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具发展潜力的数字出版正面临着数字鸿沟的挑战,从根本上看,数字鸿沟涉及的是信息平等和社会公正.面对数字资源获取维度不平衡引发的“信息鸿沟”,数字化技术普及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鸿沟”,以及数字技术增长导致的数字思维分化鸿沟,数字出版必须坚持数字技术利益分配上的公平正义原则,扩大数字出版物的共享尺度,提升从业人员的数字素养,加强数字技术协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将数字挑战转化为数字机遇.  相似文献   

2.
数字鸿沟的相关概念 数字鸿沟,也叫知识鸿沟或知沟.数字鸿沟理论的中心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对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迁移,最终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3.
数字鸿沟,也叫知识鸿沟或知沟。数字鸿沟理论的中心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对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迁移,最终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数字鸿沟本质上虽然是信息鸿沟,但数字鸿沟与信息鸿沟不能完全等同。信息鸿沟是数字革命之前就已存在的现象,数字鸿沟问题的实质是数字革命扩大、加剧了信息鸿沟。  相似文献   

5.
新概念辞典     
反媒介:网络作为媒介的根本特性是反媒介,即媒介自身的淡化。在网络中,网络这个媒介似乎是不存在了,人仿佛可以无屏障地直接同他人和现实世界直接交流。数字鸿沟: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在线新闻里,数字鸿沟被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信息时代因地域、收入、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数字鸿沟研究更多关注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所带来的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等问题,而数字技术变革下媒介对日常生活的全面嵌入,使得数字鸿沟转向关注交往实践问题。在数字交往视野中,可以从交往媒介、交往关系、交往场域进一步考察数字鸿沟现象。本文尝试提出四个“新议题”:一是家庭可作为观察数字鸿沟与交往实践的微观场域;二是代际反哺和同辈互哺两种模式,既可弥合数字鸿沟,又增加数字区隔的可能;三是视频化社交为信息匮乏者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四是“网瘾老人”的出现是另一种社会融入障碍。本文认为,打破数字区隔、弥合交往鸿沟的目的在于促使每个人都积极接入并融入数字生活。  相似文献   

7.
王润 《编辑之友》2018,(8):61-65
“数字鸿沟”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将“数字鸿沟”问题放置于我国具体的互联网实践之中,从人的主体性和技术的社会因素两方面加以认识,以充分理解中国社会背景下“数字鸿沟”问题的现实情境.通过对64名被访者的访谈,笔者发现信息弱势群体试图摆脱社会结构的限制、发挥人的主体性,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身体不在场特征、中低端通信市场以及信息化的普及为数字鸿沟的弥合提供了可能性,反映出中国网络社会突破“数字鸿沟”的潜力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任妮  吴政 《图书馆杂志》2007,26(10):13-16
公共图书馆在弥补"数字鸿沟",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已得到认可.但很多人忽视了公共图书馆本身存在的"数字鸿沟".本文首先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内在的"数字鸿沟"问题,通过一些统计和调查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表明"数字鸿沟"在公共图书馆活动中的严峻性,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汤曼  肖烨 《图书馆学刊》2010,32(7):63-65
数字鸿沟分为两种:一级鸿沟和二级鸿沟。一级鸿沟是计算机或互联网接入方面存在的差距;二级鸿沟指计算机使用方面存在的差距。信息素质教育旨在提高用户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和利用能力,它在缩小二级鸿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展开分析,指出全面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是缩小二级鸿沟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数字鸿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鸿沟其实是经济鸿沟的产物,经济注重效率,经济的失衡产生了数字鸿沟,政府保证公平,因此消除数字鸿沟的重任必须由政府来完成。政府在制定消除数字鸿沟的政策时,要注重维护公平,但也要考虑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杜君 《图书馆杂志》2006,25(5):62-63
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被提出来后,图书馆人开始观察与图书馆相关领域的“和谐”问题,比如目前我国存在的巨大数字鸿沟严重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缩小乃至消除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公平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呢?  相似文献   

