谐、优美以及规范化,通过营造一种浑然天成的词汇意境来向读者提供一种具有精心雕琢感觉的审美体验。在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周邦彦的身上,我们可以十分清楚的从他创作的词中来一窥他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朱勇 《语文天地》2014,(8):40-41
《苏幕遮》是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的一首小令,选入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首词天然不事雕琢,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笔者在这首词的教学中,正当学生都陶醉于欣赏"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意趣时,却突然一转。  相似文献   

11.
吸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是提升农村师资队伍质量的最佳、最主要方式。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顺利进入农村幼儿园任教的前提是了解他们的就业意向、影响因素及不同就业意向学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的期许条件,从而提出促进他们到农村幼儿园就业的现实路径。应确保愿意到农村幼儿园任教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顺利进入,吸引不排斥来的学生,同时争取不愿意的学生到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中去,以缓解当前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工具性、抽象性等特点,文章结合教学实践,设计了"竞赛-教材"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融入"蓝桥杯"竞赛元素,以线上学习平台为核心,由课堂教学、线上学习、专题培训、课程考核四个部分组成。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朱有墩是明代前期极具代表性的一位王爷曲家,受当时政治环境与其自身特殊地位的影响,他没能在政治仕途上大有作为,却在杂剧、散曲创作方面取得了成功。通过梳理、分析、归纳他的北散曲小令用韵可知:在其233首北小令中,共用押韵方式7种,有9类21首超越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的部界,用韵稍宽。  相似文献   

14.
<正>ⅠIntroduction Samuel Beckett(1906-1989)i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he Absurd Theatre and won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1969"for his writing,which---in new forms for the novel and drama---in the destitution of modern man acquires its elevation."He was born in Dublin with Irish parents(Zhang Xiaoling,357).He took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繁荣发展的小小说离不开女作家的辛勤耕耘,湖南女作家彭晓玲的小小说,以其浓郁的浏阳风味,典型的故事张力和浓厚的世情韵味,在小小说女作家群中成绩明显,而且具有别样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将赋体手法用于慢词的创作,始于柳永,大成于周邦彦,后继以辛弃疾、王沂孙等,几乎贯穿 了整个慢词的发展过程。以赋为词,适应了慢词的文体特征,契合并推进了词从小令到长调,从民间歌 唱到文人创作的演变过程,奠定了慢词曲折蕴藉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7.
晏几道是北宋小令词创作的最后一位大家,他的《小山词》在中国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词作中的锐感多情的特质,是由其独特的出身经历及敏感多情的个性决定的,尤其是晏几道的爱情词,感伤怀旧,痴情怨绝,真挚动人,成就很高。被誉为"两宋词人,实罕其匹"。  相似文献   

18.
郑振铎是20世纪著名的学者兼藏书家,他作有大量藏书题跋,具见于《西谛书跋》。其书跋内容丰富,记藏书思想、收书来历、校勘辨伪、品评议论等,学术性与文学性兼备。梳理分析郑振铎的藏书题跋,于探讨郑振铎的藏书活动与其学术思想及文学成就的关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真实地反映了明清青年妇女的苦闷,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剧中女主人公杜丽娘的遭遇赢得了众多青年妇女的同情之泪,留下了许多富有诗意的遗闻轶事。俞二娘、商小玲、内江女子等妇女的申吟与抗争,是杜丽娘爱情追求的最好注脚。  相似文献   

20.
汤式是元末明初一位具有代表性和过渡性的散曲家。研究其散曲小令的用韵,将有利于大家了解这一时期散曲北小令用韵的一些特点。通过统计、分析、归纳得知:在其161首小令中,押韵方式共6种,有5类7首超越《中原音韵》的部界,用韵稍宽。与明代前期、中期、中后期代表性散曲家的北散曲小令用韵情况比较,发现汤式在小令用韵方面还是较为严格地遵守《中原音韵》的韵部押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