12.
跨越数字鸿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德隆 《情报学报》2005,24(5):631-637
数字鸿沟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撰文,对数字鸿沟进行了政治、人文、教育等方面的探讨。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数字鸿沟“就事论理”,为数字鸿沟的分析提供一个大思路,广阔视野。即用经济学的框架将其他方面的分析整合进来。首先,对数字鸿沟按照市场主体——企业和个人——进行分门别类的说明,区分企业和个人、研发和使用数字技术上存在的所谓“数字鸿沟”;然后,分别考察出这几种数字鸿沟的原因以及这些鸿沟产生的后果。随后,本文考察政府在数字鸿沟面前应该发挥的作用。最后,再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消除数字鸿沟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对跨越中国国内以及中国和发达国家的两方面的数字鸿沟提出政策建议,这始终基于本文对“数字鸿沟”所作的分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数字鸿沟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如今,数字鸿沟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广泛关注,来自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的众多学者对数字鸿沟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并试图利用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对该问题进行探索和揭示。目前,国内信息资源管理学界对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立足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特色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在对数字鸿沟一词的来源、数字鸿沟的定义和本质、数字鸿沟的发展趋势等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论文提出,数字鸿沟是不…  相似文献   

14.
张琴 《青年记者》2017,(5):123-124
数字鸿沟一词最早是由马克尔基金会的前总裁利奥伊德·莫里赛特提出的,他指出“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鸿沟.我国学者近年来也广泛参与了对数字鸿沟的研究.如祝建华给数字鸿沟以操作性定义,即如何测量数字鸿沟.①韦路、张明新认为“第三道数字鸿沟”是“知识获取鸿沟”.②就对“数字鸿沟”的不同理解来看,狭义上把“数字鸿沟”局限于不同社会群体或不同地区间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上的差别;广义上的理解则认为除了互联网之外,还应该包括其他许多信息传播技术,如电话、有线电视、手机等.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广义上对“数字鸿沟”的理解,并特指在接近和使用智能手机互联网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如何应对数字鸿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数字鸿沟是信息时代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受社会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图书馆应直面数字鸿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图书馆数字鸿沟的表现并从七个方面探讨了图书馆应对数字鸿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数字鸿沟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数字鸿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辨析。数字鸿沟虽然是一个为媒体和学术界所广泛使用的概念 ,却迄今并未有约定一致的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本文首先回顾了数字鸿沟概念提出的背景、演变 ,然后对各种不同的数字鸿沟定义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最后介绍了两种具体的数字鸿沟操作定义 ,即祝建华的数码沟指数和金兼斌、熊澄宇以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为衡量指标的数字鸿沟测量方法。本文对于公众以及学界今后有关数字鸿沟的讨论和研究 ,无疑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7.
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已成为社会与人发展的关键性命题.目前关于数字鸿沟的表述主要考量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物质手段的鸿沟,而忽略从社会秩序中介化的现实来审视"积极的受众"提供的可能性.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争夺知识的控制成为社会的主要社会博弈活动.伴随着信息技术介入越来越多的社会情景,传播媒介的变化改变了社会进程、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媒介成为人类信息的关键性因素,人类怎样处理、学习与感觉信息成为大众传播理论的目标之一,于是,媒介素养应运而生.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迫切需要建构与完善公民数字时代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社会中,因为对新兴信息技术拥有和应用程度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分化现象,包括接入鸿沟、能力鸿沟和创新精神鸿沟。文章利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在信息质量感知的调节作用下,信息质量感知和接入鸿沟对政务微信的使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能力鸿沟和创新精神鸿沟对公众使用政务微信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将为我国推广使用政务微信,更好地实现和改进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探索在信息化社会中建立信息和谐机制提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数字鸿沟的研究是知识沟理论在网络新媒体视角下的延伸。本文从数字鸿沟的"接入沟"和"使用沟"入手,着重分析手机媒体对个人层面数字鸿沟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出,目前中国手机媒体的第一道数字鸿沟即"接入沟"已经呈现出不显著的状态,而手机媒体在缩小既有知识沟以及数字鸿沟中可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20.
孙晓勤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0(4):136-137,140
本文在分析了"数字鸿沟"的表现和影响的基础上,论述了图书馆是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力量,并提出了图书馆缩小数字鸿沟问题所采取的几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